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市场下A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2023-08-06 04:40浦丹瑶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3期

浦丹瑶

摘要:文章以A公司为例,主要选用了PESTEL模型落实对A公司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并从价值链、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两方面入手,分析了A公司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模型进一步展开了对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战略环境的综合分析,确定A公司发展战略现实情况,为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发展战略的优化制定提供参考与指引。

关键词:新型电力市场;PESTEL模型;SWOT分析模型;战略环境分析

电力市场的转型发展对电力企业发展提出了更多挑战,也提供了良好机遇。为确保电力企业在当前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深入分析其战略环境的条件下确定发展方向。

一、A公司的概述

A公司属于省管产业单位,隶属于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长时间的发展中,A公司作为专业电力技术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包括电力技术服务、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与送变电工程启动调试及性能试验服务等等,能够为电厂建设项目的立项、施工建设、投产运行提供全生命周期式的支持服务。近年来,受国家环保政策力度持续收紧,国内煤电新增机组容量逐年减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司优势火电业务冲击较大。面对内外部新形势,A公司在努力坚守传统火电业务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市场,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当前,A公司战略定位主要为,全面建成行业知名的电力技术服务中心、节能减排技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

二、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在本次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外部战略环境分析中的宏观环境分析实践中,主要选用了PESTEL模型,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法律环境这几方面入手完成分析。

1. 政治环境

在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以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1年3月,我国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与发展思路,将新能源设定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发展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背景,随着新能源大量并网,电网面临稳定供应和清洁低碳的双重挑战。同时,电力改革纵深推进对经营管理提出新的课题。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双双进入攻坚深水区,电网企业面对的经营约束不断增多。省管产业单位面临风险防控压力日益增大,因此要认真落实省管“第二梯队”的定位,主动作为,即为电网主业起到支撑作用,也为省管产业单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2. 经济环境

就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能够获取到的机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在疫情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发展均呈现出明显放缓的趋势,国内营商环境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大,目前面临明显的内需不足问题。另外,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挑战以及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经过“十三五”的发展,国企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省管产业单位面对发展瓶颈,转型升级压力加剧。省管产业单位作为国网公司的“第二梯队”,要为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同时,国内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公司发展也有利好的一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众多一体化项目纷纷开工,给安徽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3. 社会环境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火力发电建设项目逐步减少,各大发电集团的技术支撑机构及民营企业逐步介入技术监督、技术服务、基建调试等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给A公司的经营业绩提升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转型下,更高比例的风电光伏机组将对传统电源进行替代,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将发生变化,火电机组在转型中期退役速度将逐渐加快。

4. 科技环境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需要加速落实对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持续性完善,重点凸显出企业创新在当前市场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逐步形成企业作为主体、市场作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展开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加大在科技创新与研发方面的关注度与投入力度,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加速,依托科学技术的创新研发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电力省管产业中的高新技術企业,转型发展必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寻求成果转化动力,全力推进重大电网项目,争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是公司助推长三角一体化、聚力电网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5. 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由原有的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此时,生态环境在支撑企业发展方面所显现出的作用性与价值性更加明显。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需要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促使了绿色增长以及高质量发展成为现实。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成为趋势。肩负保障电力供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使命。

6. 法律环境

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各项业务的展开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切实遵循现有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电力企业长时间保持绿色低碳发展。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来看,电力企业生产实践中需要重点遵守的法律条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从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处理方面来看,电力企业生产实践中需要重点遵守的法律条例主要包括《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MSDS表(危险化学品说明书)等。

(二)行业环境分析

在本次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外部战略环境分析中的行业环境分析实践中,主要选用了波特五力模型(图1),从供应者、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新进入者、替代品以及购买者这几方面入手完成分析。

1. 供应者

2021年,我国在关于上网电价的政策指导要求中提出,要有序开放全国燃煤发电的上网电价,提出市场上交易电价的上下浮动范围均控制在不高于20%的水平,相比于原有规定(上浮动不高于10%、下浮动不高于15%)均呈现出扩大发展趋势,助推着电力交易的市场化发展。而对于电力现货而言,其价格并不受限制,显现出绿色电价优势。在新型电力市场发展背景下,电力交易的市场化发展程度将持续性加深,促使电力市场竞争积累程度显著增加,推动着发电企业议价能力水平的进一步增强。

2. 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

公司90%以上的业务都来自外部市场,承接的各类业务都为技术服务类,人员资质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市场竞争激烈。

“十三五”期间,国内各大发电集团相继成立研究院,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加入,同时各大发电集团对于自己的研究院都采取了一定的市场保护措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直接影响了公司主营板块收入和利润。

3. 新进入者

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电力市场建设全面市场化,各发电集团的技术支撑机构及民营企业逐步介入技术监督、技术服务、基建调试等领域,传统的发电技术监督市场格局正快速瓦解,A公司的经营面临多样化市场主体竞争的压力。当前,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壮大,同步增大了电网运行的风险。为保障电网安全,公司积极开展新能源技术服务业务,依托电网对新入网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场站开展涉网试验,对并网质量进行把关。

4. 替代品

受到国企股份合作制兼并发展趋势逐步提升的影响,区域内的各个电网企业有很大概率落实统一规划与建设管理,促使整合后的电网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电网业务以及科研方向的潜在进入者,可能会提供研究院现有服务的替代品,并对A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一定威胁。

5. 购买者

各类电压等级的电源测厂站为A公司的主要外部消费者,即服务购买者。现阶段,竞争基本面与前期相比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仍然为五大发电集团之间的寡头竞争。对于这些集团企业而言,其实力水平极高,所提供服务项目涉及总金额水平、场站数量与范围等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也同样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但是,在我国经济水平发展总体较好的大背景下,国内电力需求逐年递增,区域新能源基地建设进程提速。A公司的消费者更多为国有企业或是具有国有企业背景的公司,价格敏感性较弱,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能够得到理想的价格优势。

三、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一)价值链分析

A公司的盈利模式价值链主要如下:战略,战略规划产业链选择;投资,低压电器检测系统建设、高压电器检测系统建设;运营,运营管理;全覆盖的检测服务,低压电器检测收入、高压电器检测收入。公司不仅在传统火电领域技术实力雄厚,近年来全面介入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以及光伏、风电场等新能源工程调试与技术服务工作,涵盖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检测及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开发、电力油气检测、节能技术改造、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检测等领域。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安徽A公司是國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电力行业3A级信用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中,A公司已然通过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是我国率先通过相关认证审核的企业,具备多种从业资质,如表1所示。A公司是集电源电网类工程启动调试与试验、电力技术监督与服务、电力物资检测与分析、新能源涉网试验与技术服务、油气分析与SF6回收处理、电力设备研发与成果转化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电力技术服务企业。

要实现“双碳”目标,煤炭消费要控制,传统的火电企业处于双碳新形势下的关键时期。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新观念、加快新技术研发才能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四、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战略环境的SWOT综合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本次新型电力市场下A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实践中,主要选用了SWOT分析模型,从机遇、挑战、优势以及劣势这几方面入手完成分析。

(一)机遇

在2022年8月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性与重要地位进行了强调,提出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占据着基础性地位,要在当前的发展中着力维护电网发展的质量水平,这也是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可靠保障。因此,发挥与电网主业的战略协同作用,做实做强做优省管产业单位对A公司来说至关重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期,抢抓等高对接沪苏浙一体化发展为主线,持续提高客户服务的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同时,面对内外部新形势,A公司在努力坚守传统火电业务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市场,谋求业务转型升级,也是新型电力市场下推动A公司更好发展的重要机遇。实践中,A公司加大在储能技术研究、节能降碳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开拓新业务,如为传统煤电机组提供节能降碳技术服务等等,主动迎合新的市场发展条件以及新型电力市场趋势。

(二)挑战

近年来,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升级,煤电项目审批受限,且经营风险加大,这对电力公司的优势火电业务造成较大冲击;电力体制加速改革使得电力企业面对着的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增大,这对A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变革提出一定挑战;受到清洁低碳能源革命的影响,电网升级发展技术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这挑战A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当前的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竞争模式为开放式竞争,这对A公司拓展国内业务服务市场提出了一定挑战;在电网公司管理改革发展背景下,A公司在拓展管理研发新领域方面也受到一定挑战。

(三)优势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清洁能源在我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受到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依然得以保持,所以煤炭的使用比重会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但是清洁能源仍然无法彻底取代煤炭能源。2022年夏季,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电力供需出现局部紧张的情况。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还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将是长期艰巨任务。在稳定传统火电业务方面,A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强公司人员技术培训,努力修炼内功,切实为各电厂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品牌力量;三是面对火电日益萎缩的现状,公司努力寻找火电业务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A公司在政府委托的背景下,将节能减排工作设定为重点内容,为区域内的多个电厂制定、提供了整套可操作性强、实效性理想的节能减排生产技术方案,以此助力电厂提高经济效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要加大煤炭等化石资源实际利用率以及高效性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电力技术企业的支持,这也为A公司这一专业电力技术服务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机遇。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伴随着新电源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来电网运行稳定的新问题。基于以上情况,A公司主要以节能减排工作为切入点,为省内各电厂提供全套的节能减排方案;与此同时,拓展电网业务,为省内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四)劣势

综合内外部环境,对A公司的发展劣势进行分析,具体有:A公司实际所具备的研发能力水平以及研发人才队伍无法切实承担新兴电力市场发展环境下各电力企业的现实需要,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A公司的市场化竞争意识还保持在偏低水平;A公司管理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的竞争激励机制还要持续性优化完善;A公司当前实际应用的产教融合工作机制成熟度偏低,需要及时展开更新处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电力市场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能够获取到的机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实践中,需要着力把握现有战略优势,抓住机遇,并以存在着的发展劣势以及面对着的机遇为切入点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研发能力水平以及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市场化竞争意识以及管理水平、更新竞争激励机制以及产教融合工作机制,助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超,焦红,李佳桐,等.“双碳”目标下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及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兼析典型国家电力市场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11):60-63+158.

[2]牛文娟,吴晨,薛贵元,等.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江苏省电力市场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电力,2022,35(03):1-10.

[3]刘逸,覃忠将.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电力企业“走出去”形势与对策[J].广西电业,2019(10):25-29.

[4]汪琳瑛.基于SWOT分析的统签统付在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05):61-64.

[5]徐勇,邱召輝.中小城市热电联产供暖企业战略环境思考[J].冶金管理,2019(05):96+121.

[6]文静.新能源企业战略环境分析[J].现代商业,2017(12):133-134.

(作者单位: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