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3-07-27 21:04王雪雁
新长征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高质量经济

王雪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只有持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才能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民营经济是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經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推进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在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自主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据统计,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0%左右,全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来自民营企业。在智能制造、大数据、物流仓储、生物健康等领域,民营企业已经牢牢占据领跑地位,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新经济、新业态均由民营企业首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以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创新效率,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经济在扩大内需、优化供给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增强质量意识,以高质量为追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经济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优质有效的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助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据统计,民营企业以40%的资源创造超过60%的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全国80%的日用消费品、60%以上的中高档消费品和75%的生活消费服务,并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成为优化供给侧质量和结构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就业平稳的稳定器和税收的重要贡献者。近十年来,我国私营个体就业总数增加2亿多人,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民营企业税收年均增长8.3%,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从48%提升到59.6%。此外,民营企业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事业,在第二次、第三次分配中,民营经济起到了改善分配结构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向共同富裕迈进。

二、深刻认识民营经济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客观认识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分析、对症下药,帮助民营企业摆脱困境。

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随着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传统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新兴产业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国际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生产环节也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等环保问题。部分企业存在着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度调整。一些民营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方向,也缺乏转型的资本、人才和技术支撑,阻碍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成本负担较重,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近年来,国家和我省都在民营企业减负降税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较大困境,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民营企业困难明显加剧。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得到部分缓解,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和利率未有明显降低;民营企业税费负担有所减轻,但整体成本仍然较高,特别是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集中于行业中下游的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较快,负担较重。

民营企业预期转弱,发展信心不足。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但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问题仍然突出。部分政策有助于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但调整过快过猛会影响企业经营。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税收、社保、环保等政策上“一刀切”,影响个别民营企业正常经营,误伤部分规范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挫伤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信心。

三、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增强民营经济的内在动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提振民营经济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改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是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就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我省重点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同时,立足吉林人文科教优势,强化振兴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二是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就要有效降低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和税费负担。鼓励商业银行推出与民营企业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民营经济扩大股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继续给予税收优惠,制定鼓励民企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不仅要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更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一要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高质量的公平竞争制度,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我省将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推动将更多权利、资源、机会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效保障企业资金、用地、用能、用人等需求,加快打造一流要素环境。二要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塑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鼓励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中。三要打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监管和柔性执法体系,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

民营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面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与挑战,民营经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内在创新创业优势,努力进入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作用。民营经济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有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就要求民营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此,民营经济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责任编辑/李   艳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高质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