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当环保义工的所见所想

2023-07-18 11:28昔月
清风 2023年4期
关键词:法兰克福义工聚会

昔月

我定居德国的金 融城 法兰克福,已做了 12年的环保义工。之所以成为该城的环保义工,主要是受德国丈夫的影响。

我家先生生于斯长于斯,是一位对环境污染现象深恶痛绝的环保主义者。走在路上,他会把碰到的明显脏物放到垃圾箱里,对于实在看不下去的,甚至还会给有关部门写信或打电话。他还喜欢参加社区环保小组的餐桌活动,就如何改善社区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他手机里的好多图片“惨不忍睹”:不是拍照水平不行,而是图片内容基本都是各种垃圾现场,有楼院内乱堆的大件物品,有路轨两旁灌木丛里的抛弃物,有犄角旮旯里的破烂东西,等等。

我随他成为环保义工始于2011年。那年,已经退休的、原社区 SPD(社民党)主席 Helmet Grohmann 先生带头发起了小区每月一日的清洁活动,并把时间固定在每月首个周六的上午。我们小区坐落在法兰克福的西部,面积仅有 3.7 平方千米,管辖人口不足 2万,近 40% 是外国人。12 年过去,一直坚持到今天的有十几位退休人员,其中包括我们夫妻俩。

起初,我以为清洁活动就是小区自发的义务劳动而已,也没当回事儿。到了年末,组织者通知我们到 FES(法兰克福废物处理公司)注册一下,以便获得自己的分担区,也好參加每年一度的聚会活动。不就是捡个垃圾么,在德国还有注册一说?这让我大为吃惊。既然人家都注册了,我俩也顺其自然地进行注册,并获得了“正式身份”。

2012 年的圣诞前夕,第一次参加义工聚会活动的我,才知道法兰克福早就有环保义工了。其中没有一个人是靠捡垃圾谋生的,也没有一个人是为了领取救济金而被强制分摊的社会工作。这个组织更不是为了作秀而被人特意组织起来的临时大军,而是一群甘愿为美化城市而无私奉献、登记在册的市民,男女老少都有,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

我不知道这种活动是哪年哪月兴起的,也不知道其他城市是否也采取过类似举措,但聚会上那些最先被请上台领证书和礼品的人,其“工龄”已经超过 10 年了,这说明二十世纪末或本世纪初该市就有了环保义工组织。德国官方对这些人的称谓是 Pate(男)或 Patin(女),这两个专有名词的原意是“教父”或“教母”,引申意思为“在某事上起到影响或赞助作用的人”。用在我们身上,当然指的是环保领域的示范者。

领到证书和礼品后,我既高兴又有些受宠若惊,还萌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高兴的是,我终于可以在异国他乡做点儿对社会有益的事;吃惊的是,就这么个不足挂齿、每月两小时的举手之劳,竟然受到政府部门的表彰。

既然有了自己的分担区,那就得认认真真地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2011~2022 年,我俩一共参加了九次由 FES 组织的聚会。每次活动都在市内的不同地方,如国家图书馆、棕榈园、瓷器厂、老歌剧院、通信博物馆等。我们一行人先跟着导游参观,然后回到会议室开会。会议的程序大致相同:先由市政府领导和 FES 领导讲话,接着按区域颁发证书和礼品,最后一起共进晚餐。整个过程有记者随机采访,有摄影师录像和拍照。我们还曾得到过市内博物馆和棕榈园年票的奖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聚会被取消了一次,但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件带有 FES 标记的厚夹克外套。最近一次聚会是在 2022年的 10 月末,地点是 PSD 银行体育场。

可我在聚会上发现,大家高兴之余都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抱怨:法兰克福的卫生状况不是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糟糕。许多德国人都怀念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日子,那时的德国既干净又安全——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可现在呢,乡村还能保持原样,城市的脏乱差状况却令人咋舌。

我们知道,东、西德合并已经三十多年了,为了拉平经济上的差距,曾经的西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他国移民越来越多;加上欧亚大陆持续发生局部战争,来德庇护的难民数量也在飙升。最近 10 年来,作为欧洲金融、交通和会展中心的法兰克福,人口从 70 万增至现在的 76 万,流动人口比德国其他城市多得多,城市犯罪率也是德国最高的。

以法兰克福火车总站为例,好不容易修好了门脸,但地下通道里的天棚还是黑乎乎的,不知何时才能完工。最近,有位华人发布了一个视频,对该站进行了实地拍摄,墙角竟然发现了人类排泄物!生活在该城的居民,都知道车站的对面就是红灯区,楼内环境幽雅,男欢女乐;而外面却聚集着许多瘾君子、醉汉和乞讨者,就地解决内急已司空见惯。

作为一个旅居这里的中国人,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为德国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感到高兴,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是欧洲的绿色心脏;另一方面又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脏乱差感到伤心。

说心里话,我特别喜欢我居住的“法兰西”,也就是该城西部美因河与支流尼达河的交界处。这里不仅靠近德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和沙丘保护地,河边还有十几个小湖和大片草坪及农田,野禽游来游去,野生植物也很丰富,而且离陶努斯山脉也不远,秋天可以捡栗子和蘑菇,这给我的异乡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可一出家门经过左侧的铁路线和右边的马路时,心情就极为不爽。除了上面提到的法兰克福火车总站很脏外,恐怕就是我家附近这一带了,这也正是让我最伤感的地方。

这段约有 0.5 千米长的铁路路基两边,生长着高大的乔木,还有不少灌木和杂草,本来可以隔音和观赏,没想到却成了天然垃圾带。不仅有人从车上往下扔垃圾,两边走路的人也会随手乱丢,路上还经常看到狗屎。而这里,正是我和我先生的分担区!我们的行动虽然得到了路人的称赞、报纸的报道,但垃圾并没有见到减少,每个月至少捡满两大塑料袋,内容五花八门。尤其是那个小小的火车站,撇开满地烟头不说,路边的废纸、酒瓶和塑料制品也特别多。新冠肺炎疫情3 年,更是又多了不少废弃口罩,极其扎眼。

怎么会这样?抱怨声越来越多。

从表面看,这跟德国日益变穷没钱治理、环卫工作者较少有着直接关联。但为什么德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却被保护得很好,河水清晰,森林里没人乱砍滥伐,也没人扑杀野生动物,只有在市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合和道路两边的绿化带,才会发现如此多的垃圾呢?

说到底,这是社会问题、人心问题。再好的政策,科技再发达,也无法清理人心的肮脏,弥补道德上的缺陷。许多人会说:罚呀!就像闯红绿灯、停错车一样,就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买票那样。可谁来监督执行呢?要知道德国很缺劳动力,而且人工成本还相当高。还有人提供另一个选项,那就是把绿化地里的树木花草统统铲掉,整个地面铺上地砖,这样仅靠清洁车就可以清理掉地上的垃圾。可这需要一笔巨额资金暂且不说,又有谁喜欢住在这毫无绿色和生机的“水泥”城里呢?

德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尚且如此,那么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呢?笔者走过欧、亚、非许多城市和景点,类似的肮脏现象经常碰到,早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周围堆满了垃圾,还有海洋和空气、大地和农田,都在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猜你喜欢
法兰克福义工聚会
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不聚会少出门外出做好防护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快乐的聚会
2017法兰克福车展
我要当义工
生日聚会
爱心“义工”
完美义工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