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2023-07-27 21:04侯潍宇
新长征 2023年6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文明

侯潍宇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为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新时期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改进和创新,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使生态安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主旨内容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在自然界中发展,人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对人类改造自然过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会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当这种破坏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人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人能科学地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共同管制的基础上,利用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以最适合的方式实现物质交换,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制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与自然交换的过程中人类处于物质享受层面,必然会引发恶性消费方面的问题,无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甚至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态失衡,人类最终也必然面临灭亡的发展结局。因此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反对破坏自然的行为,认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制定发展计划,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稳定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要素,也是贯穿于马克思生态观的主线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将其融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启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向着更加科学、长效的方向延伸。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本身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建设的永恒追求。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指引下,长时间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后,我国在有效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方面作出了多元化的探索,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提升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生态哲学思想启迪我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协调人口、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为自然预留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从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生态化的家园。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在全面推进人类社会资本利润和经济发展工作的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无节制地向自然界中索取资源和能源,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在资本扩张的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此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出生态文明将成为未来文明建设的主要范式,并且认为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夯实了理论基础,并且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启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原则,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建设发展新格局。

三、生态哲学思想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启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形成初步认识的前提下,新时期我国在实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建设方案,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

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观念变革作为基本的支撑,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作为指导思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正确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生态工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引导社会企业、社会大众等主动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从而从多角度推进生態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使生态建设实现向各行各业延伸,向不同的领域渗透,逐步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格局,构建可以有机协调人与自然、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体系。

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夯实生态建设技术基础。高科技发展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在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发展绿色科学技术,更好的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把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环境效益的彰显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理化应用;另一方面,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引进和开发,构建保护自然和建设环境的绿色科技通道,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此外,还需要从环境科学技术的共享机制入手,在国家政策干预的基础上,促进生态建设方面科技成果的多元转让,从而提高生态环保方面科学技术的综合利用率,为我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的逐步构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优化建设发展成效。

转变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态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重点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行处理,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模式的创新存在一定的关系,要通过消费模式的创新,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思想的合理化践行。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消费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有意识地引入绿色消费理念,以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模式的建设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能源结构的创新,从整体上实现绿色生产转型的目标,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严格生态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不同角度的变革与法律政策的支持存在紧密地联系。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化修订,从而有效改善制约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约束性制度,寻求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唐   咏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文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