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视域下少先队“12335”工作模式的探究

2023-07-21 07:02姚桂花刘欣玲
教育界·A 2023年16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少先队

姚桂花 刘欣玲

【摘要】少先队对于少年儿童具有政治启蒙的特殊作用。对少先队员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坚定少先队员的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少先队;红色文化;红色基因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红色文化视域下构建少先队‘12335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ZJY23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姚桂花(199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国凯路小学。

刘欣玲(1991—),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国凯路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1]。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中,能够丰富少先队的活动内容,创新少先队的活动形式,从而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

一、红色文化与少先队的联系

(一)少先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2]。少先队的政治属性赋予了少先队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少先队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培养少年儿童的红色基因,引领着少先队员的成长与发展。

(二)红色文化为少先队提供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厚植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培养少年儿童的责任担当意识,让少年儿童更好地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获得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少先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少先队员对红色文化资源认识不足

少先队员往往能够意识到红色文化在培养个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上的重要作用,愿意学习红色文化,但是由于时代的差距,一些少先队员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难以产生共鸣,无法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这样学校的少先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就难以深入开展。

(二)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存在不足

课堂教学是少先队员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少先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有的教师缺乏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的意识,往往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才进行引入;有的教师对本地的红色文化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主动进行挖掘,導致引入的红色文化内容不够丰富;有的教师引入红色文化的方式比较单一,多采用讲授法,很少丰富教学形式,导致少先队员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容易出现倦怠心理;等等。

(三)少先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存在不足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员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少先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没有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学生的特点,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新颖,有效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少先队活动中融入的红色文化资源比较单一,多为非物质类红色文化;活动地点多在校内,外出研学、参观的形式很少。

三、将红色文化融入少先队工作的路径探索

要想更好地在少先队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促使少先队员传承好红色基因,学校就要积极探索少先队工作路径。经过多年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笔者所在的南宁市国凯路小学的红星少先队探寻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总结出了少先队“12335”工作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锻造两支队伍,建设三大阵地,开展三级活动,构建“五美”目标,从而发挥红色文化特有的教化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传承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同时,该工作模式还包含了成长激励体系,以完善对少先队员的培养。

(一)“1”即坚持一个核心

学校党组织是少先队建设的核心。我校通过党建引领少先队工作,将少先队组织的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范围,做到党建与队建的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加强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打造党队一体化政治培养链条,为党培养“红孩子”。

我校党组织带领少先队开展主题班队会、专题学习、集中研读讨论等活动,组织全体少先队员、中队辅导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红领巾爱学习”专栏的内容等。同时,党员骨干带头讲队课,充分发挥党建带队建的优势。

(二)“2”即打造两支队伍

辅导员队伍和小干部队伍是少先队中的坚实力量。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少先队组织的整体发展,是学校落实红色文化教育的前提;小干部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大队、中队、小队的运转,是实现少先队员自我管理的基础。

一是辅导员队伍的打造。我校认真开展辅导员的遴选工作,选配一支政治素质高、履职能力强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定期开展辅导员队伍培训。鼓励少先队辅导员平时通过互联网主动学习少先队红色文化新知识。

二是小干部队伍的打造。在小干部的选拔与建设方面,我校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一支具备高度责任心、服务意识强烈的队伍。制订任职要求:每届小队、中队干部任职时长为一学期,大队干部任职时长为一学年,队干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每届任期满后,辅导员及时组织改选工作;任期结束的队干,在改选前回顾自己的工作情况,并在队员当中进行成果展示。我校每学年召开一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少工委员为小干部授队委标志并颁发聘书,通过隆重的仪式增强小干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三)第一个“3”即建设三大阵地

少先队阵地是由少先队员参与建设与管理的少先队活动场所,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3]。加强少先队三大阵地的建设,对在少先队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组织阵地。少先队队室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小干部学习和讨论工作的场所,是向少先队员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有形”阵地,更是队员们温馨的星星火炬之家。我校少先队严格按照建设标准打造少先队室,完善设施设备,做好少先队室的日常管理。

二是活动阵地。活动阵地是少先队员汲取红色文化、获得成长的乐土。我校少先队为少先队员打造多样的活动阵地,如“红船逐梦园”、“追梦读书吧”和“筑梦圖书角”等。此外,我校少先队还通过设立“爱心岗位”志愿服务阵地,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组织少先队员开展践行红色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宣传阵地。少先队宣传阵地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少先队文化的生动载体,同时也彰显了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特色。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校少先队宣传阵地建设也与时俱进。比如:建设常态化红色育人的红领巾广播站,以榜样力量带动学生向上发展;建设“思政星舞台”,传播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开设“思政星课堂”微信公众号专栏,让少先队员能够系统地学到红色文化知识;等等。

(四)第二个“3”即开展三级活动

开展不同形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少先队活动,能够提升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因此,我校少先队以各类重大节日、重要人物的相关纪念日等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大队、中队、小队三级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做到“大队活动重规范,中队活动争多彩,小队活动比活跃”。实践证明,抓好这三级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少先队员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5”即构建“五美”目标体系

1.强化仪式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品德美

我校少先队重视仪式教育,通过隆重而庄严的开学礼、毕业礼、开笔礼、入队仪式、主题升旗仪式、主题队日活动仪式、“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仪式等,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定期开展红色研学课程活动。比如:在清明节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少先队员爱党爱国情怀;在传统节日“三月三”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文化自信。

2.丰富学科活动,展示多彩自我—智慧美

学科活动月是少先队员拓展知识、发挥特长、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我校少先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月,增长队员的智慧。如开展以“阅读红色经典,礼赞建党百年”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月,让少先队员诵读红色经典,参与趣味红色游园活动,从而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荣足迹。

3.文体活动多形式,少先队员显风采—艺术美

我校少先队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美术、音乐等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并且以“艺术技能+审美体验”的模式引导队员们掌握艺术技能,激发队员们体验美、创造美的积极性。比如:在美术方面,开展红色泥塑、剪纸、扎染活动;在音乐方面,开展红歌进课堂、红色舞蹈进课堂活动;等等。

4.享受运动乐趣,展现自我魅力—健康美

我校少先队坚持以“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为引领,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开展“星耀杯”班级排球联赛、“逐梦”篮球联赛等活动,让少先队员在比赛活动中增强体质,磨砺意志,展现健康美。

5.劳动塑造品格,奋斗彰显底色—勤劳美

为了树立少先队员的劳动意识,增强少先队员的劳动观念,帮助少先队员养成劳动习惯,我校少先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比如:建设种植园,让队员们在种植园中切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组织队员们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红色志愿服务,让其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劳动者的奉献精神;等等。

(六)构建成长激励体系,增添少先队员荣誉感

激励评价是少先队教育活动中促进少先队员成长进步的动力,在少先队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需要开展激励评价,激发少先队员更为主动地汲取红色养分。为此,我校少先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构建少先队员成长激励体系,将其作为“12335”工作模式的补充。比如,制订具有学校特色的“红领巾奖章”评选办法,包括编写《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争章手册》等标准,设立红领巾档案,构建“星系列”评价体系(即每周评选“五星班级”,每月评选“五星标兵”,每年评选“星少年”)等,鼓励少先队员努力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小任务,使少先队员在此过程中接受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促进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少先队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榜样观,通过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范斌.少先队红色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21(Z7):49-54.

[2]焦大伟.坚持少先队工作的政治属性 履行好全团带队的神圣职责[J].少先队活动,2010(23):

1,3,15.

[3]代婧.浅谈新时代少先队阵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内容[J].新生代,2020(3):77-80.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少先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