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

2023-07-21 00:38张守连秦爽
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全党征程政党

张守连 秦爽

[摘要] “三个务必”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准则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三个务必”根植于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科学继承,反映了新时代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三个务必”是对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从容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精神利器。

[关键词]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务必”;  初心使命;  历史主动

[中图分类号]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7-0030-03

自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已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了科学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站在党100多年奋斗历程的历史高度,基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迈入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100多年来管党治党的实践经验,深刻把握党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赋予“两个务必”崭新的时代内涵,为“两个务必”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对全体共产党人发出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号召。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反映了新时代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党破解时代课题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党的建设科学性与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三个务必”根植于党的初心使命

初心使命是激励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三个务必”是党对初心使命认识的深化,是党对迈上新征程如何继续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体现了党牢牢把握初心使命的历史自觉和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三个务必”根植于党的初心使命,展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担当中。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色就在于其性质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集中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及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是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以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目标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以及无产阶级理论的科学性上,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其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从来没有任何私利和特权上。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一步指出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的政党。

近代以来,面对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只有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唯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走俄国的十月革命道路才能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存亡之际、拯救中国人民于灾难困苦之中。因此,人民性是党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人民是党革命和执政的力量源泉。

党一经成立就在人民群众中扎下了坚实的根基,并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己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站稳人民立场,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邓小平提出了包括“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内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极大地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使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江泽民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胡锦涛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论述,不断强化党对初心使命的时代坚守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初心使命是贯穿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红线,“忘记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1并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锤炼了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的信仰之基。

“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科学继承和时代升华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克难履险、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的建设理论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和不断完善,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更加清醒、更加深刻的认识,展现了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对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深刻洞悉,是新时代党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两个务必”所面临的形势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执政。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形势,对党在全国执政后即将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冷静思考,站在如何执政、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提出了“两个务必”。“两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精神风貌和纪律规矩的严格要求,为继续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两个务必”,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整党运动、“三反”运动等,重新整頓了党的队伍,使党的组织更加纯洁,党风政风更加清正廉明,形成了纪律严明、爱党爱民的党内风气。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问题。面对不同时期的执政考验,基于对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邓小平倡导全党在坚持“两个务必”的同时要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江泽民告诫全党要避免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获得的成就越大就“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得更好”;胡锦涛号召全党坚持以人为本,从自身做起,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提出“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

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迈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但党面临的形势任务依然严峻复杂,党的建设各方面仍需加强和改进。因此,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从根本上消除党内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为此,在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发出了“三个务必”的有力号召。这说明,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全党需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三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及其价值意蕴,广大党员要时刻对照“三个务必”检视自己,在各种诱惑面前、风险挑战面前、矛盾困难面前决不能掉以轻心、消极懈怠、回避退缩,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永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三个务必”是新征程上把握历史主动的精神利器

“三个务必”引领全体党员凝心聚力谱写时代新篇章。“务必”二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将党在100多年征程中代代相传的使命追求、优良传统和斗争精神内化为自身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严格遵守、坚决执行的硬性要求,彰显了党组织纪律的严明性、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中国共产党人极强的党性观念。

“三个务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又自成体系、各有侧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体现了党矢志不渝的价值坚守,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清醒、永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将继续保持不辱使命、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的政治品质。“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践行初心使命所必需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使然,是加强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忧患意识和政治本色,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彰显了党永葆优良传统的坚定信念。“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践行初心使命所必备的精神力量和能力本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永不妥协的顽强意志,要求全党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坚定斗争意志,坚决同一切困难和挑战作斗争,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不断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三个务必”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时代要求,蕴含着党风华正茂的密码。唯有力学笃行“三个务必”,才能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以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把好新征程的方向盘,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创造新的伟大辉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香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价值阐释研究”〈项目编号:21JCB0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習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张守连,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秦爽,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猜你喜欢
全党征程政党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一个人的征程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