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2023-07-29 09:05彭进明丘苑新刘袆帆叶佳琪王琴肖更生
食品工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考研培养目标分层

彭进明,丘苑新,刘袆帆,叶佳琪,王琴,肖更生

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岭南特色食品绿色加工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州 510225)

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对高学历层次人才需求旺盛,在此背景下,众多学生将考研作为大学目标,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提高个人竞争力。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457万,增幅达21%[1]。显然,“考研热”现象已经演变为当今大学生毕业去向的一种重要形势。

在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致力于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培养满足行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学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2]。近年来,在全国“考研热”的大背景下,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报考人数激增,考研升学和本科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学生为了增加胜算,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复习备考。若只采取强硬手段让考研学生回归本科课程并不能使他们安心学习,甚至会降低他们的考研竞争力,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3]。另外,“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均存在差异,如何对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进行差异化培养,已成为备受高等教育领域重视的热点问题。

文章提出构建“考研热”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层培养+兴趣引导”教学机制,对就业和考研学生实行同步培养,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达成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双向培养目标。

1 “考研热”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考研热”背景下,考研竞争愈发激烈,很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考研专业课复习,忽视甚至放弃其他专业课程学习,考核时出现一些学生仅考研相关专业课表现突出,其他专业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的现象,这些都偏离了食品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4]。但是,一些选择就业的学生只满足于掌握基础理论,不注重应用实践,缺乏解决食品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部分考研学生仅简单延续高中学习模式,只关心英语、数学、政治以及考研专业课学习,缺乏研发人员应具备的系统思维。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环节,一方面对要求掌握的食品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另一方面为就业或读研后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这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十分重要。然而,一些毕业论文或设计选题比较盲目,未能切实按照自己的未来规划来拟定课题,从中训练和提升专业本领。一些考研学生为了争取时间准备考研复试,他们在毕业论文或设计上花费的有效时间极为有限。一些即将走向食品岗位的学生也存在游走在实习和毕业之间的现象,不能按预期进度完成任务,难以达到该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

在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为了考研而淡化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着手考研,面对备考任务重、时间紧和压力大,如何高效复习和成功上岸成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分数不影响正常毕业的前提下,他们习惯于忽视考研无关的专业课程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考研复习。事实上,大三、大四是学习食品分析、食品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等专业技术课程的关键阶段,但考研学生并未把心思放在课堂,课上复习考研课程的现象较多,课下很少花时间去复习巩固。与此同时,考研学生缺乏上课积极性,干扰就业学生的热情。因此,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考研热”势必会对本科教学造成不良影响。综合而言,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未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设置分层培养目标,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第二,未建立分层培养的教学体系,对于不同类型学生,培养侧重点不清晰,未做好教学与考研的衔接培养;第三,实践平台的顶层设计不足,没有形成考研和就业的分层培养路径;第四,未充分发挥兴趣小组的驱动引导作用,兴趣小组的模块较少、形式单一,无法同时服务于就业和考研的学生。鉴于目前并未针对“考研热”现象制定本科教学计划和考研辅导机制,为了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怎样降低考研复习的负面效应,怎样更好地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考研升学,这些都是未来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2 “分层培养+兴趣引导”教学机制探索

2.1 设置分层培养目标

鉴于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着力培养切合广东食品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较大比例学生有考研升学的计划,因此应结合区域经济需求和学生未来规划针对性设置培养目标,以就业型和考研型为目的导向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综合考虑社会和行业对专技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要兼顾应用性和灵活性,积极发掘校企、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教师、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专业方向和完善教学内容,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对于选择考研的学生,注重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要求他们一方面拥有过硬的食品专业本领,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培养他们基本具备独立从事食品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2.2 建立分层培养的教学体系

选择“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专业英语”五门课程进行教改示范,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在课程体系改革之前,给任课教师发放重点院校的历年考研真题,分析试题的考查方向和重难点,制定与考研相结合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按研究生考试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并区分就业和考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选择就业的学生,将课程中食品加工、理化分析、微生物检测和感官评价的相关实验与生产实习有机结合,实现连续化和系统化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实践实训,独立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加强校企互动,不定期邀请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向学生讲授新工艺和新技术,参与教学改革探索,聘请专技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将课程体系融入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针对考研升学的学生,专业课程每一章的知识点讲授结束后,组织学生复习考研知识点,并要求学生梳理并编写试题,逐渐形成题库,以供学生线上复习巩固。课堂讲授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可融入食品前沿科技进展,增设小组讨论环节,按照“逻辑”教学法,带领学生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专业英语课程建立在以往考研真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上资源,利用各种慕课与课堂内容形成互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3 搭建分层培养的实践平台

以现有校内科研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平台,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创新创业竞赛、学科竞赛和毕业论文等多种组织形式成立项目组。针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将传统“教学”转变为“导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按学期分解培养任务,大一和大二学年所有学生从了解科研工作,到熟悉实践操作,组队开展小课题,最后实现独立申报训练计划和课题,独立完成数据处理。从大三开始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鼓励就业学生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继续参与大创、挑战杯和攀登计划,争取获得一定数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四学年,鼓励有就业意向的学生深入企业一线,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课题,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实现校企同步育人模式,这既有利于学生切实锤炼专业技能,也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多方位考察,培养食品行业的后备人才。引导考研的学生继续在学校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参与高质量研究课题,认真完成论文设计、实验开展、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管理,在此过程中注重科研素养与学术诚信教育,为继续深造打牢基础。

2.4 强化兴趣小组的驱动引导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但由于教学条件限制,专业实践无法面面俱到,兴趣小组就可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强化实践技能[6]。另外,学生在兴趣小组快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飞跃,在拓展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自我认识,有助于学生尽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就业/考研)。基于分层培养的理念,通过兴趣小组(英语角、考研角、研学角、科普角和创意角)多维度引导,对考研和就业的学生实行同步培养,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考研角,创建基于考研需求的立体长效辅导体系。根据学生报考的专业,确定考研辅导教师,对考研专业课开展线上线下辅导模式;提供考研相关资料,在公众号内推送一些有关于考研的相关资料和讯息,帮助同学尽快了解和熟悉考研,提早进入考研状态;关键时间点的提醒,保证学生能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复习以及正常的报考和参加考试;营造良好的考研氛围,帮助学生在考研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和保持心态的平稳;定期开展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邀请老师和学生分享经验,帮助同学们能够在考研复习的路上找到“捷径”。以贴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的实际需求为宗旨进行改革,提升考研的升学率。

3 结语

考研和本科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迫在眉睫。通过建立“分层培养+兴趣引导”的教学机制,分层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层次,以考研升学为辅层次,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兴趣小组的驱动和引导作用,对考研和非考研学生实行同步培养,这将有助于实现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双向培养目标,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考研培养目标分层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雨林的分层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有趣的分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