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工具箱在积极成就课程中的应用

2023-07-17 04:17张锦琳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

【摘 要】郑州区域在积极成就课程中构建生涯工具箱,通过生涯测评工具增强自我认识、使用生涯探索工具加深社会感知、借助生涯决策工具平衡生涯决策、应用生涯发展工具促进生涯管理,以此促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提高家长指导子女生涯发展的实效。

【关键词】生涯教育;积极成就课程;生涯工具箱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5-0011-05

【作者简介】张锦琳,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郑州,450048)科员,一级教师。

一、积极成就课程的目标及内容

积极成就课程旨在帮助家长建构“成就人生”的生涯发展观念,了解孩子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掌握促进孩子生涯发展的方法技巧,强化孩子在成就事件中的积极品质培养,进而指导孩子依据个人兴趣特长、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形势等合理规划人生发展方向。

积极成就课程包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生涯管理和生涯决策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如下。(1)认识自我:家长意识到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对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测评工具、合理看待测评结果,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认识。(2)认识社会:以家族成员的职业类别、职业发展过程、职业特征等为切入点,增加孩子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体验和感知;指导孩子探索社会中的职业分类,了解职业背后的價值追求。(3)生涯决策: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在重要节点上的生涯决策,如高中选科、专业和大学选择等;正确看待和处理生涯决策中的亲子冲突;引导孩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决策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4)生涯管理:指导孩子发现并培养生涯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孩子科学制定目标、做好时间管理、培养坚毅品质、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二、生涯工具箱的构建及分类

家长的生涯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常常以自己在人生经验、学习工作经历中形成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指导孩子的生涯发展。但由于亲子在年龄、性格、经历、价值观等方面的代际差异,家长的指导效果不佳,甚至引发亲子冲突。生涯工具箱为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脚手架”,能够促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和深层沟通,提高家长指导子女生涯发展的实效。

生涯工具箱以心理、生涯领域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包括生涯测评工具、生涯探索工具、生涯发展工具和生涯决策工具四大类,分别对应积极成就课程的四个单元。每个工具都致力于达成某项课程目标,具体内容见表1。

(一)生涯测评工具

使用心理测量和评价工具能帮助家长指导孩子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生涯测评工具包括两类,一类是经典权威的测量量表,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工具、多元智能测评等,特点是操作简便,提供相应资源(纸笔测试、线上测试等),说明注意事项,即可开展;另一类是表现性评价工具,如职业价值观牌卡,亲子通过价值观牌卡选择的过程,逐步澄清彼此的价值观,形成评价观念。

(二)生涯探索工具

生涯探索工具以探索家族成员职业类别和特点为切入点,帮助家长指导孩子初步锚定发展方向。主要工具包括职业锚、家族职业树、家族职业人物访谈表、职业分类大典等。职业锚的使用贯穿《认识社会》这一单元始终。职业锚理论由美国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是一个人在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价值观念、能力和动力,包括八种类型:管理型、技术职能型、自主型、安全稳定型、生活型、服务型、挑战型和创新型。

(三)生涯决策工具

生涯决策工具能够帮助家长指导孩子根据自身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和社会需求,合理地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包括OH卡牌、蝴蝶模型、SWOT分析法、生涯决策平衡单。生涯辅导专家金树人调整了适合生涯决策的主体框架,以“自我-他人”“物质-精神”构成的四个范围来考虑决策的影响因素(见图1),为生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如:家庭经济条件][与自我-物质相关的因素

如:就业机会、收入及工作难易程度][与他人-精神相关的因素

如:父母、教师、同学的看法及满意程度等][与自我-精神相关的因素

如: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的匹配]

(四)生涯发展工具

生涯发展工具能够帮助家长指导孩子做好生涯管理,强化孩子在成就事件中的积极品质,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包括SMART原则、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亲子坚毅时刻记录表、情绪管理清单等。

三、生涯工具箱在积极成就课程中的应用实例

(一)生涯测评工具增强自我认识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家长虽然对孩子的兴趣、性格及特长表示理解,但经常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为孩子选择特长培养,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基于此,使用价值观牌卡设计《价值面面观》一课,帮助家长和孩子澄清、表达、评价各自的价值观。

价值观牌卡是依据陆素菊等学者的《中学生职业观问卷》中对职业价值观的分类进行编制的,包括人际关系、经济稳定、自我实现、社会地位、生活享受5个维度共35张牌卡。使用时,指导教师需带领家长在工作坊中体验具体操作流程。具体过程方法如下。

1.摸牌阶段。家庭成员(3~4人)轮流摸牌,可选择留牌或弃牌至卡区,直至摸牌结束,每人手中至少6张牌卡;观察手中的牌卡,回顾自己放弃的牌卡;结束后轮流分享自己看重什么价值观,不看重什么价值观。

2.弃牌阶段。放弃多余的牌卡,直至手中留下3张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牌卡;结束后轮流分享为什么这些价值观对自己这么重要?

3.换牌阶段。观察别人手中或卡区有无自己想要的牌卡,用自己的牌卡去交换,卡区的牌卡交换筹码为1张,别人手中牌卡的交换筹码由双方商议;结束后轮流分享哪些价值观是自己看重但是别人不看重的,哪些是自己和他人都看重的。

价值冲突是造成父母眼中“孩子叛逆”和孩子眼中“父母控制”的根本原因。通过特定任务中的亲子互动,双方都对彼此的价值观念进行澄清,意识到彼此间哪些价值观念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增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以此促进有效沟通。

(二)生涯探索工具加深社会感知

社会中的职业分类庞杂。职业锚有助于我们理解职业背后的深层价值追求,不同职业锚的人职业追求不同,如管理型职业锚的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较强,具有成为管理者的强烈动机,以追求更高的管理职位为职业目标。[1]个体基于不同的价值追求,选择不同的职业类别,从而经历不同的职业人生。将“职业锚”应用于《认识社会》这一单元,有助于亲子加深社会感知。具体过程方法如下。

1.向家长讲授职业锚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指导亲子理解不同职业背后不同的价值追求。

2.亲子共同完成“家族职业树”,在树状图上自下而上标注家族成员的姓名、职业、兴趣特长、性格特征等并思考:家族成员的职业类别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家族成员的职业锚是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

3.孩子选择最感兴趣的职业锚所对应的家族职业人物,使用“家族职业人物访谈表”进行深度访谈:个人的生涯发展经历如何?为什么选择该职业?该职业的人才供需状况如何?学校哪些课程对该职业有帮助?

4.依据《职业分类大典》指导孩子找到感兴趣的职业锚所对应的社会职业,鼓励孩子搜集更多相关职业的信息;使用家族职业资源,为孩子创造体验相关职业的机会。

通过对家族成员职业的梳理、与家族职业人物的深度交流,增加孩子对感兴趣的职业锚的认识深度;通过对《职业分类大典》相关职业资料的搜集,拓展孩子对感兴趣的职业锚的认识广度,加深孩子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和感知。

(三)生涯决策工具平衡生涯决策

新高考“3+1+2”的选科组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选科、选专业和选大学是中学阶段的生涯决策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决策过程中,因亲子价值观念、生活阅历等不同,学生更看重个人兴趣和能力优势,家长更看重就业前景和已有的社会资源,由此造成亲子冲突。新高考背景下的亲子生涯决策冲突日益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新困境。据此,使用“生涯决策平衡单”设计了《平衡生涯决策》一课,帮助亲子全面考虑决策因素,做出合理选择。具体过程方法如下。

1.列出家长与子女各自考虑的3~5个专业。

2.以(-5~+5)区间的11点量表来衡量各个专业选项的重要程度,以亲子平均值作为原始分。

3.加权计分:家长和子女分别赋予决策考虑因素不同的权重(1~5的倍数),以亲子权重平均数作为最终的加权值。

4.计算出各个专业选项的加权分数及总分。

5.将各个专业按加权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列(见下页表2)。

“生涯决策平衡单”帮助亲子意识到要全面考虑决策的影响因素,不能仅从片面视角权衡某个专业的价值。家长不能专断地替孩子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孩子不能不顾家长意見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坚持个人的选择。

(四)生涯发展工具促进生涯管理

笔者在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生涯发展的必备能力时发现,孩子常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表现为已经做好决策并制定好目标,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坚持到底。究其原因是缺乏毅力,据此使用“亲子坚毅时刻记录表”设计了《培养坚持毅力》一课。通过回顾、记录家族成员的坚毅时刻,强化家长关注孩子坚毅品质培养,为孩子树立家庭中的坚毅榜样。强化孩子感知自己在成就事件中的坚毅品质。通过亲子共同制定目标并坚持执行,发扬家庭坚持毅力的家风,培养、发展、传承坚毅品质。具体过程方法如下。

1.亲子各自回忆1件自己经受挫折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事件。

2.在“亲子坚毅时刻记录表”(见下页表3)中记录事情经过、当时的情绪体验、事件成功采取的措施、对自己的启发等。

3.家庭成员制定共同的任务目标,如进行体育锻炼、亲子共读等,明确执行的具体时间、详细的任务量、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课程实践后,孩子表示:当了解到父母坚持完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时,自己很受鼓舞。家长表明:亲子共同制定目标并坚持完成对子女培养坚毅品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说教”。

在家长指导亲子生涯教育时,亲子间价值观的代际差异是影响指导效果甚至引发亲子冲突的根本原因。生涯工具箱的使用贯穿积极成就课程的始终,在认识自我阶段澄清亲子价值观;在认识社会阶段了解职业背后的深层价值追求;在生涯决策阶段平衡亲子间的价值观冲突;在生涯管理阶段塑造家庭共同的价值追求。总体来说,生涯工具箱是家长指导子女生涯教育的“脚手架”,促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生涯发展路上的引路人和同行者。

【参考文献】

[1]李雪芳,刘燕清.职业锚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2):53-54.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生涯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韩国《第二次生涯教育五年基本计划》述评
海岛初中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中学生生涯教育初探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一学生生涯成熟现状调查及其对生涯教育的启发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