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途径探索

2023-08-09 02:25周兰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周兰英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担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是语文学科独特的性质。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文化素质,为他们补充精神的养料,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及其教学现状,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现实需求,提出了有效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133-03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这是民族的瑰宝,对当下仍旧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人们继续继承和发扬。初中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能够让初中生重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前,同时对他们价值观塑造、道德品质培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探索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千年历史文明演变所积累的瑰宝,是劳动人民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将其作为人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做到继承与弘扬,这样才能够塑造优质的思想与价值观。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教育活力,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质,这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能够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有助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当前,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看重和凸显素质教育的理念。初中语文这一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更加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是传统教育理念的产物,从长远来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难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初中生处于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厚的人文思想与人生哲理,由此提升综合素养。此外,借助于优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也能够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

(3)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看重课堂的教学质量,尝试通过吸取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升教学的效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够将语文教学与当下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点,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思想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其繁重的课业负担也能够得以减轻,最终初中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目标也能够有效达成。

2.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传统文化教育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都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够浓厚。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以单一的知识传授為教学中心,呈现的给学生的是灌输式、枯燥的课堂内容,这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不能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不强,通常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挖掘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契合点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生没有有效地参与到实践探究中。同时部分教师只是看重学生学习考试成绩的高低,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发展、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力度,必须增强初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与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2)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方式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部分教师开始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渗透,而没有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就难以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作用,难以起到明显的成效,往往是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僵化,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而只是给学生讲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难以为学生呈现充满趣味的课堂。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浓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并不是发自内心喜欢或者是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对初中生的吸引力不够。此外,由于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理论灌输、机械背诵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印象是枯燥、无聊的,且教师所选取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较为局限,通常是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没有挖掘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这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难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由此学习动力不足。对此,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内在动力,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途径

(1)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深入挖掘教育资源

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实践,因此必须强化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让教师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往往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对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深入地剖析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内涵,能够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此外,借助于信息技术,教师也能够收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和视野,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这能够让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一内容的出处,让学生了解到《水浒传》这一作品,并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创作背景以及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借助于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感受人物抵抗压迫、见义勇为、敢爱敢恨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忠”与“义”的理解,由此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受到良好熏陶,获得全面发展。

(2)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因此,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记忆、背诵等表面,而更应当引导学生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作品,其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借助阅读教学的契机,结合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自主探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感受这一作品的中传达的忠贞之情以及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给学生筛选优质的书籍进行阅读,给学生提供阅读书单,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阅读,了解类似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所传递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自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对初中生而言,学校和课堂是日常进行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够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了解程度。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在学校的官网、宣传栏、宣传册、黑板报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适当地加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的墙壁上可以挂思想家、哲学家的名言、事例和画像,添加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拜之情,并使学生受到相关的启示。其次,在文化环境方面,学校应当为学生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强化学生的文化内涵。例如,学校可以举办汉字主题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和近代的现代汉字的形、义产生与变化过程,通过有趣的、好玩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学习汉字文化,了解到我国汉字文化的悠久历史,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拜之情。再如,学校也可以借助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答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趣和有用,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更好地从学校本位出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设计、开发校本课程,这能够有效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当地文化特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的调研,由此为切入点,梳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共性和特点,进行校本课程的编写与设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机会和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制定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真钻研和系统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设计“独特家乡风光”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名胜古迹、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在学习语文知识文化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能够切实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总体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和当地的文化特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同时能够夯实初中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这一门学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采取有效的途径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精神品质,促进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创新教学方式,组织丰富实践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由此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潘畅.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J].作文,2022(44).

[2]聂广峰.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34).

[3]俞天明.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22(1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