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边坡失稳风险及处治分析

2023-07-17 07:19李侠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2期

李侠

摘要 为有效解决公路路基边坡失稳问题,保证公路运营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依托某公路项目K5+820~K6+190段工程实践,针对路基边坡失稳风险及处治展开综合探究,通过实地勘查及数值模拟等方式明确了滑坡形成原因,得出滑坡概率为21.2%,边坡平均安全系数为1.036;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滑坡处治方案,并从处治效果、经济效益、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了最优处治方案,即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坡面框架锚索方案,该方案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加固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路基工程项目;边坡失稳;定量风险评估;处治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U4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2-0093-03

0 引言

公路工程运营期间受气候、地质、人为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极易产生路基边坡失稳、垮塌等问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开展路基边坡风险评估尤为必要。针对现役公路项目边坡的风险研究,主要采用定性评估方式,根据地形、地质等相关因素将边坡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而采用破坏概率对边坡风险实施定量分析的情况较为少见。为此,该文根据边坡风险管控理念,结合现役公路工程实践,严格按照风险分析、评价、调控基本流程,明确了路基滑坡类型及形成原因,并从经济性、可行性等角度对各种治理方案实施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处治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项目K5+820~K6+190段地处深度为20 m的沟谷地带,道路沿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质构造呈北向断裂。该路段地质呈完全风化状态,稳定性较差。结合实地勘查数据,滑坡体长约360 m,宽240 m,厚约10.5 m,滑移方向为SW265°,与底部岩层斜向大致相同。为详细了解滑坡路段地质构造和滑动面位置,在该区域进行钻孔检测,现场共设置孔位6处,钻孔深度为12~27.9 m,整体进尺为115.2 m,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边坡地质状况自上而下共分为四层,具体如下:

第一层:杂填土。色泽呈灰~灰绿色,以回填土、建筑垃圾为主,石质填料超过60%,存在少量砂岩、炭质页岩,呈完全风化状态,大部分为粒状,厚约1.0~25 m。

第二层:粉质黏土。呈棕红色,可塑~硬塑状,土质均一,存在少量粉土、砂岩等,厚约0.7~14.8 m。

第三层:砂质泥岩。灰白色、可塑状,风化程度较高,岩芯破碎,厚约0.6~2.9 m。

第四层:基岩。以石炭系泥岩为主,硅、钙质胶结,风化程度较高,岩芯破碎。

2 滑坡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主要是根据灾害具体情况,采用实地勘查、理论探究、数值模拟等方式,对灾害产生概率、危害程度实施评估的研究方式。结合实际勘查数据,路基边坡失稳主要是由于地质、风化、雨水侵蚀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边坡出现沿强风化基岩面滑移,经综合评估边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2]。

由于现场滑坡形成的诱因众多,且现阶段大部分模拟系统均采用折减重度、抗剪强度等指标对降雨、风化等环境实施模拟,该文通过Geo-Studio系统中的蒙特卡洛试验模块对滑坡概率实施模拟分析,根据以往相关研究经验,采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将土体黏聚力c、内摩擦角φ、重度γ值分别设于不同区间内[3]。因概率计算过程中,当计算步数N接近2 000次時,其结果基本稳定,因此,该文N=2 000次。结合现场勘探结果及以往研究数据,滑动带土层指标如表1所示。

将表1相关指标输入系统后,模拟计算得到:①边坡平均安全系数Fs=1.036<1.05,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与实地勘查评估结果相同;②滑坡概率P=21.2%。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显示,公路项目滑坡概率允许范围为5%~10%,因此该滑坡概率超出允许范围,风险较大[4]。

3 滑坡处治效果分析

3.1 风险调控思路及处治技术

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因现场已封闭,重点从降低边坡危险性方面实施风险调控,主要方式为调整坡率、增设支挡体系,从而降低边坡破坏概率。

方案1:对于坡体顶部滑体,通过斜坡减荷+预应力抗滑桩支挡+坡面锚索框架梁支护方式进行处理。

方案2:在坡顶、坡脚位置布设重力式挡土墙,并对坡面实施斜坡减荷+锚索框架梁支护。

方案3:重点针对下方滑体,在坡脚位置布设挡土墙,并对坡面实施斜坡减荷+锚索框架梁支护。

3.2 处治效果分析

按照以上3种滑坡治理方案,并根据相关设计参数及表1中土层技术指标进行模拟分析。因GeoStudio系统难以对挡土墙实施模拟,因此,该文通过数值反算将挡土墙强度指标换算成抗剪强度指标c、φ,计算得出等效黏聚力c=20.3 kPa,内摩擦角φ=30°。

各方案处治效果如下:①三种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前两种方案边坡平均安全系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滑坡概率均未超过5%的规定;②方案3平均安全系数、破坏概率均超出允许范围,因此该方案不可行;③针对前两种方案风险性和经济性实施比较,确定最优方案[5]。

3.3 处治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3.3.1 风险定量估算

按照滑坡造成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并结合方案1、2滑坡概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方案1风险损失Pprop=40.96万元,方案2风险损失Pprop=10.46万元。

3.3.2 处治成本估算

根据相关部门给出的方案1、2的工程量清单,分别计算对应的处治成本,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3所示。

3.3.3 方案对比分析

按照方案1、2对边坡实施治理,其滑坡风险损失及成本估算如下:

方案1:处治完成后,经济损失Pprop=40.96万元,总治理成本为2 336.26万元。

方案2:处治完成后,经济损失Pprop=10.46万元,总治理成本为7 668.78万元。

通过对两种方案对比能够看出,方案2处治效果较好,但处治成本较高[6]。

根据2种方案实际施工状况,方案2施工工序复杂、工程量庞大,作业面位于滑动体上方,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较大;而方案1施工简便、快捷,可能短期内完成边坡处治,且施工对滑坡体干扰较小。根据施工难易程度及经济性进行综合比较,确定采用方案1进行边坡治理。

4 现场处治效果评价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滑坡处治完成后在滑坡体底部及抗滑桩部位设置监测点(见图2),对滑坡体、桩顶侧向位移实施监测,具体如图3、4所示;同时对24#抗滑桩实施锚索张拉检测,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

监测时间:①底部滑坡体侧向位移监测时间不少于70 d,滑坡体在60 d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②抗滑桩顶部侧向位移监测时间不少于90 d,且桩顶位移在60 d时达到稳定状态;③抗滑桩锚索监测时间不少于240 d,其拉力在120 d时保持恒定。滑坡治理取得优良成果,且周边生态环境恢复较好[7]。

5 结论

综上所述,该文根据某公路项目K5+820~K6+190段运营现状,基于边坡风险防控理念,对路基边坡失稳风险及处治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实地勘查、数值模拟等方式明确了滑坡形成原因,提出了不同的滑坡处治方案,并从处治效果、经济效益、使用效果等方面实施比较,得出如下结论:

(1)该边坡是由于地质、风化、雨水侵蚀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沿强风化基岩面滑移式滑坡,滑坡概率为21.2%,边坡平均安全系数为1.036。

(2)在破坏概率及边坡安全系数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斜坡减荷+预应力抗滑桩支挡+坡面锚索框架梁支护方案施工简便、快捷,对滑坡体干扰较小,成本较低。

(3)通过工后监测能够发现,滑坡处治效果显著,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且周边生态环境恢复较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显著缩短工期,相较于其他处理方式,该方案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淑敏. 基于树根桩加固的震后公路路基边坡综合修复技术[J]. 江西建材, 2022(10): 275-276+283.

[2]冯志刚. 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及治理措施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 2021(5): 5-6.

[3]于浩楠, 周维. 路基边坡滑坡风险评估及治理方案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2): 61-63+76+13-14.

[4]符梁.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养护时机方法分析[J]. 低碳世界, 2021(4): 258-259.

[5]马超. 山区高等级公路高填深挖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J]. 交通世界, 2022(12): 114-115.

[6] 郑万里.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J]. 交通世界, 2021(11): 47-48.

[7]王樹辉. 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不良地质条件路基边坡病害处治技术[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18):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