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备的维护与安全问题研究

2023-08-09 07:17李金成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14期
关键词:消防设备消防火灾

李金成

(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 苏州 222000)

消防设备是防火、灭火、救援等消防工作中的重要器材,在提升消防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日常管理中,相关人员应提升对消防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有序开展相应的维护措施。然而,结合当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建筑消防设备在保障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发挥出消防设备在建筑消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居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 消防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消防设备是火灾抢险救援工作中应用的设备与仪器总称,消防设备的运行质量与使用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的灭火救援效果。为提高建筑灭火救灾工作质量与效率,就需要提升消防设备的性能与技术水准。由此可见,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工程消防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具体来看,开展消防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现阶段,建筑功能及内部结构逐渐朝向全面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防设备日常管理难度,特别是对于内部构件较为复杂的设备来说,一旦出现故障将降低其使用成效,并导致管理成本的提升。通过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建筑消防设备运行存在问题与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同时,加强设备维护还有助于减少后续管理中的各项成本支出,确保消防设备的性能可以得到稳定发挥。二是提升消防设备使用性能。部分消防设备受到生产材料及使用特性的影响,需要在一定的期间内使用,为保证其呈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例如,每3~6个月应对干粉灭火器(如图1所示)的干粉状态及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保证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满足建筑内部的消防管理要求,促进相关设备消防性能与运行状态的提升。

图1 干粉灭火器

2 消防设备维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工程灭火救援难度较大

建筑工程在施工、使用期间,往往涉及较多的可燃物,包括家具、布制品、易燃装修材料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物品将成为助燃物。同时,建筑工程内设置的竖向管井在发生火灾时也会加剧火势蔓延,大大增加了灭火工作难度。特别是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来说,消防人员难以及时获知不同楼层的火情,无法清楚了解高层建筑中每个房间的布局情况,导致灭火救援工作难度增加。随着我国建筑防火相关规定的完善与优化,导致部分已建工程的消防问题暴露出来,包括防火间距不达标、消防车道建设不合理等,而当前相关消防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景也在朝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2.2 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各地区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均在持续增加,使得消防管理部门的工作体量也明显增大。消防管理部门在进行消防管理期间,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国家防火标准进行消防设备监管与消防安全管理,使得整体工作呈现出内容多、方向广、强度大的特点。

2.3 存在消防设备超期工作现象

当前,消防管理部门虽然已经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存在覆盖不全面以及管理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存在维护管理技术不达标以及部分超出使用期限设备仍在使用的情况,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的出现。据调查,建筑内部超期使用的设备比例达到35%,这不仅会阻碍消防设备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导致建筑火灾安全隐患的出现。

2.4 安全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新技术与新设备引入建筑消防管理中,这也导致消防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流程更加复杂。在此过程中,消防设备运行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也进一步提升了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很多人员并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防火安全培训教育,导致日常防火意识不足或存在违章用火的情况;部分管理人员对建筑消防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重视不足,这不仅限制了消防设备的价值发挥,还给建筑工程埋下了火灾隐患。

3 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的路径

3.1 优化建筑工程消防设计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消防能力与消防安全标准,就要在施工期间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进行建筑消防设计,为消防设备的安装、维护与安全管理提供保障。相关人员在开展建筑消防防火安全设计时,主要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按建筑消防防火规格要求进行消防疏散通道设计,保证其长度与宽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建筑内部电梯井、通风井等设施的设计应满足我国消防安全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应保证可以正常运行。再次,确保消防设备数量及安全疏散标识设置的合理性,确保出现火情时可及时进行安全疏散。此外,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防烟排烟系统,合理安装自然排烟设备、机械排烟设备等不同类型的消防排烟设备,同时保证设备数量与安装位置的合理性。最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尽可能选择阻燃性、抗燃性较强的建筑材料,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

3.2 落实制度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日常在进行建筑消防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期间,落实严格的维护管理制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支持。消防管理部门应针对建筑工程实际特点对消防设备管理监督制度进行革新,确保与建筑消防管理要求相适应。首先,应提升对建筑工程中消防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维护体系,将设备维护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保证相关人员可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检查,同时排除潜在障碍。其次,消防设备使用期间往往会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因此,在进行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时,还应更多考虑其生命周期,进而应做到因地制宜,有效对其维护与保养周期进行规划,保证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其使用性能,并对设备使用成本进行把控。此外,考虑到维护管理工作对消防设备应用成效与使用性能的重要影响,还需要针对相关落实合理的监管机制。最后,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维护管理展开全面的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的设备登记管理制度,对设备维护管理流程与内容进行记录,明确设备运行及质量问题,并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登记内容的清晰性与明确性,进而可以为后续消防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责任追溯提供依据,为实现预期设备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3.3 加速消防设备的报废与更新

现阶段,部分建筑使用期间存在不主动更新超期设备、报废设备的情况,为保证消防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消防管理部门应注重对建筑消防设备报废更新工作的监管,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及政策支持起到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落实配套管理制度,对超出正常使用期限的消防设备进行淘汰处理,进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3.4 加强设备维护队伍建设

在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专业能力与素质可以直接影响设备管理的效果,因此,应加大力度开展设备维护队伍建设工作。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应对消防设备维护人员的选拔标准进行优化,同时在上岗前对设备性能、操作方法及维护流程等内容进行考核,保证其综合素质满足消防工作开展要求。(2)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活动,加强其对消防设备原理与操作方法的掌握,并针对设备维护与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全面优化消防设备维护工作流程,促进整体维护质量的提升。(3)为提升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应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标准包括设备维护响应、故障排除、维修质量等多方面内容,提升维护人员和骨干人员培训成效,保证其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建筑消防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中,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3.5 引入先进信息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应将更多先进信息化技术融入建筑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与保养中,以实现其应用成效的提升。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例,通过构建综合性管理系统对具体信息进行识别,同时进一步推动物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促进智能化管理效率的提升。将相关技术应用到消防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中可以做到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特别是对防火门、喷洒系统、火灾探测器(如图2所示)等在建筑物内应用的消防设备来说,可以有效实现对火势的识别与控制。现阶段,相关设备的应用又进一步实现优化升级,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应用适合的消防设备,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及其优势,如表1所示。

表1 火灾探测器类型及优势

图2 火灾探测器

除此以外,建筑消防设备维护管理还可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针对建筑内部各类型消防设备构建完整的数据信息系统,整合设备运行信息并对其性能与状态进行检测,一旦识别异常可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建筑消防工作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在保证使用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维护与管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消防设备的价值与作用,实现建筑消防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是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相关工作不仅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确保可以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受到管理制度、监管机制、人员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时候消防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因此有必要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监管机制,优化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同时加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带动工作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消防设备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基于RS485的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消防也幽默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备设置与控制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基于射频技术的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消防设备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