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有机更新模式探索
——以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为例

2023-07-31 11:53谭智慧
花卉 2023年14期
关键词:公园生态建设

谭智慧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0 引言

湿地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成要素,群众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湿地,保护湿地安全已是大势所趋。由此需要适当扩大湿地覆盖面积,将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建设中,为广大市民提供放松、娱乐、休闲、交往的场所,同时也可对游客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凸显湿地建设的重要性。

1 城市湿地公园概述

1.1 种类划分

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可分为自然及人工生态公园两类,其中,自然生态公园就是在不改变原有湿地生态结构的条件下加设辅助游客赏玩的设施,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人工生态公园则是对已退化的湿地进行改造或直接自行打造湿地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以人工建设的方式进行设计需要保证其布局符合城市发展纲要,同时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

1.2 使用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使用功能如下:①生态教育。城市湿地公园可通过设计多功能展厅,帮助广大群众提高维持湿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引导其自发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活动。②科学研究。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方便动植物专家开展针对性研究,进一步保护整个湿地生态的稳定性、系统性,为后续其他湿地公园建设、改善、恢复工作提供经验。③生态修护。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地下水储量降低等问题,整体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压缩,造成生物栖息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1]。

2 工程概况

松雅湖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北部区域,周边交通设施完善,可直接通达各重要交通枢纽。松雅湖作为全省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湖泊,是捞刀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属于三级海绵体系的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整个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489.62hm2(合7344 亩),净用地面积451.22hm2(合6768 亩),其中陆地面积约179.28hm2,水域面积251.61hm2,南北最长处约3km,东西最宽处约3.7km。

通过近十年的生态公园建设工作,整体通行路网已初步建设完成,成为长沙县群众全新的娱乐、休闲场所。当前可将公园整体分为已建、在建或停工、未建3个区域,公园南部及东部部分区域大多修建完成,其中东部沙滩区日均人流量较高,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除东部沙滩及北部湿地外的北部园林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大多处于停工状态;地势平坦的公园西南、东部区域自身绿化覆盖率较高,生态条件优良,尚未开展正式的建设开发工作,具体建设情况如表1 所示[2]。

表1 长沙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3 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规划原则

3.1 生态保护

需重视公园的生态功能建设,创新生态绿林、雨水花园、天然氧吧、生物栖息地等模块,着重保障生态红线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实现蓝绿交织、绿脉延伸,进一步推进生态廊道的合理串联。

3.2 注入活力

应将老人、青壮年、儿童、游客、居民等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创新集文化、公园、生态于一体的活动导向开放空间,丰富生活方式及群众感受,保障公园功能多元化,创建游闲相宜的滨水活力环。

3.3 文化展示

可创新具有湖湘文化-楚帛文化的楚帛广场、体现湖湘文化-名人文化的潇湘名人园、突出湖湘文化-书法文化的书韵溪谷、反映湖湘文化-礼乐文化的礼乐广场,进一步展现湖湘优秀文化风韵。

3.4 特色凝练

需要深入挖掘场地特色,着重突出“湖、林、水、道”特色,打造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城市旅游名片,提高本地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3]。

4 城市湿地公园有机更新模式具体设计内容

从实际情况来看,湿地公园当前存在如下问题:①已建区域缺乏特色,公园界面入口形象及天际线单一、植被质量参差、林荫系统不健全、缺少系统科普宣传教育设施等。②在建区域配套系统不完善,定位模糊,不满足后续业态发展需要、公园界面形象及天际线单一、缺乏景色互动性、游览体系可达性差且未设立休息点、植被种植空间混乱,缺乏特色、林荫系统不健全、滨水体验不连贯且缺乏标志性建筑,部分园区建设情况如图1所示。③未建区域定位不准确,缺少具体的规划方案及形象展示节点,且周边商业配套设施不健全,不利于后续的开发利用。综合来看,长沙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仍有待提升,需要从多个角度完善湿地生境系统、公园功能及配套设施等。

图1 部分园区建设情况

4.1 设计目标

以“整体着眼、总体把控、分区提升、有序统筹”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将打造集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体的生命共同体作为主要建设目标,从绿化、交通、配套设施等方面保证公园吸引力,并为其他城市的湿地保护、退田还湖、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参考。在整个建设期间,需保证交通通畅性、景观氛围感、文化多元化、空间特色性、服务便捷性、种植规模化、布局条理化,实现城市与自然的相互渗透结合,创建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绿色生态景观,充分展现湖湘魅力。

4.2 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包括:①两环。构建覆盖整个公园区域的九公里滨水运动休闲漫步道与十公里环湖绿道,实现湖、林、水、道的一体化建设,凸显简洁便利、智慧生态的特点。②两带。创新5km 黄金水岸,实现星沙文化与松雅湖建设的有机融合,利用艺术亭廊景墙等方式弘扬星沙城市文化精神和品质内涵;打造四公里湿地科普宣教水岸,加大湿地修复力度,以东部原生景观为基础完善湿地元素、增补湿地类型、强调湿地特点、串联湿地空间、形成集群效应,实现景观与环境的有机结合。③八区。在原有的设计方案上进行调整,创新“绿绕洲滩”湿地文化区、健康体验区、文化创意展示区、“松雅水街”综合服务区、“友谊林”都市滨湖区、湿地风情体验区、“幸福林”历史文化区、“香岛”松雅书院八个模块,依据不同功能需要组建不同的活动空间及景观环境。④十二景。以公园原本的生态条件为基础,提炼星沙文化内涵,打造四大人文特色景观(松雅书院、潇湘名人园、楚帛广场、关羽广场)、四大自然生态景点(野奢营地、绿绕洲滩、茶田花溪、草境花园)、四大城市活力景点(艺术之门、礼乐广场、松雅水街、金沙银滩)[4]。

4.3 交通规划

依据相关交通建设规划,可对松雅湖整体市政交通状况进行规划。①设计一座连通捞刀河、松雅湖的人行跨河桥。②在现有条件下增加两处人行天桥,优化东四路交叉口节点,创新深度为3m 的半下沉隧道,拉近公园与城市间的联系。③香堤路区域预留36m 未来道路拓宽的空间。④万明路可拓宽至40m,需严格按照湿地红线标准,仅从东侧进行外扩施工。

在设计绿道系统时,需预留九公里滨水运动休闲漫步道与10km 环湖绿道,实现全园的顺畅通行。①加建2.9km 游路,确保步道街接、转折通畅性,尽量避免出现突兀转弯,且两侧植被需进行疏密调节,保证视线通透性,充分展示湖面景色。②改造3.2km 游路,对已建游路进行统一的面层铺装、划线,并适当拓宽部分路段。③拟建2.9km 双环并线游路,主要应用于部分没有新建游路的东侧环湖区域及人流密集的沙滩区域,可节约资金投入、保留生态原貌、保障游客安全。

在设计停车系统时,需要完善配套设置,实现园内外交通的无缝接驳。按照原计划需建设地面停车场15 处、停车位2152 个,现已建地面停车场11 处车位,停车位1868 个,综合实际游客需要可调整为地面停车位2335 个,其中充电停车位345 个,大巴车位24 个。在设计电瓶车园路时,需明确划分电瓶车专用道,设计2 个电瓶车停车场、24 处停靠点,完善划线管理,实现单向行驶。

4.4 配套建筑

依据相关建筑标准规定,得到公园配套建设指标,如表2 所示,其中服务类建筑占地1.5%以下,管理类建筑占地0.3%以下,科研类建筑占地0.2%以下。

表2 长沙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配套建设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设计内容如表3 所示。

表3 建筑占地面积

其中,包含管理服务房9 处(2 处处于新建状态,小卖部、公厕、管理等建设面积在180m2左右)、门岗值班室9 处(位于各车辆出入口,建设面积约为10m2)、公园17 处(新建厕所5 个,建设面积约为75m2)、微型消防站2 处(即消防柜,可设置在值班室附近,提高园区自查、自防、自救能力,建设面积约为30m2)、警务站1 处(保障安全,建设面积约为90m2)、游客中心1 处(以绿色、环保、节能为主要原则,沿用第四代建筑形式,并加设立体智能化操作系统)。

4.5 植物调整

可引进乡土植物,创新四季绽放的特色林。设计海棠园、粉黛岛、垂柳园、茶花园、池杉岛、梅花园、樱花园、观赏草园等多元化模块,符合当地不同生物的生长、栖息条件,并综合景观氛围打造不同主题,使得不同区域可在不同季节凸显不同色相。

4.6 照明规划

庭院灯、草坪灯、投射灯、广场灯等公园夜景照明需依据《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进行布置,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光污染等问题,并利用多元化的照明设施突出植株美感、景观特色,实现以线带面,保障灯光照明的主次性、和谐性[5]。

5 结语

湿地公园的有机更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难得机遇,是可持续理念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的落地。在实际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坚持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活力、因地制宜、凝练特色的原则,覆盖景观、交通、配套建筑、基础设施等多项内容,在此基础上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综合来看,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已经逐渐趋于特色化、完善化,并获得一致好评,符合相关配套建设指标要求,为其他城市湿地公园的有机更新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公园生态建设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公园里玩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