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新生-传统屋瓦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2023-07-22 01:00徐若彤胡永胜
设计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创新功能

徐若彤 胡永胜

摘要:让传统建筑材料屋瓦在各种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得到重视与利用。通过查阅瓦在室内设计运用的相关文章与案例,以瓦库茶艺馆等为例,找到瓦与商业空间设计的契合点,并具体分析二者可相结合和的方式。得出瓦可以在商业空间中具体运用的三种方式。分析出的设计方式可为设计者提供参考,唤起传统建筑材料屋瓦的生机。

关键词:瓦 商业空间设计 室内空间 创新 功能

中图分类号:TU5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1-0147-04

引言

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实践行进过程中,各种新型建筑与装饰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材料的飞速更新迭代使人们对传统装饰元素的淡忘正唤起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对传统建筑构件和装饰材料的回溯。逐渐被遗弃的建筑元素屋瓦作为传统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瓦在旧社会不仅是地位的象征,更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使用价值。因此文章旨在通过对瓦元素的价值分析和瓦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可塑性讨论,创新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手段,提升商业空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内涵,使人们对传统建筑构件有全新的认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消费体验。

一、旧物——屋瓦

屋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标志性符号。自瓦出现后,人们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始的茅室土阶转变为瓦房,大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与完善,它是农耕文明的历史产物,是中国文脉传承的象征[1]。传统屋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如今,除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以及原有的古建筑遗存外,屋瓦的身影出现在现代人视野中的机会越来越少,其具有的无限价值值得我们在进行现代设计活动中继续发掘。

(一)实用性

1.阻隔雨水。在旧社会时期,人类的主要居住场所是由捡拾的茅草搭建而成的茅草屋。这类住所的居住条件较为不稳定,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雨水天气,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漏雨现象。在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即有记载“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见茅草屋的居住条件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由此看来,瓦的出现及普及的主要用途是代替茅草,相比茅草屋,瓦面屋顶质地坚硬不易被破坏,可以阻隔雨水深入室内。

2.保温隔热。瓦片的第二大用途是保温、隔热与防紫外线用途。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就会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空气间距[2]。防止白天的太阳辐射热度直接传至屋内。同时在冬日严寒的天气状况下,由瓦片交叠铺设形成的空气间距会减缓室内温度的流失。这样就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场所。

(二)装饰性:

形制朴素温和的瓦在民间使用的基础上,由造型开始演变出多样的形式和功能变化,构成了以“瓦”为元素的现代设计[3]。随着材料工艺与制造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全新材质的瓦,如亚克力板、PVC板、玻璃、不锈钢及其他各种金属等[4]。这类材质的瓦造型可塑性强、颜色丰富,在传统屋瓦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装饰性作用,因此瓦可以不再局限于置于屋顶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这为其在多种形式的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使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文化性:

由诗人刘禹锡的“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这个我们可以从古诗句中体会到的瓦,到恢弘壮丽的故宫建筑群中我们至今能亲眼领略的瓦,无不体现出瓦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中国文化的见证者。瓦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构件,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其外形、图案纹样和文化内涵都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技术、风俗习惯和思想文化,“瓦”这一元素体现了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装饰文化和精神文化[5]。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使用屋瓦这一元素,无疑会为商业空间赋予深刻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提升商业空间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传统屋瓦的使用

(一)屋顶铺设:传统屋瓦是中国建筑历史上主要的屋顶覆面材料,在屋顶铺设时使用不仅坚固实用而且整齐美观。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普通民居,都采用不同种类的瓦片作为屋顶铺设的材料(如图1)。传统屋瓦作为屋顶覆面材料时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铺设形式。

1.仰瓦屋面。仰瓦指的是中间拱起,两端下垂的瓦片形态。明代诗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天部二》中说到,“月如仰瓦,不求自下;月如弯弓,少雨多风”。可见仰瓦的铺设形式在当时已经是民间较为常见的一种。仰瓦形成的弯弧状可以避免雨水和积雪在屋顶存留,保证室内居住环境和谐。

2.合瓦屋面。合瓦屋面亦称“阴阳瓦”或“蝴蝶瓦”。合瓦的形态与仰瓦相反,为凹状朝下,瓦片两端翘起。合瓦在屋顶的排列方式和仰瓦相同,合瓦屋面所形成的一列列凹陷状也同样有着良好的排水条件。

3.仰合瓦屋面。仰合瓦由字面意思理解即仰瓦与合瓦的组合。更为具体地说,仰合瓦其实是板瓦与板瓦或者筒瓦之间的交叉铺设,从而使得屋面为“咬合”状。工人们在铺设屋面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将仰瓦依次朝上排布在椽子之上,然后再在每一排的仰瓦之间朝下铺设合瓦[6]。

(二)漏窗排列:屋瓦除了在屋顶铺设方面广泛应用之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漏窗以及花式砖墙中也发挥了极大的美学价值。漏窗如图2,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花窗,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内装饰着各种漏空图案,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7]。瓦在作為漏窗的构成元素时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如鱼鳞式、双轱辘线、Π字组合、砂锅套、十字花、麦穗加栀子花等。漏窗艺术的巧妙组合形制为屋瓦元素带来了更高的美学价值,激发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更多可能性。这些美妙的组合形式也为瓦元素在商业空间中运用的排列方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通过对传统屋瓦在屋面铺设与古典园林的漏窗中使用方式的研究,可以汲取出由传统屋瓦延伸出的多种多样的巧妙排列方式,这些由前人从屋瓦自身形态而构思出来的排列组合方式可以结合消费者对于商业空间的设计需求与商业空间设计要点,为屋瓦用于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提供设计思路。

三、商业空间设计分析

(一)商业空间设计现状:商业空间设计与其他的室内空间有所不同,商业空间设计是集购物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空间设计[8]。商业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消费方式演变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满足购物需求的消费场景,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审美享受也至关重要。商业空间的形象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目前,多数现存商业空间的存在与发展都以下几种情况:

1.空间设计同质化现象的忽视。目前,多数商业空间都存在只重视单纯的消费功能的现象,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的单一化体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特征。尽管各类空间所面对的消费人群不同,但都呈现类似的空间模式和销售模式,千篇一律的空间形态使得商业空间应有的活力丧失,消费者难以产生愉悦的消费体验。

2.消费者消费体验的忽视。参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商业空间单纯满足顾客消费的模式已经丧失原有的吸引力,缺乏叙事性的单一空间模式也无法使消费者得到良好的购物体验。因此,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的情感性需求在当下显得十分重要。

3.空间设计的可持续性不足。可持续性设计要求设计师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要把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放在首要地位,所选用的材料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和污染。商业空间是不同于住宅空间等的一类较特殊空间,更新迭代速度快,因此在选用此类空间设计的材料时更应该着重考虑设计可持续性。如此看来,传统屋瓦这一设计元素可以成为商业空间设计合适的选择。

这些现存的一系列问题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提升商业空间的活力与吸引力。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促成消费者的良好购物体验,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能愉悦地领略风格各异的商业空间环境设计。

(二)消费者对商业空间设计的需求:消费者对商业空间的设计需求是展开瓦元素与商业空间二者融合设计的关键,思考商业空间现存的一系列问题与设计者需注重的设计细节,分析消费者对于商业空间设计有以下几种需求:

1.文化性需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传承铢积寸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寄托。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设计领域的力量不容小觑。近年来出现的文化展览馆、文化街区等数不胜数,无不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商业空间设计领域,设计者也应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屋瓦体现了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精神文化、装饰文化等,将其运用于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业空间设计的文化性需求。

2.功能性需求。不同的室内空间承载着各不相同的空间职能。商业空间分为购物空间、餐饮空间、娱乐空间、展览空间等,每一类空间都应当满足消费者所需的不同功能,如购物空间需要独特的展示区营造和合理的人流动线布局;休闲娱乐空间要在内部打造舒适区,建立起满足缓解消费者身心疲惫的物理条件。屋瓦可塑性强,可以根据所要设计的商业空间类型,对瓦元素进行形态演变后利用来达到空间的功能性需求。

3.体验性需求。商业空间体验感的优劣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有意愿花费时间驻足该空间并且产生消费行为。体验性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感官的体验,因此商业空间设计要考虑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空间塑造,发挥空间为消费者带来的最佳体验感并促进消费。如吸引眼球的具有主题性特征的空间元素与色彩、灯光;舒缓动听的音乐或水流声;与空间特征相符合的沁人心脾的香味都会使消费者与该空间产生情感共鸣。

4.环保性需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些列环境恶化现象的产生,公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生活中水的循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等都是公民进行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商业空间设计而言,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也至关重要。传统建筑材料屋瓦多由泥土烧制而成,收集民间废弃的屋瓦用于商业空间室内的部分设计中,不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思想共鸣,更是对环境保护的一份贡献。

四、瓦元素与商业空间的沟通与融合

对传统建筑材料屋瓦的创新性应用的需求与商业空间现存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一问题的相遇,使瓦元素与商业空间设计的结合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瓦元素在传統概念上虽然是依托于建筑而存在的重要构件,但当其作为传统建筑材料的功能价值开始减弱的同时,它的其他可利用形式就会得到释放。瓦的形态的特殊性以及材质的可替代性等一系列特征构成了这一元素的灵活性与可塑性,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融入由传统的建筑元素瓦产生的全新面孔,无疑会为商业空间注入新活力,创造新的价值,营造出具有传统韵味与艺术氛围的空间。

(一)瓦元素的原始形态植入:瓦属于形态较小的建筑材料,在设计中所存在的空间形态由室外空间转换于室内空间时,可以将其原始形态直观地植入室内空间的中其中作为装饰材料而使用。传统屋瓦一般由泥土烧制而成,相较于水泥、钢铁、金属、大理石、玻璃等质地生硬的冰冷材料来说更具朴实感和温和感,与室内场所的性质相契合,与商业空间独特个性的设计风格也相契合。

1.空间的“围与隔”。参照瓦在屋顶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漏窗以及花砖墙上的展现方式,在商业空间内也可以采用相近的排列组形式展开设计。作为围合私密性空间的载体打造一个个独立的微空间亦或是作为空间隔断来划分功能区。这两种形式分别可应用于餐饮空间、咖啡厅、书吧、茶馆等此类需要私密性空间场所的小空间塑造以及零售空间中功能分区的划分。隔断的体量可依据所设计的空间大小与实际的设计需求而定。板瓦自身具有的弧度,在排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透空面积,这些透空的部分使空间中的景象、光感仍然处于一个整体中,使每个空间围而仍联、隔而不断的效果。相比传统围合与隔断空间的实体墙造成的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取消联系与完全隔绝来说,人们视觉导向会更加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设计师余平的“瓦库”茶馆设计就体现了对瓦的巧妙运用。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茶对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人们通过在茶馆喝茶,品尝历史的味道,感受历史的韵味。茶馆的设计中多使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材料是一种能体现中国茶韵味的媒介,通过传统的建筑文化来营造品茶的氛围和空间意象,让人们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所品味时代的烙印[9]。因此,在茶馆、茶餐厅这类商业空间设计中就可以直接将瓦的原始形态植入室内成为叠瓦墙。如图3的瓦库5号设计中,利用瓦片的堆叠,整齐排列形成“会呼吸的隔断”和“可沟通的围挡”。上下层瓦之间使用了灰色的水泥作为瓦与瓦之间的联结材料[6]。既提升叠瓦墙的稳定性为顾客提供安全保障,也增强了隔断的美观。这就与茶馆的空间定位相契合,风格明确,打造出富含传统韵味的视觉语言,供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休闲的假期当中可以在这样传统氛围浓厚的空间中得以休闲放松。

2.墙面的“图与底”。在室内空间,墙面的处理是进行空间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干净的墙面如同设计师手中的一张白纸,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让墙面出彩,并彰显室内空间特色是室内设计的一大难点。将旧屋瓦与具有极大设计空间的墙面相结合,使屋瓦转换为室内墙体的装饰构建而存在,是对于屋瓦在室内空间中的新颖性展现方式之一。常态化室内空间的墙面都呈平面状且与地面相垂直,而屋瓦中的板瓦形态恰巧可以与之相结合,将板瓦整齐排列于特定风格特色的室内空间局部墙面成为挂瓦墙,这样一来挂瓦墙就会与其余无装饰的墙面形成“图”与“底”的鲜明对比,彰显空间层次感与节奏感,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间氛围。

“瓦库”茶艺馆内挂瓦墙的呈现不仅是对传统装饰材料的延伸性使用,在悬挂瓦片时也借助了钢钉等新型建筑材料。同时,还采用了现代化的钻孔技术,通过在板瓦上钻孔,再利用钢钉将一片片板瓦整齐排列固定在墙面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为了挂瓦墙的美观以及还原瓦置于屋顶上瓦片与瓦片之间相互遮盖、排列有序的状态,每在墙上悬挂下一片瓦时,都会遮盖住上一片瓦的钢钉孔,如图4所示。独特的挂瓦墙凹槽还可以与水流相结合,水流自上而下,模拟雨水顺着屋面瓦向下流动的场景,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室内小水景。瓦片整齐排列于茶馆内的墙面上并与淙淙细流相结合,室内空间集茶的幽香、瓦片的芬芳以及潺潺的水流声于一体给人美的享受。

综合以上分析,将瓦元素的原始形态直接运用于茶餐厅内部是“瓦库”设计者余平教授对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屋瓦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和装饰文化的弘扬,也为我国优秀茶文化弘扬提供了恰当的空间环境,满足消费者对于商业空间的文化性需求。该空间所营造出来的舒适放松的氛围为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提供了可以休憩片刻的角落,明确的视觉形象、质朴的自然鼻息、醇厚的味觉享受以及舒缓的听觉偃意无疑会为消费者带来特殊的精神体验,满足了消费者的体验性需求。

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曾提出要使用传统材料,忠实于材料本身的性能特点,对传统屋瓦的收集和使用也是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节省设计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建筑资源,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满足商业空间设计的环保性需求。

(二)瓦元素的功能转换:瓦的功能转换可以体现为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结合。商业空间设计不仅要体现视觉层次的装饰效果,还要注重装饰与其实际功能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商业空间整体效果和环境氛围的体现,局部细节的构成和功能性表达更耐人寻味。细节往往会给消费者无限的惊喜,提升他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体验。将设计元素进行形态的转化和演变是设计活动中的常见手法之一。结合瓦元素的美学价值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对其形态进行调整和转化,可以享受传统建筑构建为商业空间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屋瓦本身具有弧度,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可以在对其进行实际功能转化时利用,将具有弧度的形态进行夸张演变,构成商品的展示系统如图5所示。

形态演变后的瓦可以用于餐饮、酒吧等空间的前台背景墙并置入饮品、酒品,亦或作为鞋子、包品等售卖空间的商品展示架。根据所售卖商品的不同形态打造大小各异的独立陈设空间,这样每一件商品都有独立的展示单元,可以更好地突出所展示商品的特征,在美观的同时兼具了实用性。打造出的置物单元墙可以与旁边的平面墙体形成对比,一凸一凹,形成跳跃的层次美感。如图6所示,建筑大师隈研吾利用屋顶瓦片状陶瓷元素构建崭新的商业空间肌理,通过对局部设计的细节表达,突出瓦的全新视觉效果和功能性特征,使整个空间同时具备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美感。

从屋瓦较强的可塑性这一特征出发,由其原始形态演变而来的展示系统不但满足了商业空间所需的最基础的商品展示功能,同时由瓦元素演变而来的置物单元充满着独特性与趣味性,满足消费者对商业空間所需的功能性需求的同时也增添了空间体验感。挖掘瓦元素的全新用途——作为展示商品的载体,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材料,让瓦的美学价值得以延伸,高雅又通俗。瓦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全新视觉符号语言,提升商业空间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商业空间设计的创意性发散提供了可行性。

(三)瓦元素的光影效果营造:光,是人类产生视觉感知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美学形式的基本因素[10]。对于室内空间,尤其是商业室内空间来讲,光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空间照明或突出所展示商品的整体面貌,对自然光源的利用和人造光源的塑造而产生的具有艺术感的视觉效果也尤为重要。光影是渲染空间氛围和表现空间艺术效果的有效方式,商业空间中光影效果的存在能与消费者产生直接的互动,为他们带来了良好的消费体验。从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立面设计上可以观察到,通体的玻璃外侧覆盖了用不锈钢丝悬挂的瓦片,调整了进入室内的光线[11]。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室内空间十分灵动,波光粼粼的空间效果为博物馆室内空间又增添了几分美感如图7。这对于商业空间设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之处。

在商业空间的窗边打造出同样的不锈钢丝或金属丝等材料悬挂的瓦片装饰,既可以起到遮光层的作用,又可以保持室内光线的通透度,也能为室内空间营造出极佳的光影艺术氛围。同样,在室内空间中的其他位置置入此类装饰也会达到震撼的视觉效果。例如在需要划分功能分区的地方作为软隔断来使用,并在隔断顶部辅以氛围感灯光,瓦片与金属丝或不锈钢丝通过人工光源的作用,为所分隔开的空间传达出美丽灵动的瓦片影子,使所区分的空间产生彼此区分又隔而不断的效果。瓦片与自然光源或人工光源的结合打造出的光影艺术可以焕发古老装饰艺术新的生命力。

由瓦片营造出的光影区域,无疑会为商业空间注入新的活力。消费者在具备此类氛围的空间中,可以感受由瓦元素参与构成的光影魅力,并置身其中进行拍照记录美好的瞬间,使消费者与空间产生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也可领略传统屋瓦的次序美感。人們在感受传统建筑构件魅力的同时,不仅填补了人们对于商业空间情感需求的空白,也使人们在对漫漫历史长河的回忆中得到情感的交融[12]。满足消费者对商业空间设计所需的体验性需求。

结语

几千年的历史行进与文化沉淀,屋瓦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设计元素被人们反复运用于各类设计实践中,这不只是因为屋瓦形制简约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同时在空间中发挥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屋瓦所蕴含的深层历史意义,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与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象征。以屋瓦为中心展开商业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敬仰,同时也赋予了瓦元素新的时代灵魂,并为商业空间带来崭新的视觉面貌与独特的艺术与文化气息。除上文提及的瓦元素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使用方式外,还有更多的设计形式等待我们去发掘,希望在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里瓦元素能在商业空间设计的荫蔽下发挥它长远的价值与无限的活力,二者之间展开更多跨越时空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继春,邹凯.传统屋瓦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文献,2021(08):111-113.

[2]刘洋.长沙湘江风光带园林建材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3]王朝阳.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探析[J].设计,2019,32(14):116-119.

[4]王子文,张葳.瓦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3):78-79.

[5]王燕,韩永红.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20):27-28.

[6]王雅迪.传统建筑元素“瓦”在当下室内空间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

[7]毛欢欢,高根伟.浅析苏州园林中漏窗空间营造效果[J].明日风尚,2018(13):299-300.

[8]周钰.传统装饰元素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20.

[9]王开蕊.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对现代茶馆空间意象的营造——以洛阳“瓦库”为例[J].居业,2018(02):45-46.

[10]张莹莹,谭成蛟.光元素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4,202(06):37-38.

[11]郝书坤,沈航,杨可欣等.基于隈研吾建筑理念下的石头纪作品浅析[J].山西建筑,2021,47(18):22-25.

[12]吴文风.瓦的装饰形态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创新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浅析植物在北方室内空间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