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2023-07-27 08:31赵洪亮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赵洪亮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已是必然趋势,这就给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实践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不但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最基本的物理理论,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工作中,必须要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物理教学方式.就此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分析,探讨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以及具体策略.

1 初中物理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既要做到多姿多彩,又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多探索性的指导和物理学习能力的升华,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1].在物理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积极地对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学习.在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

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

2.1 依据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情绪上与物理教学产生共鸣,并能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喜爱,从而使物理教学的成效得到提升.因此,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必须要创造一个蕴含物理知识的生活化情境[2].

教师通过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同时运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来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观念.

例如 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为例,在学习“电功率”时,给学生创设一个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引导他们进入情境.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日常用电为例,根据日常用电的实际问题,让初中生可以消化吸收有关电能、电功的知识及公式,并进行实际问题的尝试性解决.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案例:将一个正常发光电流为0.09A,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到家庭电路中,求通电5h灯泡消耗的电能.以此将学生带入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其研究兴趣.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公式,得到W =UIt=220V×0.09A×5h,得出灯泡亮5h后,耗费电量为0.099kW·h.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直接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实际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各种家电产品的能源消耗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具有节约用电、保护环境、创建生态文明的意识,并提高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2 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思维障碍,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传统物理课的机械化、单调,使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一些难做的、现象不明显的试验,以课件、录视频播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在教学中,要把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物理认识、学情等情况,采用微课的形式,深入细致地解决重难点物理的抽象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物理意识和观念.

例如 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章节中,教师可以将多个剪辑的画面连成一体,在这些情境素材中,有一辆汽车在公路上疾驰,一台电风扇在高速旋转,一部发电机在不停地发电等.通过这些直观展现的情境素材,把学生带入一个个设计好的物理情境中[3],思考这些物体运动的能量来源、能量的去处.通过这些视频和问题设置,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的本身,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探究的热情,从而触发学生脑海中潜在的科学思维的意思.在通过课件动画的形式,把相关的能量,比如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热能、电能等多种形式的转化方式,演示出来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经过上面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最后得出:能量不会消失,只是从形式上发生了转化,或者在不同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通过以上的环节,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和专注力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提高物理探究素养,同时不断发展学生的物理观念和思维.

2.3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种基于实验的科学[4].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快速地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以往的一些教育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影響,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创新等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设计教学实验、分析记录数据、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例如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内容来说,当学生已经了解了“串并联”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设置实验主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理论和实验相融合,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串、并联电路应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回顾欧姆定律及变形公式等相关知识,然后解答问题:电路中电阻R为10 Ω,电源电压为6 V.(1)将R 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是50 Ω,求R 的电流I1;(2)将R1 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中,调节滑片,使它接入电路电阻为20Ω,求流经电阻器R 的电流值I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公式解答问题,具体方法如下:让学生回顾串联电路电阻规律R =R +R,求出总电阻等于60 Ω,再利用公式I =U/R,将总电压、总电阻代入公式求出I =0.1A,同理让学生回顾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求出I =U/R=0.6 A.连接相应电路按照问题要求调节变阻器接入不同电阻,通过实验分别测出R1 的电流.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比,提高了知识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通过实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

在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者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管可以大量练题,但是并不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导致部分学生并不喜欢主动学习,甚至还存在过于依赖教师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迟滞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在如今的核心素养教育环境下,教师更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营造“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育的导向功能[5].

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结合教学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物理活动、展示学习成果、参与集体合作,在讨论中学习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物理课程的发展,推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建构.

2.4 设置课堂检测,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潜力

课堂检测在每一节课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业质量,在了解学情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通过课堂测试,能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真实的反馈出来,同时,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和教学中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以此持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测试的设置,合理科学地配置问题的设计,注重课堂检测的情境,以使课堂检测效率的最大化.

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的“重力”一课时,教师要结合本章重力课程的知识点和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一些关于重力和质量相关的课堂检测题.通过检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堂测试中的问题解决中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定g 为10N/kg,提起质量为0.25kg的物体,需要施加多大的力? 已知自己的重力,怎样计算自身的质量? 自身的体积是多大? 这一系列从基础到拓展,难度逐步提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跃迁.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公式,进行物体重力的计算,强化对重力公式的理解.例如,一物体质量为0.25kg,最少用多大的力能将其提起? G=mg=0.25kg×10N/kg,最后求得需要2.5N 的力才能提起.以此突出重点知识,同时加深公式的记忆.然后再求自身的质量及体积等.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答题的过程并进行反思,使之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

3 结语

总体来说,就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而言,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凸显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应该创设出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培养科学的物理实验观,并引入丰富多彩信息技术进行思维障碍式教学.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去探究物理知识,以此来提高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