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

2023-07-14 21:24田晴晴王新喆连志云
电脑迷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田晴晴 王新喆 连志云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高技术人才的主体,相关实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文章以机电专业的软件实训课程为例,根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需要,以及现有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并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先行、三个角色、四个阶段”,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软件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基础性工程,高职院校对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学院只有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学校的实训基地条件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实训课程时缺乏学习兴趣。基于此,研究一套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训课程建设方案与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实训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教育者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逐渐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软件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起探究、实践和思考的学习体系,完成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通过将学生划分成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合作。

(三)線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课前在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学生在完成了线上学习和作品设计后,分批次参加线下实训。在实训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线上资源实现教师一对一教学指导,在实训结束后,再回到线上完成报告、总结等。

二、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软件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更适合高职学生的软件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软件实训实践课堂教学结果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实训获得的机电专业综合知识,远远多于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但当前的高职院校软件实训课程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整体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知识点一知半解,更做不到将前后课程进行紧密联系,因此学生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实训设备紧缺,学生参与度低

很多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软件实训设备都处于紧缺阶段,难以满足实训学生一人一台设备的需求,教师只能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解决该问题,或者直接将实操课改为普通教室的理论课程,致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较低,降低了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生的基础水平一般,自觉性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即学生整体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学习不够自觉,很少有学生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学生的学习缺乏目的性,更分不清重、难点,导致课堂效果较差。

(四)班级人数多,学生的问题难以一一解决

在实训课程中,学生的疑问较多,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难以一一解答学生的问题,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

三、软件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多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师的相关教学经验,针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训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解决措施:

1. 学校成立兴趣小组或者社团,在实训教室无课的时间点,为学生提供软件实训设备,供学生巩固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课后训练,这为想学习而没有条件的学生创造了条件,为高技能人才的输出提供了保障;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自己购买相关设备,以弥补软件实训设备的不足;3. 在软件实训课程中,教师通过应用学生身边熟悉、有趣的实物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学校探索出一套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模式。

四、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软件实训课程开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通过历年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能力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终点,本研究探索了以下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小组教学法相结合,实现开放混合式教学,即以任务为主线,将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小组协作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如图1所示。

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整体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先行、三个角色、四个阶段”进行。其中,“一个中心”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两个先行”即教学内容先行,教师提前发布课堂教学内容,组长先行,即组长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软件实训操作,掌握主要的操作步骤;“三个角色”指整个教学模式涉及三个角色:教师、组长和组员。其中组长可以分为大组长和小组长,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四个阶段”指课前、课中、课后和评价阶段,分别需要教师和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

根据图1,在课前,教师明确本节课的课堂任务,任务的制订会考虑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度和完成度,然后将详细任务发布至各组长。各组长会提前根据任务要求执行任务,将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由教师进行引导,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课中,教师导入任务,分解操作步骤,讲解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大组长进行任务操作演示,而后,教师会总结、点评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剩余时间由各个组员进行操作练习,对于有问题的组员,小组长将协助解决问题。最后,教师会对整节课进行答疑总结,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将不同难度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课后,学生会通过作业巩固练习本节课的知识点,需要实训设备的学生,可以选择实训室的开放时间进行学习。教师会通过直播的形式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课后答疑,实现一对一的查漏补缺,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在评价阶段,教师会评价、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接受度,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也会通过信息化手段评价对本节课的满意程度,通过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反馈教学需求。

在整个软件实训课程开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木马课堂,教师在课前会通过该软件提前发布本节课的课件、作业;在课中对整个课堂进行录课,形成课程视频资源,供学生后期继续学习;在课后进行直播答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学生会通过该软件评价对本节课的满意程度,并留言。

五、开放混合式软件实训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为检验该模式的教学成效,本文以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机电三维设计”软件实训课程——法兰为例。学校将每个班级划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任命一名基础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并在五名小组长中选出一名学生作为大组长。下面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

1. 课前,教师提前发布法兰草图、法兰实物图、法兰建模的具体操作步骤、本节法兰课的课件、法兰建模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基础作业,各组长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2. 课中,教师首先讲解法兰任务的导入、绘制步骤和相关知识点命令,然后由大组长进行操作演示。在法兰三维模型绘制完成后,教师会点评整个建模过程,例如:哪一个操作步骤有问题,哪一个操作过程可以进一步优化等。然后由各组员进行实训操作练习,有问题的组员可以由各组长带领解决,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将问题汇至教师处,由教师统一答疑。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并为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建模作业,这既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又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课后,教师会运用木马课堂、钉钉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后辅导,通过直播进行答疑,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所有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当节课的知识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 评价阶段,教师完成法兰建模授课后,首先要对本节课进行自我教学评价、反思,主要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法兰建模过程中学生对新命令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用等。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改进,以免在下次课中出现同一问题,确保高质量的授课。学生在完成法兰课程后,需要在48小时内运用木马课堂软件对当节课进行满意度评价,并对课堂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在该软件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都十分满意。在软件实训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断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满足感,进而能够将这种状态延伸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甚至延伸至生活中,受益终身。

六、结语

相同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基础水平、专业和课程性质的不同,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效果。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软件实训课程中的现存问题,结合院校和学生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先行、三个角色、四个阶段”,探索出适合职业院校机电专业的软件实训课程新模式。并以机电专业“机电产品三维设计”课程为例,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际课堂,可以发现,该模式的运用,能够弥补实训设备不足的缺陷,并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明确自己的任务,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大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索、动脑创新的能力。实践验证了该机电专业软件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机电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瑞政.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 福建电脑,2018,34(09):177-178.

[2] 李章琼.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 文学教育(上),2016(10):87-91.

[3] 戴明华,张红哲,梁延德,等. 线上线下混合式先进制造技术实训教学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06):150-153+227.

[4] 李永康. 我國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15(02):56-59.

[5] 黄燕虹. 移动互联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木马课堂平台教学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2):111-11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