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风险控制研究

2023-08-09 05:51邹筱王天娇
关键词:农超对接

邹筱 王天娇

文章编号:1003?6180(2023) 03?0008?07

摘  要:将委托代理模型引入农户和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提出损失各自分担的风险控制契约、外部损失共担的风险控制契约、内部和外部损失共担的风险控制契约.与集中控制下的最佳供应链收益对比结果表明,内外部损失共担的风险控制契约,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发生,使得整体供应链收益水平达到最佳.

关键词:委托代理模型;农超对接;生鲜供应链

[   中图分类号    ]O [    文献标志码   ]  A

Research on Quality Risk Control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ZOU Xiao,WANG Tianjiao

(School of Busines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al-agent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econdary supply chain composed of farmers and supermarkets,and the risk control contract of respective loss sharing,the risk control contract of external loss sharing,and the risk control contra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loss sharing are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he best supply chain benefits under centralized contro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control contra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loss shar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risks,so that the overall supply chain revenue level can reach the best.

Key words: principal-agent model;Agricultural supermarket docking;fresh supply chains

生鲜农产品由于其不易保存、易腐坏、运输条件苛刻等特性,在运输及后续销售过程中经常存在变质等风险,致使农户因货物损失,造成成本升高,整体生鲜供应链收益水平下降.[1]对于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风险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链参与者做出的决策与质量风险之间的联系.霍红等构建了多方博弈模型,针对供应链参与者做出的不同决策给出控制质量风险的建议.[2]于荣等对比两种不同风险决策模型对质量风险控制的差异,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使得供应链收益最大化.[3]有学者专门研究生鲜农产品质量风险的传递.陈达强等以GERT为风险单元,用SIS模型演示风险传递网络.[4]雷勋平等从供应链参与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和信息不对称这两个视角进行传导研究.[5]付焯等将时间参数引入到生鲜供应链质量风险传递的研究中,分析物流服务时间约束下产生超期风险的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进行优化.[6]有学者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质量风险来源分析[7-9],并对风险源进行控制,让生鲜供应链实现协同运作.[10-11]

“农超对接”型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二方面:一是宏观上“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研究.如典型的“农超对接”模式、基于大数据背景的B2C创新模式、零售商渠道合作的创新模式等.[12-16]二是对“农超对接”型供应链协调优化研究,基于不同保鲜主体的保鲜努力视角,对线上、线下双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协调优化[17],考虑生鲜农产品损耗率对保鲜努力的影响,综合分析两者,进行优化研究[18],或是将期权研究视角引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优化当中,完善供应链协调优化方法.[19]

目前,少有学者将委托代理模型聚焦到农超对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风险控制上,故本文运用委托代理模型设计出三种风险契约,用于控制生鲜农产品流通环節中质量风险控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模型框架

模型聚焦“超市+农户”构成的二级供应链,由农户向超市供应生鲜农产品,由超市向消费者提供生鲜农产品.超市会对农民所供应的生鲜农产品进行检查,超市能准确识别出品质优良的生鲜农产品,查收过程中验收不合格的农产品退回给农户,此时供应链产生内部损失;超市的检测也会存在一定的失误率,即超市将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误认为合格,并经过流通处理后,向消费者出售.在一定概率下,消费者会提出索赔,由此可能产生名誉损失费和消费者索要赔偿等外部损失.为研究进一步展开,做以下假设:

(1)超市与农户均为中性风险,即预期收益与预期效用相等;

(2)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始生鲜农产品,经过超市的包装加工仍为不合格品;

(3)外部的损失远远大于内部的损失;

(4)当出现外部损失时,消费者会对生鲜农产品进行退货处理.

内部发生的损失是由农户提供的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造成的,外部产生的损失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农户提供的生鲜农产品质量不合格,但超市验收合格,并将其包装后卖给了消费者,由此发生了外部损失;另一种情况是农户提供的生鲜农产品原本是合格的,但是经过超市的包装加工变成了不合格品.

进一步深入分析,设置模型变量:

M为农户提供的生鲜农产品质量水平,即变质率[00,?2Csm?m2>0],生鲜农产品的变质率越高,农户为维持生鲜农产品质量所花费的单位成本越高.N为超市对农户送来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验收,检测出不合格品的概率,满足[00,?2Cqn?n2>0].[r]为超市对生鲜农产品做出的质量保鲜努力水平,[00,?2Cqr?r2>0],超市对生鲜农产品品质的保鲜程度愈高,花费的成本越高.

[p]为农户供货给超市的价格,[u]为超市将生鲜农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的销售价格;k代表内部损失,包含延迟损失,以及出现突发状况找寻临时农户供应生鲜农产品的成本等;[L]代表品质不好的生鲜农产品出售给消费者后,被消费者发现质量问题而产生的额外损失,包含超市的声誉损失和消费者索要的赔偿等;[v]为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被购买者发现后要求进行赔偿的概率.综合内外部发生损失的两种情况,则发生外部损失的概率为:

[v1-m1-n+m1-r].

2 集中控制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

在集中控制情况下,将农户与超市看作一个整体,其共同目的是使供应链收益最大化,此时供应链整体收益为:

式(1)中,[u1-n1-m]表示供应链的销售收益,[kn1-m]表示内部的损失,[v1-m1-n+m1-ru+L]表示出售品质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后带来的外部损失.

令供应链整体收益[∏]对生鲜农产品的变质率[m]、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努力水平[r]和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验收水平[n]求偏导函数.

由一阶最优条件[?∏?m=0],[?∏?r=0],[?∏?n=0],可以得出全局最优条件下农户的质量努力水平、超市的最优质量努力水平和检验水平满足下列关系:

等式(2)为隐函数解,[m*,r*,n*]表示整体最优时,农户、超市的一阶最优质量努力水平和超市的一阶最优检验水平.此种状态下,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最高.在集中决策模式下,最优状态下的努力水平是整体供应链集中控制条件下供应链内部损失和供应链外部损失以及整体供应链质量努力成本的最优解.

3 不同损失分担情况下的风险控制

分散式决策模式,以集中控制模式下的一阶最优质量控制水平为基准.在供应链协同理论中,集中控制条件下,供应链的最大收益必然大于或等于分散模式下的供应链效益.

3.1 各自损失分担的风险控制契约

损失各自分担的契约风险控制,是指由一个农户和超市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超市对农户供应的生鲜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超市将会把生鲜农产品退回给农户,由此产生的内部损失将由农户方独自承担;如果超市将有质量问题的生鲜农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由此产生的外部损失将由超市方独自承担.在现实经营状况中,此种风险分担方式最为常见.此种契约方式,农户和超市存在如下博弈行为:

(1)农户与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的收购价格[p]达成一致,超市验收生鲜农产品的检测水平为[n],并做到质量控制努力水平为[r];

(2)农户方的质量控制努力水平[m],[m]是不可估测的;

(3)超市对农户提供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超市按约定好的价格[p]进行收购,验收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超市退回,农户独自承担产生的内部损失;

(4)生鲜农产品经过包装加工后,以市场价格[u]出售给消费者;

(5)因为生鲜农产品具有发生质量问题时不易被发现的特性,所以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会有概率[v]被消费者发现,此时产生外部损失,消费者退回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并要求进行索赔,这时超市将独自承担外部损失.

农户和超市的收益函数为:

综合考虑存在单边道德风险的情况,农户的质量努力控制水平是无法预测的,在风险各自独立分担的风险契约条件下,约束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农户至少拥有保留收益才愿意参与到契约中来,超市会用最优的检验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采用委托代理契约模型分析,问题可以转变为:

其中,式(5)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超市能够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式(6)是农户参与约束,[a0]是农户的保留收益;式(7)是激励相容约束,农户确保获得自身收益最大化的最优质量努力水平.

分别代入农户的收益函数以及超市的收益函数,农户的收益函数[∏s]对[m]求一阶偏导,并让式子等于0,即可得出单边道德风险下委托代理模型.

由激励相容条件可以得出:

在全局最优的条件下有:

整理得出:

由于[p

由此可知,在此种契约中,超市的检验水平要比其质量努力水平大,才能使得供应链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2 外部损失共同分担的风险控制契约

该契约情况下,农户和超市有如下的博弈过程:

(1)农户与超市就契约中的生鲜农产品收购价格[p]和农户承担的外部损失比例[α]达成一致,超市承诺检验水平[n]且能实现自身的质量控制努力水平为[r];

(2)农户方的质量控制努力水平[m],[m]是不可估测的;

(3)超市对农户提供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超市按约定好的价格[p]进行收购,验收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超市退回,农户独自承担产生的内部损失;

(4)生鲜农产品经过包装加工后,以市场价格[u]出售给消费者;

(5)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变质不容易被察觉的特性,因此,生鲜农产品会有概率[v]被消费者发现为变质生鲜农产品,此时产生外部损失.消费者退回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并要求进行索赔,农户承担[α]比例的外部损失,超市承担剩余部分的外部损失.

农户和超市的收益函数为:

考虑到农户可能出现单边道德风险的情况,在约束成立的前提下,农户至少拥有保留收益才愿意加入契约,超市会用最优的检验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采用委托代理契约模型分析,代入农户和超市收益函数,问题可以转变为: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令其结果等于零,联立两个方程,得出[λ=1],[η=0] ,将这两数值代入拉格朗日函数中,再对农户的质量控制水平[m],超市的质量控制努力水平[r],超市的检测水平[n],求一阶偏导数,在令其结果等于0.

通过与全局最优条件对比,發现此契约的解与全局最优条件下的解不一致,因而这种外部损失分担的风险契约无法使整个供应链收益最大化.

3.3 内外部损失共同分担的风险控制契约

此种契约是在农户与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农户与超市按照某种比例对发生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进行分担,在农超对接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些超市会采用此种方式来控制风险,但是发生风险时的分担比例没有固定的标准.

此种契约方式,农户和超市存在如下博弈行为:

(1)农户与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的收购价格[p]、农户承担的外部损失比例[α]、内部损失承担比例[β]达成一致意见,超市承诺验收生鲜农产品的检测水平[n],并做到自身质量控制努力水平[r];

(2)农户方的质量控制努力水平[m],[m]是不可估测的;

(3)超市对农户提供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生鲜农产品,超市按约定好的价格[p]进行收购,验收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发生外部损失时,农户承担份额为[βk],发生内部损失时,超市承担份额为[1-βk];

(4)生鲜农产品经过包装加工后,以市场价格[u]出售给消费者;

(5)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质量问题不易被发现的特性,所以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出售后将会有概率[v]被消费者发现,此时产生外部损失,消费者退回质量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并进行索赔,农户将承担的外部损失为[αL],超市将承担的外部损失为[1-αL].

农户和超市的收益函数为:

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代入农户收益函数和超市收益函数,问题转变为  .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其中,[λ]是农户参与契约约束的拉格朗日因子,[η]是农户激励相容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因子,分别对农户的内部损失分担比例[α]和外部损失分担比例[β]求偏导,令结果等于零.联立两个方程,得出[λ=1,η=0]. 将这两数值代入拉格朗日函数中,再对农户的质量控制水平[m],超市的质量控制努力水平[r],超市的检测水平[n],求一阶偏导数,令其结果等于0.

将此契约得到的一阶最优条件与全局最优条件进行对比,此种契约与全局最优条件有相同的解,因此,在内外损失分担的契约模式下,可以让“农超对接”供应链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求解[α]和[β],令农户的参与约束为等式,与农户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联立,可以得出:

4 结论

本文运用契约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三种风险控制契约对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中质量风险的控制,通过外部损失、超市和农户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努力程度等变量,建立供应链风险与供应链整体收益函数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只有内外损失共担的风险控制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2)由内外部损失共担的风险契约可以发现,超市单方面降低验收水平,农户的收益增加,但超市与供应链整体的收益将会下降,致使超市方维持在一定的验收水平,确保超市的收益和供应链整体的收益不会下降.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一个农户和一个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并未研究多个农户与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未来将就多个农户博弈对整条供应链产生的风险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琰.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成本约束的背景[J]. 商业经济研究,2017(3):132-133.

[2] 霍红,白艺彩.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 工业工程,2020,23(6):52-59.

[3] 于荣,陈枫,唐润. 不同决策模式下农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6):42-49,91.

[4] 陈达强,张少博,王海燕,等. 食品质量链风险传递耦合网络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42(4):1093-1106.

[5] 雷勋平,Qiu Robin.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3):242-249.

[6] 付焯,严余松,郭茜,等.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风险传递机理及控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53(3):654-660.

[7] 刘鸿超,王晓伟,陈卫洪.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21 (11):66-76.

[8] 刘双印,雷墨鹥兮,徐龙琴,等.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信溯源系统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6):327-337.

[9] 柳祺祺,夏春萍.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构建[J]. 高技术通讯,2019,29(3):240-248.

[10] 曾梦玲.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机制及优化路径[J]. 商业经济研究,2021(16):145-149.

[11] 杨建辉,杨伦. 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度和耦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2):494-507.

[12] 杨燕. “农超对接”模式及策略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7(15):115-117.

[13] 严继超,李华,王晓青. 我国“农超对接”典型模式研究[J]. 北方园艺,2019(2):202-207.

[14] 蒋旭. 基于“农超对接”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 价格月刊,2016(12):55-58.

[15] 罗光强,王芳. 大数据背景下B2C农超对接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策略[J]. 农业经济,2019(2):118-120.

[16] 李玉龙. 零供渠道合作视角的“农超对接”模式创新研究[J]. 农业经济,2021(6):135-136.

[17] 周涛,吕圆圆,周亚萍. “农超对接”双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研究——基于不同主体保鲜努力视角[J]. 管理现代化,2022(1):8-16.

[18] 史保阳,史保莉. 考虑努力水平与损耗的农超对接生鲜产品供应链协调[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24(5):43-48,55.

[19] 王漪昆. 农超对接下基于期权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编辑:琳莉

猜你喜欢
农超对接
辽源市“农超对接” 开启农产品流通新模式
融合多特征信息的管理决策模型分析
基于“农超对接”的S集团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心理契约与农产品流通效率关系机制研究
浅析“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农超对接”中违约问题研究
石门柑橘农超对接现状分析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基于农户利益视角的“农超对接”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