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2023-07-30 00:51张娜娜术洪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5期
关键词:协同住院冠心病

张娜娜,张 冰,术洪婷,路 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济南2500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10%左右,病死率为2%~3%[1-2]。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不同生活习惯和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且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后只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并不能改进患者的个人健康行为,因此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积极影响也相对较小,不利于预后[3]。以往临床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但常规干预措施过于传统,且有经验性和盲目性,缺乏对患者的长期指导与健康管理。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是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管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和健康指导,对患者实施跟踪指导和动态监测,包括从入院开始到出院后的延续治疗,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更有利于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促进其康复[4-5]。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心脏学会关于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6]者;②可正常沟通交流者;③患者对本研究表示知情和同意。排除标准:①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Ⅳ级;②入院后接受介入治疗,治疗后入住重症监护室[7]者;③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④合并严重的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无法积极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男40例(65.57%)、女21例(34.43%),年龄(64.84±8.69)岁;病程(5.95±1.72)年;支架植入数目(1.84±0.56)个;受教育程度:初中或以下16例(31.37%),高中或中专21例(41.18%),大专或以上14例(27.45%)。对照组男38例(62.30%)、女23例(37.70%),年龄(67.23±9.13)岁;病程(5.43±1.68)年;支架植入数目(1.96±0.62)个;受教育程度:初中或以下15例(29.41%),高中或中专23例(45.10%),大专或以上13例(25.4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住院期间接受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向患者介绍注意事项,给予常规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嘱其戒烟酒,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出院时实施常规指导,电话随访1~2次,定期门诊随访[8]。观察组实施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成立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建立完整档案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延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见图1。

图1 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

1.3 评价指标 ①健康行为:于干预前后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包括人际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体育锻炼、压力管理、心理成长6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越好。②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范围是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和身体机能状态越好。③血脂情况:包括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并将各项指标进行比较。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⑤再住院情况: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再住院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5 两组再住院率比较 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8.03%(11/64),对照组再住院率为31.15%(19/61)。两组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48)。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的冠心病患者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对健康知识的无知[11]。虽然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但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依然是导致患者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再住院的风险,与刘霞等[12]研究结果相似。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整合既有医疗资源,将协同护理、医护一体化、情景入境健康教育、角色互换互动体验、个性化多媒体理疗等多元化组合,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医患护关系,充分调动家属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属的内在潜能,减轻患者恐惧及家属的焦虑,提高医护患之间的配合度和临床工作效率,尽早地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健康护理水平[13]。本研究模式注重患者标准化管理,尽职尽责,督促组内成员合理安排排班,最大限度做到固定管理。同时成员间及时分享经验,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协商,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对患者的诊疗及护理过程,提高了医护协作水平[14]。

综上所述,将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运用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上有显著优势,既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又可以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再住院率,综合优势显著。同时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偏小,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改进与优化,从而为制订安全、有效、精细、规范化的护理流程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协同住院冠心病
妈妈住院了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