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的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3-07-14 01:19王敬张政梅
职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王敬 张政梅

摘 要:产品设计与3D打印是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项目使用工业软件与增材制造设备,能够实现学生创新创意作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快速制造,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专创融合为改革思路,重构了课程内容、转变实施方式,在理念与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践。

关键词:专创融合    课程改革    创新能力

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一般课题“专创融合视角下智能制造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CYB337)、“高职院校教师创新素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育研究”(课题编号:2022CYB322)、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ZC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产品设计与3D打印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设计能力、增材制造能力训练的主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有重要作用。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基于实物制作的理实一体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良好载体,因此可以把该课程教学作为进行专创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传统课程内容在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

智能制造是建立在数字化设计基础上的,增材制造技术是快速制造的核心基础技术,3D打印在产品研发与创新设计上有几大优势: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实现轻量化、降低成本、提高工艺、快速生产、提高精度、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设计完成后,传至CAD/CAM系统,送到快速原型成型机,将样品模型制作出来。产品设计与3D打印在企業中是设计新产品的一个重要方法。传统的课程内容不能有效对接制造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无法满足以强化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的要求。

二、专创融合的课程改革理念

增材制造技术与新设计理念的加速融合,改变制造过程,重塑商业模式,以快速制造、工艺改进带动产业升级;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对接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采用新的设计理念,以智能工厂的智能装备为载体,依据CDIO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C(构思)、D(设计)、I(制作)、O(运行)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全流程理念序化工作任务。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融合于具体工作任务中,本课程以产品设计与3D打印基础能力、产品设计与3D打印核心职业能力、机械设计岗位职业能力的三层能力递进设计了“领域—项目—工作任务”的课程框架,课程内容包括:四大模块、六大项目,典型零件的每个项目又按照产品从测绘、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虚拟装调的工作流程来设计4~8个工作任务。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等级证书对接。课程内容的设计既有难度梯度,也为学生考取证书、参加比赛打下了基础。

三、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改革实践

为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课程改革对标新职业《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对智能工厂的检测机器人、巡检无人机、搬运机器人、自动引导小车(AVG)、自动化仓储等智能装备进行解构,重构课程内容为:智能之“眼”(视觉识别)、智能之“翼”(巡检无人机)、智能之“手”(搬运物料)、智能之“足”(物料转运)四大领域。具体的项目分别为:摄像头支架、无人机机架、无人机机翼、机械手、无人导引车的创新设计与增材制造。

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特色,同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组装不同的零件,只需更换部分夹具和机械手。项目设计针对企业问题,以解决智能工厂真实问题、完成产品设计与试制为导向,依据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新职业规范,对接世界CAD机械设计赛项的标准与评价指标,把《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点融入教学目标,提取逆向工程设计工作流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任务流程为:任务分析—市场调研—数据测量—模型修改—数字化设计—增材制造—打磨装配—试车验证。

四、教学实施总体框架

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的组织以“培养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训练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为目标,针对机械设计课程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思维”的落后的教学理念,借鉴“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探究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借助MOOC、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三个平台,设计并构建优秀的教学资源库。

设计“三阶段六环节两融合一贯穿”教学组织模式,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两大融合的产学研创育人机制,引入企业真实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设计能力;设置课前探学、课中启智、课后拓研“三阶段”,课前学生在学习平台进行自学与测试,课中分组合作学习,通过探新知、明任务、研方案、练技能、评结果、拓创业教与学的“六环节”,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课后拓学,双创导师指导,营造“个性化、主动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氛围;将“匠心铸魂、劳动践行”两个维度的课程思政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培养“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智能工匠。

五、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改革效果

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将知识传授变为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学习任务,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融入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金课,深入开展课堂革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一)重构课程体系

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流程重新设计课程结构。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进行改革,以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

(二)重组教学内容

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家国情怀、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专创融合+课程思政”为宗旨,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重构课程内容。

(三)转变实施方式

转变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资源建设。在产品设计与3D打印的课程教学中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评价标准,通过教学平台实现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与监控。

六、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改革的特色

(一)“专创融合”培养技能创新人才

对接智能工厂真实项目,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产学研创一体,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使学生在基于问题导向的工作流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丰富完善了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岗位实际,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二)“新标新技”加强新职业培训

在逆向工程设计课程中,融入《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新职业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训促进岗课赛证的融通合一,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岗位新需求,提高学生的就業能力和职业素质,以适应高端制造领域对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

七、对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改革的反思

(一)校企深度融合,扩充企业案例库

任务源于企业真实案例。企业需求是机械创新设计的起点,产业升级是专业与课程变革的动力,智能制造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产品设计与3D打印课程的内容将进一步跟随新技术不断更新,扩充企业案例库。加强校企合作,让前沿技术进校园,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形成校企共赢的协同育人生态平衡。

(二)开发新形态资源,充实线上实训教学

制造类专业技能训练高度依赖设备与资源,目前线上教育难以满足实训的要求,数字孪生技术伴随智能制造技术而生,在以后的课程改革中,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实操,解决多类型生源线上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民,孔寒冰,张炜.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

[2]顾佩华,李昇平,沈民奋,等.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3]余发军,王双红,林漫漫.基于CDIO理念的物联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12).

[4]王志强,管恩京,巩秀钢,等.高校的混合式CDIO教学-以“高校单片机原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

[5]叶民,孔寒冰,许星.新工科实践路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CDIO转换平台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