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中国行》创作谈:电视理论节目的创新进路

2023-07-28 09:41戴波
综艺报 2023年13期
关键词:总台卫视智慧

戴波

6月18日至6月2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在江苏卫视、北京卫视等10家卫视和全国重点视听平台完成首轮播出。播出期间,10家卫视电视端覆盖观众共1.08亿,单集最高收视率2.175%,市场份额突破11.825%,江苏卫视的10集平均收视率为1.309%,7次位居省级卫视电视剧之外所有节目类型同时段第一。在网络端,相关视频总播放量破5.9亿,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破6.3亿,收获全网热搜超53次,其中微博热搜33次。业界专家赞誉节目“多方面的创新实践优化了电视理论节目的范式,并催生新的样态”,“在思想性、艺术性、理论性、互动性等多个维度,树立中国式电视理论节目有新意、有深意、有诗意的新标杆”。

以内容创新为根本

探索理论内容原创开发

长期以来,电视理论宣传侧重于对既有理论文本的电视转化,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理论内容的原创能力不强。电视理论节目要想取得更大的影响力、传播力,必须坚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从主要负责内容转化向兼顾内容原创和创新传播迈进。“从0到1”的创新是根本性、基础性的创新,决定了内容产品的独特性和稀缺性。电视理论节目的创作团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理论文本的一手创作,决定作品的最终成色。

尽管有着长期的理论节目创作经验,但团队接到《中国智慧中国行》创作任务时,仍感到棘手。节目围绕“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这一重大主题,系统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天下为公”等十个古语,并无太多现成资料可借鉴。在历时7个月的创作过程中,台领导带着创作团队和理论专家、文史哲专家团队反复研讨。创作团队深度参与理论文本的原创开发,为理论文本的生产提供了与专家视角互为补充的媒体视角和大众视角,让理论文本从一开始就带有通俗化、大众化基因,有效避免了后期电视转化中的损耗。

以《民为邦本》为例,从 “重民”“富民”“教民”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演变,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再到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节目系统梳理和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民为邦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通过既追本溯源,又借古开今的梳理贯通,整档节目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百年党史和新时代十年的宏阔背景下铺陈展开。团队最终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成就了节目最大的亮点。

以模式创新为抓手

推动节目形态迭代升级

一种电视节目类型能否具备持久竞争力,取决于节目能否适应媒介环境和用户观看喜好的变化,不断融入新元素、新表达,创造新形态、新模式。成功的模式创新可以为电视理论节目发展开辟新市场、打开新受众群。

《中国智慧中国行》采用“理论专家+文史哲专家+外国专家”的嘉宾模式,特别是外国专家的引入,在电视理论节目中颇具突破性和挑战性。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大胆创新,提供了国际传播中至关重要的他者视角,为节目内容增添更多融通中外的元素,有力地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极大地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影响和时代价值。

再比如,全片结尾段落设计了包括经典诵读、聆听论述、钤印留存在内的三个颇具仪式感的环节,充分发挥电视媒介跨越时空的“在场”特质,通过特定仪式的“唤醒”,将现场观众和屏幕前的观众在精神上聚合起来,赋予理论传播更强的参与感和更深的记忆点。特别是聆听论述环节,现场嘉宾、观众与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原声用准用活用好,实现了理论节目引导观众“学原文、悟原理”的核心功能,观者无不印象深刻,成为全片匠心独运的“文眼”。

以创新生态为支撑

保障节目运作优质高效

在当今媒体生态环境下,内容产品的竞争是媒体综合实力和创新生态的竞争。只有形成多要素、多层面联动的创新“闭环”,电视理论节目才能行稳致远,形成更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围绕打造电视理论传播的精品和标杆,江苏广电总台启动了重大项目“全台一盘棋”工作机制,台领导坐镇指挥,抽调全台精兵强将投入策划制作,由23个部门组成联合舰队,协同作战。在节目生产的全流程,总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一路保驾护航,各兄弟部门高效协同,创新创意的“火花”不断涌现,形成了“以一个创新点燃一连串创新”的生动局面,创新真正成为节目高质量推进的“主引擎”和“推进器”,《中国智慧中国行》由此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的“孵化器”和“试验田”。

比如,针对创作团队计划使用XR技术的需求,台里的技术研发团队和视觉创意团队主动请缨,与外部合作公司紧急联合攻关,为节目量身定制了XR虚拟演播室,呈现了多场精彩的XR情景演绎;受众研究团队在第一时间完成年轻受众测试,为节目的后期调整和新媒体产品开发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在节目宣推环节,电视、广播、新媒体、国际传播等各業务板块组成跨媒体、跨平台的项目团队,全链条、全媒体高效运转,为节目热播夯实基础。《中国智慧中国行》首轮热播,赢得了口碑和热度的双丰收,成为电视理论节目的“现象级”作品,离不开江苏广电总台创新生态系统的强力驱动和全面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电视媒体在守正中持续创新,电视理论节目发展态势喜人,逐渐成为重大主题宣传的主要内容产品类型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电视节目类型,电视理论节目在内容构建、节目形态和系统支撑等诸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中国智慧中国行》的成功探索,为电视理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作者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工作部副主任、《中国智慧中国行》总编导)

猜你喜欢
总台卫视智慧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从心怀诚意到心怀敬意——品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何盈作品集《于无声处》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有智慧的羊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