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词句段运用”教学策略研究

2023-07-18 12:51熊英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熊英梅

摘  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词句段”的基础,无论是对小学生的写作还是阅读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在“词句段”的练习运用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文章主要结合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特点,从当前小学词句段运用版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具体提升“词句段运用”板块教学效果的策略,主要包括:深入研读,把握言语实践的目的性;注重实践,凸显言语实践的丰富性;迁移运用,实现言语实践的自觉性;词句结合,加强词句语段之间的衔接;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句段运用”;教学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特点

小学高年级阶段对整个小学阶段来说,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一个学习时期。这个时期不仅仅要巩固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更要接受一些新的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侧重于语言素养以及一些语文技巧,同时也更加侧重于小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注重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词句段”是影响小学生语文写作、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一)注意力逐渐增强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注意力发展特点。而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大脑在逐渐发育,他们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已经十分丰富。对此,随着各个方面的逐步成熟,在此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相对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加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学。

(二)思维能力逐步提升

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思维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全面概括能力,包括他们对事物的概括能力以及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等。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思维能力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当小学生步入高年级阶段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着重于“词句段”的教学,因为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一些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定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二、小学“词句段”运用板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段分割的现象

对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会将词句教学的重点放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他们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之后,学生在高年级的学习会更加顺利。因此,他们在低年级阶段就会着重地展开词句教学,而到了高级阶段之后,就忽视了一些词和句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在段落上,片面地认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词句基础,但是从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来看,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词句方面的学习。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注意,对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依然需要进行词句的学习。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做好过渡和引导工作。

(二)教学缺少文本链接

无论是低年级阶段还是中年级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但从实际现状来看,教师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往往会单独展开词或者是句的教学,不断地针对某个词或者是某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或者是反复讲解。虽然这样做会使得学生对词句会更加熟悉,但是却与实际的阅读文本相分离。学生会缺少语感,无法将自己学习到的词或句运用到实际的阅读或写作中,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教學忽视语言问题

“词句段运用”是部编版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新增版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教师还是会将三者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是单独地掌握了某个方面的学习,而不能将三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忽视了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及每一句话和每一句话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作用等等。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将三者整合在一起,从而不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三、小学语文“词句段运用”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研读,把握言语实践的目的性

部编版教材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即单元教学,单从“词句段运用”这一板版块来说,它的主要内容是与本单元的一些语文训练要素与目标相关的。它的题目设置以及它的内容都包含了整个单元主旨训练的重点。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将“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内容当作枯燥的训练,抑或是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非常机械地去完成,这样就脱离了这一板块设置的真正目的,也很难发挥它的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如何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其教学价值,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做到深入研读,去钻研题目设置的目的以及训练要点,明确通过训练将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这样,在课程教学时学生才能够通过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以及实际的语文水平。

(二)注重实践,凸显言语实践的丰富性

对“词句段运用”这一版块来说,通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这一训练,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并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紧紧围绕着训练所提出的一些要求,根据实际设置的题目来设计一些实用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积累,丰富语言表达,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其主要课文有:《古诗三首》《祖父的园丁》《月是故乡明》《梅花魂》,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掌握一些语言情感表达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词句段”作用教学时,也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的其他部分,比如可以结合在此之前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先交流一下关于本单元课文的一些体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表达的一些思想感情。在学生体会到本单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接着再引入“词句段运用”的版块教学中,这样学生在进入“词句段”作用的学习时不会觉得太困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请两位学生进行朗读,让其发现“词句段”运用板块中呈现句子的一些特点,也可以结合小组讨论或者是全班交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此版块呈现出来的排比句,以及如何围绕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来展开。当学生掌握这些特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词句段运用”版块中所提示的“忙”“冷”“吵”等几个词让学生选取其中一个来进行仿写。也可以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来进行仿写,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词句段”作用版块的例句,想象所描述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特殊的句式排比句,并掌握排比句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写,体现出由扶到放的一个过程。

(三)迁移运用,实现言语实践的自觉性

“词句段运用”版块的设计,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提升言语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能够积累一定的言语经验,并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

在“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经常出现的训练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仿写,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去掌握句式的特点等。在实际的仿写过程中,许多教师会发现仿写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使用的句子并不是非常的优美,而且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句式过于简单,并没有将所学的一些句式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当出现这些问题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要着急着去批评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写得更加完整、具体。“词句段运用”版块通常是和本单元的课文相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归到课文中,将自己的写作与作者的写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再丰富自己的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一些学过的排比句,对比式的句子,或者是加上丰富的想象,让自己的写作更加完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表达。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它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同时也是交流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所习得的一些语文技巧,把自己的句子写得更加丰富、传神、有趣。

(四)词句结合,加强词句语段之间的衔接

词句语段之间衔接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问题是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去克服的通关障碍,因此需要重视。教师也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及加强创新,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段的层次,以及语句和语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特定的方法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词句段运用”版块的学习不仅仅是课上,在课下也需要进行学习和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字典,了解生字词。对句子、段落的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些阅读积累,让学生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布鲁姆曾经说过,人们所学习的一些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以及程序性知识。而学生的学习也要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低阶思维主要指的是一些简单的记忆和理解,而高阶思维主要是能够创造并且运用,以及能夠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分析和评价等的能力。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相应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来进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持,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层次的学习。所以,语文的学习不能够将“词句段”三者割离开来,而是要做好三者之间的衔接,做好过渡。词能够为句子打好基础,句子能够为段落学习打好基础,三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尽管学生已经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但是任何一项的学习都是不能够落下的。

(五)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部编本教材就很明确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在“词句段运用”版块的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要提高对“词句段”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去加强培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并不断地加强专业学习,了解学生在成各个成长阶段的具体特点,同时还要加强语文学习提升自身素养,这样才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对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听说读写”是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就是能够条理清晰、衔接连贯地去梳理“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训练目标以及要求,并将它落实到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自己的实践中,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晨霞. 部编版小学语文“词句段运用”的教学方略研究[J]. 读与写:下旬,2022(02):124-125.

[2]蔡楠楠. 优化言语实践 提升语文素养——以“词句段运用”教学为例[J]. 新课程导学,2021(32):55-56.

[3]闻静. 整体关联,彰显“词句段运用”的教学效应[J]. 小学教学参考,2021(10):54-55.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