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创设路径分析

2023-07-26 01:13吴克康
高考·上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情境

吴克康

摘 要:作文一直是高中语文高考的重要板块,在新课程标准、新高考的背景下,如何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高中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课题。本文对高中作文教学情境的现状和原则做出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路径

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它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所创新,而关注作文教学的情境符合新课标理念,课标对“情境”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没有真实的情境,就会脱离学生的所思所想,活动势必会虚假;活动虚假,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就无法达到应思应想的境界。因此,作文教学设计一定要紧扣真实情境,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并有利于深度写作的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1]”教师如果只是将作文技巧、作文知识、作文方法等照搬教辅,纸上谈兵,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抵触甚至放弃语文学习。而创设与学生心理相贴近的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现状

(一)教师很少运用作文教学情境

教师很少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构建教学情境,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写作情境的创设不重视,他们在课堂上或直接给学生出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本堂课内完成作文;或讲授写作技巧知识,学生听懂了知识,作文依然不会写;或忙于应付考试,作文公式化、套式化严重。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由于缺乏情境引导,从而缺乏写作灵感,无法深入挖掘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捕捉自身的情感元素,作文创作思维因此受到束缚,作文内容空洞无物,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最终呈现出千篇一律的

现象。

(二)作文教学情境创设不合理

教师创设了作文教学情境,但情境的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情境活动的安排出现了问题,任务设计不恰当。有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讨论问题,却未能把控课堂节奏,未能营造适用于作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的讨论成为“菜市场”,变成了日常闲聊。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情境的创设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其次,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应该以语文为主,情境为辅,不能主次颠倒。不能脱离语文课程的本质,不能脱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例如为创设情境,过滥地在PPT中使用音乐、画面或影视剧视频,这样会淡化语文课的语言文字功能,表面看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收效甚微。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创设的作文教学情境,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围绕“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考作文看重的是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遵循主體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情境的设计要关注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设计是以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思想感情为参照系,情境的语言表达方式、内容呈现方式、中心思想的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合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需求。写作教学要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写作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二)真实性原则

作文教学的情境创设应遵循真实性原则,即作文教学情境要贴合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状[2]。无论是个人体验情境设置,还是学科认知情境设置,抑或是社会生活情境的设置。教师情境的设计都应当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社会新闻或常见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写作原型,尽量保证情境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教师利用情境,为学生展现客观的、真实的、形象的事物,在学生“眼见为实”的前提下,唤醒学生的心理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将自己真实的情感融入作文写作中。正如北师大王宁教授指出:“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3]。

(三)综合性原则

不同于传统的高考写作,新高考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写作技巧,还着重考验学生的语文综合思维,同时,它还需要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语言基础和生活经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应当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情境创设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能够在收集写作素材、处理写作素材、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最终创作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

路径

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针对学校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知识惰性化等现象,在个人体验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情境相关联,回归知识产生与应用的具体场域,将学生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启迪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结合高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和原则,在新高考背景下,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创设。

(一)教师引领,创设生活情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4]”“真实情境”强调语文教学情境要紧贴生活,学生能够借助情境,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写作元素,使作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课堂教学通过设计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作文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以“家乡的风物志”为主题,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乡人物或家乡风物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对此,教师首先进行案例示范,利用多媒体出示自己家乡的风物,如家乡的风俗特产、名胜古迹,展示家乡的社会变迁,并谈论自己对家乡历史的无限感慨,还可以进一步讲述自己的乡愁和人生况味。从家乡的发展历史和家乡的美好河山这两个层次出发,抒发自己对家乡风物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接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家乡的历史遗迹、地名沿革、风俗特产,也可以讲一讲家乡最具有代表性的风物,如地名、古迹、古镇、古法、古艺、民俗、人物、故事等。学生对这些风物进行具体讲述,可以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并从中体现家乡的地理特征,以这种方式实现写作与生活的高度融合。

学生因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对家乡的点点滴滴因为熟悉而倍感亲切、倍感激动。当语文教师在写作课上苦苦追求写作技巧却收效甚微时,我们可以启迪学生语言的源头永远是生活,而写作是为了更充实地生活。语文习作课堂设计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确立内心和生活的联系,进而“吾手写吾心”,实现写作与有灵魂的生活自然连接。

(二)师生互动,创设画面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写景抒情的写作,可采用画面情境,画面情境既可以是“现实的真实”,将课堂直接搬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也可以是“艺术的真实”,即根据教学需要人为加工创设的典型情境。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中,借助诗句中写景画面,化抽象为形象,深入体会文字的魅力和诗歌的意境,让学生领会写景抒情文的真谛。

在写景抒情短文的作文指导课上,笔者借助诗歌中的画面情境,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场景中加以落实。以统编版教材杜甫的《登高》前四句为例,让学生明白写景抒情短文需入情入境,教学片段如下: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把这首诗前四句呈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生:急风猎猎,在苍茫的天地间,传来阵阵猿猴哀鸣声,凄清的江渚,洁白的沙滩上一只孤鸟在回旋徘徊,无边无际的落叶在秋风中萧萧而下,无尽的长江之水翻滚而来……

师:还有诗人呢?他在哪?

生:诗人站在高台。

师:同学们,学写抒情短文,需要我们调动日常生活体验,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去感知景物的画面。

师:如果要你把这首诗呈现的画面拍一段精美的视频,你会怎样设计?

生:我们会拍枯黄的树枝在急风中摇曳,一只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诗人站在高处,远处是无尽的长江之水滚滚奔流……

师:有意境,镜头怎么切换呢?

生:镜头先拍近景——急风、天高、猿啸、白沙、飞鸟、高台、诗人,然后再拍远景——落木,长江。

师:意象有了,能否拍几个细节体现意境。

生:我觉得可以拍他站在高台,看到阔大无边的天地,而自己却显得特别渺小。

生:拍体弱多病的诗人,皱着眉头,孤零零,忧郁的眼神正凝视着江水……

师:很生动!其实我们要写好写景抒情短文,讲究的就是“独特的风景画面”和“独特的画面背后的人”,做到情景交融,意境与情感一致。

先启发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这还只是初级的画面情境。然后引导学生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画面,学生的镜头下开始只有大轮廓的景与人,引导学生思考镜头的切换和特写的表达,形式上是使情境细节化,实质也在自然而然中帮助学生领悟了表现手法中的远近结合等。情境教学与语文知识教学自然融合,再引导学生关注景背后的人,体会到杜甫在诗中抒发的苦闷。师生之间在相互交流画面情境中分享信息,合作探究。整个课堂在这样的画面与情境中,学生學得入脑入心,自然很容易引起他们对写景抒情短文写法的共鸣。

(三)学生主动,创设感悟情境

高中生情感日渐丰富,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而情境教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他们的灵感,激发他们创作的动力。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感动的瞬间,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的写作情绪更加真切,有效消除“无病呻吟”的写作弊端。

举个例子,在“留一把光阴的钥匙”的写作指导中,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布置相应的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让学生从家里找到你所认为的那把光阴的“钥匙”,并将这把“钥匙”带到课堂中,同其他同学分享并交流这把“钥匙”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有的学生看到了写作主题的表层意象,真的带来了一把属于老家的破旧的“钥匙”,它是打开过往光阴的真正钥匙;也有的学生带来了爷爷写给爸爸的一封家书,它是储存着过往时光的信件;还有的学生带来了奶奶保存的20世纪的粮票以及当时的钱币,它印刻着斑驳的历史痕迹。学生分享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感悟,有的学生体会到了钥匙背后浓厚的亲情,有的学生体会到了时代的变迁。在学生阐述故事的过程中,那些往昔的岁月逐渐地鲜活起来,学生也能够通过这个活动深刻理解这个写作题目的中心主旨。

(四)任务驱动,创设任务情境

课标明确了“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5],两个要求合在一起就是“任务情境”,情境是高考语文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是以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任务型的情境,以问题为指导,基于任务的标准,有目的、有步骤地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设置应当体现写作的中心思想,应当具备真实鲜活的生活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内在真实需求出发,促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写作任务中,教师创设了情境任务:“某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即将开始,届时学校将举办一次科普交流会,现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要求从自然或人文领域中一个领域进行说明,要求着重阐述发现的过程,厘清概念,有逻辑性。”班级内成立兴趣小组,选定科普话题搜集资料,对两个主题进行讨论学习,一是科学发现的过程,二是学术研究的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科普交流活动过程的记录表,包括科普的话题、现象的呈现、有趣的科普知识点、探索搜集资料所得、实地采访所得以及专业人士访谈所得。小组分组完成选题工作与活动记录表,并写上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有的小组写作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还有小组写作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场域中,通过任务的布置,激发自身探究欲望,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写事理说理文。

结束语

毫无疑问,情境教学活跃了师生思维,丰富了语文课堂。在新高考背景下,作文教学需要关注真实情境,要立足于学生。创设符合个人体验、学科认知、社会生活的生活情境、画面情境、感悟情境及任务情境。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写作的无限魅力,进一步拓宽写作思路,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本华.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万象,2021(9):25-29.

[2]陈秀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情境设计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2(25):44-46.

[3]葛威.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1.

[4]马建明.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学习[J].教育视界,2020(20):37-42,36.

[5]刘礼娜.基于情境考查载体的写作教学内容重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31):71-74.

本文系2022年度霞浦县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22Z—002。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整理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