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背景下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优化探索

2023-07-24 01:34魏星潘盈汕
高教学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翻转课堂

魏星 潘盈汕

摘  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颁布,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提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能力。而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正是在高年级开设的能够培养学生以上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遭遇教学课时少、学习态度轻视、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和难达培养目标的困境。翻转课堂模式恰为此课程开辟新的教学思路,从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反馈三方面进行优化,解决该课程的教学痛点与困境,探索出一条适合该课程、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优化方案,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翻转课堂;俄罗斯文学课程;作品选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0-0091-04

Abstract: The promulga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positions the trai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essionals,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international visi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The course "Selected Readings of Russian Literary Work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fered in senior grades tha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above.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just opens a new teaching idea for this course, optimizes it from three aspects: pre-class preparation, classroom display, and after-class feedback, solves the teaching pain points and dilemmas of this course, and explores a suitable method for this course, student learning and teacher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Russian literature curriculum; Selected Reading of Works; major in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urriculum design

基金项目:2022年度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O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创建研究——以《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为例”(Hnjgzc2022-37)

第一作者简介:魏星(1985-),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这是我国教育部首次针对外语类各专业颁布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准入、建设和评价的国家标准。为贯彻执行与落实《国标》的要求,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部《指南》同样是基于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背景,明确外语学科内涵与时代定位,分析新形势下外语类专业建设的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为外语类各专业梳理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管理,为外语类专业发展举旗定向,为各专业的教学改革、多元发展、创新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行动线路和解决方案,为时代和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同时提出应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然而就培养俄语专业人才而言,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正是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一  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重要性

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是融合了语言实践和文学素质培养及文学能力鉴赏的俄语专业高年级的重要课程。课内学习材料均取自俄罗斯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原文片段,涵盖不同时代、流派的著名作家与作品。这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俄罗斯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的经典作品文本,使学生在学习精读、语法、泛读、视听说、口语和翻译基础上,运用已具备的俄语语言知识阅读俄罗斯原文著作,为学生扩展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分析与鉴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品味俄罗斯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俄罗斯民族独特性。

課程内容涵盖古代俄罗斯文学、18世纪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20世纪俄罗斯文学和当代俄罗斯文学。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①语言运用方面,借助俄罗斯文学类工具书和已掌握的语言知识阅读作家经典作品片段,掌握俄罗斯文学术语,熟读甚至背诵指定的片段内容;②文学理论方面,通过阅读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分析作家的创作主旨、叙事风格、题材类型、艺术结构、人物特征和修辞特点;③人文素养方面,以人为本,以人为研究中心,文学即人学,通过俄罗斯文学作品真实反映俄罗斯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探索俄罗斯民族文化精髓与优秀传统;④审美能力方面,俄罗斯文学本就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尤其是俄罗斯经典文学思想深刻,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内涵,俄罗斯文学不仅思想深刻,启发心智,而且俄语语言优美,词汇量丰富多彩,文学中描绘的画面美不胜收,引人遐想;⑤思辨能力方面,在充分学习俄罗斯文学史的基础上,通晓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思辨类题目进行课堂小组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文学批评水平,品味俄罗斯文学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撞击灵魂的艺术力量,扩充文学知识储备,为学生在本专业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基于上述几方面,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对于俄语语言文学类学生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本课程遇到了教师教学困难、学生学习困难、考核形式单一等困境。

二  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现状与困境

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面临教学时间少(每周2课时)、教学任务重(涵盖数百年俄罗斯经典文学、百余位俄罗斯著名作家、海量优秀作品)的现状,如何在短短每周2课时的时间内为学生展开俄罗斯文学鸿篇巨著,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同时还要让本课程产生并保持充足的吸引力,是摆在俄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约教学时间,在课堂上往往就以自己的讲解为主,省略了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环节。然而,文学欣赏及作品选读需要的正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这样才能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全面地了解和理解作家的创作。而翻转课堂的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就是师生互动,因此,运用翻转课堂可以创造更多的互动与沟通的机会。[1]”

“乍看上去,课程被挤压甚至被边缘化的倾向的出现似乎不外乎在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问题,一些学校没有配备相关领域的师资或是师资水平不高;二是学生态度问题,一些学生觉得俄罗斯文学课对就业帮助不大,因而缺乏学习兴趣;三是教学方面的原因,如课时偏少、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单调落后等。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在于对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用主义、功利化解读及课程自身与现行培养模式之间的对位偏差。[2]”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均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表示不满。当下该课程的教学,缺的不是文本,而是如何教会学生读懂文本。从文本中阅读出乐趣,品味出精髓,感悟出魅力。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多以教师讲解作家生平简介,选取作家经典作品中优秀片段进行讲解与分析,从时代背景和作品主题入手,带领学生赏析作品原文的创作特色、分析人物特点与修辞手法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导致学生无法保持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弱,课堂参与度不足,学生仅是抱着了解俄罗斯作家作品,知道一些常识性、知识性的俄罗斯文学内容为目标,教学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并未满足该课程提出的语言运用、文学理论、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结束后的学期测试也是多以知识性考核为主,无法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俄罗斯有着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名著流传久远,如同一座座高耸的丰碑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发出耀眼光芒。俄罗斯文坛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经典作品名闻遐迩,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创作主题历经时代洗礼仍然日久弥新,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叩问灵魂直击心灵。然而,正是如此高度的艺术享受,令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成为俄罗斯和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学宝库中耀眼的明珠,却需在每周2课时,16教学周,共计32课时极短的时间内呈现,难免显得俄罗斯文学庞大而杂乱无章,弱化了俄罗斯文学的光芒,让学生无法体会到俄罗斯文学的美与力量。教师只能极力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呈现俄罗斯文学的绝妙精彩之处,难免产生“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现象,而学生在课堂则是被动接受,只能阅读教师提供的有限的原文文本,更有甚者弱化文学性,视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为俄语泛读课程,学生本就不多的学习热情更是被原文作品中浩如烟海的生词量消耗殆尽。因此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优化俄罗斯文学课程设计呼之欲出。

三  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优化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设计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Inverted Classroom)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将传统课堂内容转移至课前准备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或观看视频、讲座等方式提前在课外掌握知识性内容。而课堂活动则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或辩论等方式完成知识性内容的深化。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在先,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单向“输入”知识,而后学生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分析、综合”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是程序转换,也是关键所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师生互动探讨[3]。

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模式。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教与学的时空、流程和结构,更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的转换。通过翻转课堂模式,令传统课堂上习得知识和理解教学内容的低阶认知目标转变为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重点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等高阶认知目标。翻转课堂满足了教学的四个核心要素:①课前学习(阅读文献或观看视频讲座);②课前学习准备动机(课前作业或在线测验);③学生理解的评价机制(课前作业、在线测验、课上测验或讨论等);④注重发展高阶认知目标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形成了“课前内容学习”(含学习任务与动机)、“课上学习活动”“学习目标”和“反馈与评价”的学习闭环四要素。

“‘翻转课堂在很多领域都有‘颠覆性变化:教学环境——从课室向家庭延伸;教学媒体——从纸质、粉笔为主‘翻转向电脑网络为主;教学状态——从学生集中聆听教师讲解为主‘翻转向自我选择学习为主;学习过程——从一次性的学习‘翻转到可重复的多次性学习;教学程序——从先教后学‘翻转到先学后教;教学特色——从划一性教育‘翻转到个性化教育;学习角色——教师从宣讲者变成学习首席,学生从聆听者变成自主学习者。[4]”

翻转课堂应用于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是对本课程的优化,能够合理解决本课程教与学双难的困境。现从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反馈探索翻转课堂如何优化本课程教学活动。

(一)  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提前上传学习内容,涵盖本学期教学安排,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节奏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每节课前教师需要提前上传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著名作家生平简介、经典作品片段、推荐书目和推荐影视片段欣赏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原文文本或视频音频等多样化呈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前置传统课堂学习内容,扩充学生学习时间。学生偏爱图像化输入大于纯文字阅读,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教师提前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了解本节课学习的作家生平、时代背景和经典作品内容简介,阅读教师精选的原文片段,提前理解创作主题、人物特征和修辞手法。课前准备内容不宜过多,文字与视频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减少学习负担与压力。课前准备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设置测试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题型可以设计选择、填空、判断等考察知识性、常识性的客观题,也可以设置简答题、论述题等意见表达的开放性主观题。此类得分可以作为期末成绩的构成部分之一,充分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重视度。

(二)  课堂展示

翻转课堂翻转了学习过程与学习时间,颠覆了传统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角色是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在线上平台课前准备环节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性、记忆性、常识性的学习内容,如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内容等,再完成课前环节线上平台教师提前布置的测试题,学生已经充分了解了著名作家与作品。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课堂展示环节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布置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小组活动可以由常见的学习报告、学生感兴趣的戏剧表演、小组辩论扩展到全班的大辩论。这些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让俄罗斯文学生动起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传统课程枯燥无味地记忆知识点、原文片段庞大生词量、一成不变课堂教学过程、难以呈现与体味的主题精华的情况。

翻转课堂模式不仅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出引发学生学习与讨论兴趣,能够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思辨能力,提出具有启发、探索、思辨和参与度的讨论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瑰宝,也是俄语专业学生从学俄“语”到懂俄“文”的必经之路,更是感悟俄罗斯民族伟大思想与灵魂的捷径之一。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种流派都对文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俄罗斯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学片段可以反映当时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了解俄罗斯社会生活、民族特点,涉及社会现实、忠贞爱情、死亡永生和时代变革等宏大主题经久不衰,极具课堂讨论价值,引领学生寻找、审视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与文学文本相互关照,拉近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在学生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正确指引,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学生训练了外语应用能力,夯实了文学理论基础,提升了理解现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式理解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锻炼了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具有了人文素养,逐步达到《国标》和《指南》中提出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学生需要更加宽松的课堂氛围、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进行讨论、辩论、交流。课堂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更是学生之间思想交流、想法碰撞的殿堂。通过教师合理设计讨论题目,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欣赏,在欣赏中思考,在思考中求知,在求知中进步。

(三)  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是翻转课堂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节课不仅教师需要课后教学思考,学生同样需要复盘本节课学习内容。课后反馈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在线上平台进行,本环节是课堂讨论与展示的延伸,不论戏剧表演、小组讨论还是班级辩论,都需要明确本节课的主题,避免课堂气氛热闹,但学生掌握知识不足的现象出现。课后反馈可以设计包括主题深化、文学批判内容在内的答疑,具有现实意义的讨论题目可以适当安排成小论文撰写,初步奠定学生科研能力。学生在直抒胸臆的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要真正从课程和课堂建设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并改革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努力构建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评价体系。[5]”翻转课堂更有利于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合理化,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仅是期末总评成绩组成部分之一,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测试更侧重于过程性考核,着重课前线上平台学习环节与课堂展示环节。可以采取生生互评,小组长给予组员贡献得分,避免部分学生不实际参与小组活动的不良现象发生。

四  结束语

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是俄语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学认知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课程以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繁多的特征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教学时间不足的尴尬现状。而翻转课堂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国标》和《指南》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思考与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课前准备环节学习知识性内容,可以通过选择、填空、判断等客观性题目进行测试;重要的课堂环节是教师合理设计具有讨论与展示价值的题目,以学生讨论与展示为主,教师引领为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文学知识与主题的重要环节;课后反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可以通过答疑与撰写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小庆.基于翻转课堂的俄罗斯文学教学[J].大学教育,2018(10):126-128.

[2] 杨明明.关于新形势下高校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1):55-58.

[3] 韩悦,张凤杰.翻转课堂在“俄罗斯文学”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5):42-44.

[4] 褚树荣.翻转课堂以学定教[J].中学语文教学,2014(6):18-23.

[5] 刘宏,王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的解读与贯彻——刘宏教授访谈录[J].外语学刊,2021(2):116-120.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翻转课堂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