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elman综合征及其家系基因研究一例

2023-07-20 02:59唐超燕李福梅伍冬梅党超志王烈林蓝海云
临床内科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证者血钾醛固酮

唐超燕 李福梅 伍冬梅 党超志 王烈林 蓝海云

患者,女,56岁,因“发现血钾低9年”于2019年2月8日入院。9年前因咽痛查血钾2.50 mmol/L(3.50~5.50 m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予补钾处理,此后间断补钾治疗,偶测血钾2.65~2.90 mmol/L。患者饮食睡眠均正常,无肢体乏力、呕吐及腹泻。既往史:否认特殊用药及棉籽油食用史,否认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家族史。患者胞兄为低钾血症患者,已故;胞弟为2型糖尿病患者,10年前因乏力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钾、血镁低,后监测血钾2.50~2.90 mmol/L,血镁0.41~0.53 mmol/L(0.77~1.03 mmol/L),血压正常。体格检查:Bp 123/64 mmHg,体重46.0 Kg,身高145 cm;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结果示代谢性碱中毒。血电解质:钾2.47 mmol/L,氯94.7 mmol/L(98.0~108.0 mmol/L),镁0.59 mmol/L,磷0.96 mmol/L(1.00~2.10 mmol/L),钠、钙结果均正常。24 h尿电解质测定:尿量1.8 L/24 h,钾143.64 mmol/24 h(25.00~100.00 mmol/24 h),氯250.74 mmol/24 h(170.00~250.00 mmol/24 h),钙1.026 mmol/24 h(2.500~7.500 mmol/24 h),磷11.124 mmol/24 h(16.000~48.000 mmol/24 h),钠和镁结果均正常。肾素活性:卧位(8∶00)9.43 ng·ml-1·h-1(0.15~2.33 ng·ml-1·h-1),立位(10∶00)26.16 ng·ml-1·h-1(0.10~6.56)ng·ml-1·h-1。醛固酮:卧位(8∶00) 199.2 ng·ml-1·h-1(30.0~160.0 ng·ml-1·h-1),立位(10∶00)352.3 ng·ml-1·h-1(70.0~300.0 ng·ml-1·h-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C肽胰岛素释放实验结果见表1。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自身抗体、癌胚抗原(CEA)、甲状腺功能、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节律、性激素六项(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及泌乳素)、血尿儿茶酚胺、甲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均正常。腹部、泌尿系、甲状腺及肾动脉、心脏超声、X线胸片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肾上腺CT结果:左侧肾上腺增生。采用目标区域捕获高深度及二代测序,发现先证者SLC12A3基因存在于3号外显子c.433C>T(p.R145C)和10号外显子c.1316G>T(p.G439V)组成的两个杂合突变(图1)。诊断:1.Gitelman综合征(GS);2.糖代谢异常;3.高胰岛素血症。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筛查:先证者30岁儿子及其胞弟16岁儿子均无临床症状,血电解质正常。先证者胞兄28岁儿子及34岁女儿无临床症状,但均有低钾低镁血症。对其家系成员行Sanger测序筛查结果示先证者胞弟存在相同的两个杂合突变。先证者儿子及其胞弟儿子均存在SLC12A3基因c.433C>T(p.R145C)杂合突变;先证者胞兄儿子及女儿均发现SLC12A3基因c.1316G>T(p.G439V)杂合突变。先证者予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0 g每日3次、门冬氨酸钾镁0.596 g每日3次、螺内酯片20 mg每日两次对症治疗,1年内监测血钾波动在3.2~3.8 mmol/L,血镁波动在0.57~0.68 mmol/L。其胞弟予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0 g每日3次、门冬氨酸钾镁0.596 g每日3次治疗,1年内监测血钾波动在3.2~3.4 mmol/L,血镁0.56~0.60 mmol/L。先证者胞兄儿子及女儿予口服氯化钾缓释片 1.0 g每日3次、门冬氨酸钾镁 0.596 g每日3次治疗,1年内监测血钾波动在3.3~3.8 mmol/L,血镁0.81~0.83 mmol/L。

表1 患者OGTT及C肽胰岛素释放实验结果

图1 2019年3月12日患者SLC12A3基因测序结果

图2 患者家系系谱图(1:先证者;2:先证者胞弟;3:先证者儿子;4:先证者胞弟儿子;5:先证者胞兄女儿;6:先证者胞兄儿子;黑色斜线为已过世)

讨 论

GS是位于16号染色体(16q13)的SLC12A3基因突变。SLC12A3基因编码远曲小管中对噻嗪类药物敏感的氯化钠转运蛋白(NCCT),其突变可导致远端小管吸收钠、氯减少,尿钾、尿镁排泄增加,尿钙排泄减少,血容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1]。本例先证者成年起病,有低钾家族史,无典型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钾血镁偏低,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肾素活性及醛固酮升高,临床考虑GS。GS应与Bartter综合征相鉴别,两者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存在相似之处,但发病年龄、低尿钙和低血镁生长发育迟缓是鉴别要点,基因突变位点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先证者诊断GS明确[1-2]。此外,先证者左侧肾上腺增生,需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低钾血症相鉴别。结合无相应临床表现及各激素水平无异常,考虑为无功能改变,但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我国SLC12A3基因突变最常见位点是T60M和D486N[3]。本例先证者发现存在SLC12A3基因两个杂合变异:c.433C>T(p.R145C)和c.1316G>T(p.G439V)。这两个突变位点曾有文献报道[4],但在我们参考人群基因数据库频率较低,且这两个突变位点复合杂合突变尚未见报道。本例先证者家系同一复合杂合突变为先证者及其胞弟,但在子代的等位基因均只检测出一个突变位点,先证者胞兄女儿及儿子均检测到c.1316G>T(p.G439V)突变,且血钾血镁偏低。GS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部分患者为SLC12A3突变的复合杂合子,但Balavoine等[5]报道部分GS仅发现一个突变位点;国外一项研究结果发现448例患者中18%为单杂合突变,47%存在外显子大片段重排[6]。我国吴婷等[7]报道了71例GS患者中67例的基因突变散在分布于SLC12A3基因中;其中56例为复合杂合突变,3例为单杂合突变,8例为纯合突变;且纯合突变患者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复合杂合突变患者。单一突变位点的患者具有表型的原因,考虑与未检测到不明确的基因突变位点及深部内含子区、外显子大片段重排相关。目前先证者儿子及其胞弟儿子无相关临床表现,但检测到c.433C>T(p.R145C)单一突变位点,仍不能排除远期发病的可能,需长期随访。

Liu等[8]对67例GS患者研究发现,47.8%存在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糖代谢紊乱可能与高醛固酮水平、钾镁代谢紊乱影响胰岛素分泌及抵抗相关[9]。本例先证者为糖代谢异常,其胞弟为2型糖尿病,而其他家系成员糖代谢正常。GS致病基因携带者的糖代谢情况目前无相关报道,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GS的治疗方式为调整饮食、补钾补镁及纠正代谢紊乱,必要时可联用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监测电解质调整方案,减少低钾低镁可能导致的心律失常、慢性肾脏病、软骨沉着症等。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及妊娠期特殊情况的管理[10]。GS应行家系调查及基因学检查,必要时应行产前诊断。对GS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其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证者血钾醛固酮
新生儿异常Hb Q的家系分析*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一个两次多囊肾胎儿孕育史家系的临床分析及遗传咨询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及其家系报道
血钾异常伤心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