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2023-07-21 02:53潘定坤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阿奇支气管炎

潘定坤

(息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 信阳 464300)

小儿支气管炎为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多表现为喘息、咳嗽、湿啰音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安全[1]。小儿支气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类似肺炎,以憋喘为主症状,其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目前,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需以抗菌、扩张支气管等为主。阿奇霉素为常用抗生素,有显著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且该药无法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疗效,需联合其他药物强化治疗[2]。沙丁胺醇为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且对人体心脏的兴奋作用很小,不易被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和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作用时间长[3]。

鉴于此,本研究纳入医院88例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沙丁胺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相关材料均上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且经审核通过予以实施。此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纳入2019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88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家长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4]中支气管炎诊断标准;②首次急性发病;③治疗前3d未接受同类药物治疗;④患儿神志清晰,依从性良好,可配合本次试验。⑤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家属遵循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者;②先天性支气管狭窄、肺门淋巴结核者;③过敏体质的患儿;④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或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患儿。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女17例,男27例;年龄3 m-2岁,平均(6.53±0.23)m;急性发作病程6-12 d,平均(9.25±1.39)d。观察组女18例,男26例;年龄3 m-2岁,平均(6.54±0.22)m;急性发作病程6-11 d,平均(9.23±1.3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吸氧、补液,并口服氨溴索片(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87,规格60 mg·片-1)治疗,按体重1.2 mg·kg-1给药,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48,规格:2 mL:0.25 g)治疗,将本品加入到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阿奇霉素浓度为1.0 mg·mL-1,静脉滴注60 min,1次·d-1。治疗12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453,规格:0.1 mg×200揿·瓶-1)治疗,1喷·次-1,3次·d-1。治疗12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

分析比较两组哮鸣音、喘息、咳嗽、湿啰音消失时间。

1.3.2 炎症因子

于治疗前、治疗12 d采集两组患儿静脉血5 mL,以4000 r·min-1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0 cm),分离血清,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用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

1.3.3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恶心、腹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以±SD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沙丁胺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改善临床症状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喘息、湿啰音、咳嗽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SD,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SD,d)

组别 例数 喘息消失 湿啰音消失 咳嗽消失 哮鸣音消失观察组 44 3.64±0.56 4.67±0.78 5.16±0.85 3.07±0.83对照组 44 4.58±0.64 5.53±1.12 7.27±0.95 4.48±1.07 t 7.332 4.180 10.980 6.907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沙丁胺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IL-6、TNF-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 d TNF-α、IL-6均较治疗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SD)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SD)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时间 组别 例数 IL-6(ng·mL-1) TNF-α(ng·L-1)治疗前观察组 44 552.25±52.37 220.57±36.24对照组 44 553.48±53.49 222.44±37.36 t 0.109 0.238 P 0.914 0.812治疗12 d观察组 44 441.45±43.27a 96.57±21.35a对照组 44 475.34±45.22a 156.65±24.44a t 3.592 12.280 P 0.001 <0.001

2.3 沙丁胺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腹泻1例、恶心2例,发生率6.82%(3/44);对照组患儿腹泻1例、恶心1例,发生率4.55%(2/44),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类似肺炎,以憋喘为主症状,其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目前,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需以抗菌、扩张支气管等为主。阿奇霉素为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菌、减轻气道炎症的作用[5]。但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且该药无法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沙丁胺醇可松弛平滑肌,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加快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6]。基于此,推测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可能对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IL-6、TNF-α为促炎因子,其中IL-6可促使机体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加速炎性反应;TNF-α是一个多效细胞分子,在炎症、细胞凋亡及免疫系统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促进炎症递质的分泌,二者在支气管炎患儿体内均有较高表达[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d,观察组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表明沙丁胺醇、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这与吴伦辉[8]等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在于,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及支原体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局部浸润,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IL-6、TNF-α水平[9]。沙丁胺醇是一种短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等致过敏性物质的释放、防止支气管痉挛,对舒张患儿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阻塞有较好效果,与化痰药物氨溴索片联用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10]。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可有效减轻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表明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可有效减轻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在于,沙丁胺醇可与气道靶细胞膜上的β2受体结合,可激活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降低游离钙浓度,开放钾通道,达到松弛平滑肌、舒张支气管的效果[11]。沙丁胺醇以雾化剂的形式使用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发挥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与阿奇霉素联用可减轻患儿症状。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表明沙丁胺醇、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这是因为沙丁胺醇对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很小,且该药无需口服,安全性好,但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时需注意药物剂量,不可过量使用。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可减轻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阿奇支气管炎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阿奇,出发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