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证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

2023-07-19 18:00李福岩袁浩
辽宁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辽宁

李福岩 袁浩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新要求新任务,成为辽宁全体党员干部的新政治站位。为此,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是一项艰巨性、紧迫性、现实性并存的,备受各方面舆论普遍关注的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迫切需要领导干部在各自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斗争本领;把党建工作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践行求真务实优良传统与忠诚担当精神,努力实干担当创佳绩;打造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优良政治生态,形成最佳化的营商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振兴发展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高质量党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

注: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本论》的政治哲学及其新时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N2213006)资助。

党的二十大既宏观系统擘画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景图、路线图,又微观具体刻画了各区域、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局部图、路径图,创造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的新论断。其中,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篇章中,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全面具体发展新要求。坚决深入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共辽宁省委制定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翔实具体“任务书”“作战图”,开启了奋力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新篇章。其中,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政治保证,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辽宁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关键之处在于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加以引领保障。

一、提升党员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政治站位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政治站位一词。那么,何谓政治站位?它有何意义?所谓政治站位,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与看齐意识等“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更是衡量一名中共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政治站位决定了一名中共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与视角。政治站位高低不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与视角就不同,因而也就产生了政治价值观、政治判断力乃至政治行动上的分歧与斗争,进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稳定发展。政治站位高低不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史上时有发生。因而,把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提升到党中央科学决策部署上来,对党和国家事业稳定发展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和东北的省情出发,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对“三大规律”科学把握的基础上,站在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历史观新高度、新格局、新视野,为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系统布局谋篇,尤其指出辽宁要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中有大作为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推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新要求新任务,吹响了辽宁奋勇争先的时代新号角。辽宁全体党员干部应努力提升政治站位,“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辽宁全体党员干部首先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在思想认识上各就各位,先行达到推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既定战斗位置。把思想认识首先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这一新判断新要求新任务上来,进而统一到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三年具体行动方案上来。

提升新政治站位,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攻坚克难、全面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旗帜鲜明讲政治,从讲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理解与认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新要求。要在这场伟大政治攻坚战中边打边学、边学边打,不断提升对政治的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不断激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气神与内生动力。

为此,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首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不仅是局部战术战役,而且是国家整体战略;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不仅事关辽宁乃至东北区域安全稳定发展,而且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大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还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就是辽宁当前最大的政治,实现辽宁经济指标、GDP全国排名新突破就是最大政治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那么就可以说经济也集中反映出政治。我们要牢记毛泽东“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邓小平“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等系列重要政治论断一以贯之的内在精髓,那就是要从人民立场和党的立场相统一的唯物史新高度上,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搞上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与爱戴。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既是经济新突破的政治大考,也是社会、文化、生态新突破的政治大考,绝不是经济指标GDP的片面增长上升,最终要“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新时代实践的新篇章”。

其次,要充分認识到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是一项艰巨性与紧迫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并存的政治任务。毫无疑问,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是一项艰巨性与紧迫性的政治任务,是一道回顾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项长期、艰巨、曲折的政治任务、历史性难题,是25年的老大难问题。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的25年,党中央始终关注东北辽宁的全面振兴发展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六次来东北地区视察调研,对东北辽宁全面振兴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批示。当前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可谓“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而且,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已到了关键期,省“十四五”规划已过去两年,还剩不到三年,全面振兴发展目标能否取得阶段性新突破,这的的确确是一件上下期待、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总之,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绝不是一件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任务,全省党员干部务必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

同时,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也是一项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政治任务。推动实现东北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是党中央基于辽宁已具备全面振兴新突破先行的物质基础与条件而提出的具有极大实现可能性、客观现实性的政治任务。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胜利是经过科学部署、奋勇拼搏,一定能够实现的目标任务。经过25年不断奋斗、曲折发展与经验教训积累,辽宁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正逐渐克服“四块短板”,已走出了全面振兴发展的最困难时期,进入到全面振兴突破的关键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东北振兴蓄势待发”。对此,辽宁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激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气神与内生动力。

最后,要充分认识到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是一项备受各方面舆论普遍关注的政治任务。时至今日,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已成为全党上下、社会各界、线上线下、内外万众所瞩目的问题与话题,成为各方面舆论普遍关注的政治任务。因此,它也成为思想舆论论争、斗争的焦点。实现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已成为一种时代之声、4300万辽宁人民的共同心声,“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应成为展现辽宁全体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的最响亮口号。辽宁全体党员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这件大事、正事、要事上来,做到“想干事”。

二、增强领导干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本领

“政治路线制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复杂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有过硬的本领和能力。这也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本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大考验,成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本领和能力的试金石。要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就必须在推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伟大实践创造中磨砺干部,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斗争本领,形成调查研究、统筹谋划、改革攻坚、狠抓落实、应急处突等政治能力,以克服“本领恐慌”与“能力不足的危险”。

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不断增强干部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本领,首先就需要干部完整准确学习理解五大新发展理念,进而完整准确地理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要把五大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到推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去,在工作中不断磨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其次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创新解决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在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前所未有的难题与挑战,这就要求干部尤其要善于找到辽宁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问题,敢于直面这些问题与挑战,在解决现实难题的过程中形成调查研究、统筹谋划、改革攻坚、狠抓落实等综合能力。最后,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还要不断增强实现新突破各自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本领,成为各自领导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而不是“门外汉”“外行”。

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本领。推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各项工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发挥着关键作用,最终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推动力量。因此,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本领,首先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造福人民。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本领,才能充分组织领导、广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磅礴力量,才能发挥出群众的主体作用及首创精神。其次,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服务、凝聚人才工作本领。一方面,“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要依靠各种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才以业聚,才由功成”,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辽宁大业要成为各种大量专业人才的“聚宝盆”。为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广纳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既不能叶公好龙,也不能暗箱操作,进而,真正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因此,说到底,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实质上是不断增强干部走好群众工作路线的本领,严防官僚主义,从而才能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也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不断增强干部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金融垄断资本的豪夺本性,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使整个现代性社会生活各领域都充满了不确定及风险。因此,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筑牢“五大安全”屏障,增强防范化解“灰犀牛事件”与“黑天鹅事件”的能力与本领。为此,各级領导干部要增强底线思维能力,统筹考虑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安全与风险性问题,不断提升“未雨绸缪”的本领和“见微知著”抓苗头的能力,提升预防各种系统性风险、常规性风险的本领。同时,不断增强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在亲临一线的事件处理中形成转危为安、化危为机的能力与本领。

不断增强干部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复杂艰巨任务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障碍与阻碍,也会遇到各种风险考验等等,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政治历练中不断增强斗争本领。

总之,要通过推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这场政治大考,磨炼干部,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形成一支各尽其能、本领强、能干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聚焦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实干担当创佳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实践智慧。兼容并蓄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实践智慧,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创造出求真务实的政治实践新智慧。求真务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伟业都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干出来的。邓小平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聚焦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实干担当创佳绩,就是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发扬我们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发扬忠诚担当的新时代辽宁精神,勇挑全面振兴突破的重担,争当排头兵,争创新佳绩,把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施工图”变成天辽地宁的“实景画”。

为此,首先,全省党员干部要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这个中心工作、主战场,立足各自工作岗位实际恪尽职守、履职尽责、竭诚奉献,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新业绩,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发光发亮,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旁观者与看客。其次,党建工作要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各行各业中心工作而开展,发挥“支部建在连上”的最佳效果,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全面振兴突破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起到引领保障作用,坚决克服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与问题。再次,践行求真务实优良传统,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忽悠、不糊弄,更不能搞大呼隆,而要以实实在在、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新业绩提交答卷,不断厚植辽宁长远可持续振兴发展的沃土。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不做无所事事、尸位素餐的躺平官,严防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各种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乃至豆腐渣工程。最后,践行忠诚担当精神,全省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忠诚、对人民与历史负责的精神,坚决扛起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政治重任,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严防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不做推诿扯皮“圆滑官”“太平官”。还要形成让实干担当的干部不断成长进位,让躺平的干部站起来或退位的考评机制。总之,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呼唤一批能干成事的新时代好干部。

四、打造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优良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記指出,自我革命是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在2015年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就东北振兴的政治生态问题发表讲话、作出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东北地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而形成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在辽宁持续发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肌体更加健康,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明显改善,优良政治生态正在形成,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新时代,辽宁要打赢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攻坚战,必须打造更加优良的政治生态,形成最佳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浓厚的社会氛围,让“投资不过山海关”等抹黑东北辽宁的各种形式的流言蜚语彻底终结。为此,首先就要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新时代大考中持续根本性地净化政治生态,不断整治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彻底扭转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引领保证党员干部干成事而不出事。其次,要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活动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出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浓厚社会氛围,树立党和政府、党员和公务员的优良信誉与形象,重塑东北辽宁人优良形象,使优良党风、政风、民风成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一张靓丽辽宁名片,为“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注入新内涵。

(作者单位: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中共朝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辽宁
辽宁风采
辽宁风采
辽宁风采
辽宁之光
辽宁赋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辽宁舰
辽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