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在妊娠期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07-19 10:36宋振香王鹏
系统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铁元素血常规贫血

宋振香,王鹏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检验科,山东淄博 255000

妊娠期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常见于孕妇的妊娠期,通常是因叶酸缺乏、妊娠期营养不良等导致[1]。妊娠期贫血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孕妇的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减弱,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2-3]。针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诊断方法主要为血常规检验,血常规对患者血液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评估,从而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妊娠期贫血症状,根据检测结果不同,及时予以确诊,有助于尽快让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以降低贫血风险,也能减少贫血对母婴身体健康的影响[4]。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原因在于妊娠本身对孕妇来说负荷比较大,孕妇出现妊娠消化道反应,容易引起贫血等情况,不但会给孕妇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增加分娩期间的潜在风险,甚至会导致部分孕妇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临床必需重视疾病的诊断与后期治疗,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5]。本文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7 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 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 名孕妇作为参照组,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80 名的孕妇作为参照组,所有受检者都接受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年龄20~37 岁,平均(27.46±3.04)岁;孕周5~38 周,平均(26.87±1.85)周;孕早期24 例,孕中期37 例,孕晚期19 例。参照组年龄21~37 岁,平均(27.02±3.42)岁;孕周5~38 周,平均(26.28±1.49)周;孕早期23名,孕中期38 名,孕晚期19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受检者都知情同意研究;观察组患者已经确诊为妊娠期贫血;并未合并其他妊娠期合并症;一般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非妊娠期贫血患者;合并有其他比较严重的病变患者;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所有受检者都需要接受血常规检查,步骤如下:在检查之前指导患者空腹进入医院,取中指静脉血液进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在检测期间严格根据说明书中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需要进行高、中、低值全血质控,所有指标都需要在4 h 内完成;检测开始之前,应该要合理校对分析仪,保证分析仪处于工作状态中,保持室温温度均衡,将采集的静脉血液充分混合均匀置入到分析仪当中,检测血液当中的Hb、MCV、RDW、RBC、MCHC 指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孕期血常规检验结果[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erythrocyte volume, MCV)、红细胞分布宽度(erythrocyte distribution width, RDW)、红细胞(erythrocyte, 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MCHC)]、比较不同孕期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贫血类型(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其他类型贫血)。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r)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

观察组Hb、MCV、RBC、MCHC 均比参照组低,RDW 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80)参照组(n=80)t 值P 值Hb(g/L)98.52±5.36 124.44±5.26 30.871<0.001 MCV(fL)85.52±3.62 98.49±4.24 20.808<0.001 RBC(×1012/L)3.06±0.42 4.45±0.49 19.264<0.001 MCHC(g/L)302.45±12.58 335.62±12.49 16.734<0.001 RDW(%)19.35±2.52 12.48±1.99 19.136<0.001

2.2 观察组不同孕期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孕中期、孕晚期RDW 水平均高于孕早期,其他指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的RDW 结果比孕晚期低,其他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孕期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2 观察组不同孕期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s)

注:*表示与孕中期对比,P<0.05;#表示与孕晚期对比,P<0.05

组别孕早期(n=24)孕中期(n=37)孕晚期(n=19)Hb(g/L)(114.36±5.62)#*(100.27±5.26)#92.52±5.66 MCV(fL)(93.62±3.45)#*(85.62±3.29)#80.24±3.48 RBC(×1012/L)(3.84±0.46)#*(3.15±0.47)#2.72±0.42 MCHC(g/L)(323.62±7.45)#*(305.62±6.89)#296.53±7.05 RDW(%)(14.45±1.24)#*(18.52±1.58)#22.66±1.92

2.3 孕期与血常规相关性分析比较

孕期与Hb、MCV、RBC、MCHC 之间呈现负相关,与RDW 呈正相关性。见表3。

表3 孕期与血常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严重程度通常可通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明确检测,还能根据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明确贫血类型,因此对孕妇实施血液检测相关项目,就能了解到孕妇是否伴随着贫血症状,及时对患者的贫血程度以及贫血类型进行分析,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进一步降低贫血对身体健康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影响[6]。妊娠期间胎儿对铁元素的需求量比较高,胎儿对铁元素的摄取主要来源就是孕妇本身,孕妇则在妊娠过程中由于妊娠反应导致机体当中铁元素水平降低,导致胎儿不能摄取充足铁元素,将孕妇机体中的铁元素予以摄取之后,孕妇机体中铁元素水平比较低,最终会引起贫血症状[7-8]。

如果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铁元素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对机体当中合成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最终直接降低妊娠期间孕妇机体当中的铁元素含量以及血液水平,引起贫血症状。因此对孕妇实施血常规检验能及时发现孕妇的贫血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妊娠贫血孕妇的意外风险,应用价值比较高[9-10]。但是对于妊娠阶段女性来说,接受血常规检验期间应该要注意相关事项,如应该要保持空腹抽取血液,最好距离上次进餐12~14 h,原因在于此时孕妇机体当中的血液成分比较稳定,经检验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孕妇身体的变化情况,能诊断孕妇存在的疾病[11-12]。

在妊娠期间,女性机体当中血液会出现生理性稀释,对孕妇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出现缺铁性贫血之后会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比于普通孕妇明显较高。因此妊娠期女性应该要适当补充合适的微量元素,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也能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预防妊娠不良结局发生[13-15]。从结果上分析:孕早期的RDW比孕中期、孕晚期较低,其他指标较高(P<0.05),孕中期的RDW 结果比孕晚期低,其他指标较高(P<0.05)。说明通过血常规检验能明确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病情类型,对预防贫血疾病也有一定应用价值[16]。另外,在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Hb、MCV、RBC、MCHC(98.52±5.36)g/L、(85.52±3.62)fL、(3.06±0.42)×1012/L、(302.45±12.58)g/L 均比参照组较低,RDW(19.35±2.52)%比参照组高(P<0.05)。这一结论与刘馨遥等[17]的研究相同,观察组为妊娠期贫血患者,对照组为健康孕妇,经检查显示:观察组为Hb(98.54±5.29)g/L、MCV(85.66±6.37)fL、RBC(3.25±0.49)×1012/L、MCHC(302.62±15.49)g/L、RDW(19.52±3.62)%,与对照组的Hb(124.56±8.62)g/L、MCV(98.49±9.35)fL、RBC(4.55±0.89)×1012/L、MCHC(345.66±41.28)g/L、RDW(12.49±4.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同。维生素B12 在骨髓红细胞治疗当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也能有效促进红细胞发育以及成熟,以辅酶形式进一步上增加叶酸利用率[18]。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检验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能明确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疾病类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猜你喜欢
铁元素血常规贫血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血常规解读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体内铁元素过高易患妊娠糖尿病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断奶期间最需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