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以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关系

2023-08-10 10:11闫睿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班规特长关怀

闫睿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尊严、个性与人格等的关怀,是保持尊重、爱惜之心的一种人文理念。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是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隔阂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存在部分“硬性管理”问题,即忽视学生个性,以固定的规章制度管束他们,看似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优化其行为习惯,但却因为缺乏人文关怀而影响师生关系,降低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与依赖程度。新时代下,“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主张以真正的人文教育去关怀学生,使其能在仁爱之心、宽容爱护的启迪下实现健康成长。这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成长意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并促使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因此,小学班主任应积极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特长

我国小学实行的教学模式为班级授课制,班主任往往需要负责管理数十名学生,有时还会出现“大班额”现象,这也就使小学班主任的管理任务更加艰巨。班主任应尊重学生个性,承认生生差异,善于发现、挖掘其特长,使其在赏识与尊重中树立成长自信,积极乐观地参与学校活动、学习生活,从而真正地为其长久进步做好准备。

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会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他们有机会在班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特长,使其在集体中变得更加自信。因此,班主任设计了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如文艺表演、运动比赛、科技发明、劳动实践等,希望学生能够在班级内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使其获得幸福感,实现长足进步。另外,班主任也十分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如一个学生因为缺少突出的特长、性格内向,在集体活动中表现消极。通过长期的观察,班主任发现这个学生很喜欢读书,读书的速度很快,而且经常能在喧嚣的环境下安心读书,专注力很好。班主任在阅读活动中表扬学生擅长读书、专注力很好、学习视野非常开阔的优点,引导其明白擅長读书也是可贵的特长,他应该为自己骄傲。通过赏识教育,这名学生充满自信,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学生在班级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该生发现了自身的优势,并树立了自信,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特长,生生之间也能相互欣赏、彼此激励,这有利于优化生生关系,使其能够在班级活动中友善、真诚地与他人交往,有助于优化学生品质,建设和谐班集体。

二、包容学生不足,宽容学生缺点

包容教育同样是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策略之一,甚至会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养分。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缺点,如果以缺点去批评学生,缺少包容与宽慰,他很可能会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实施人文关怀时应包容学生的不足、缺点,允许其犯错、试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规律,使其在人文关怀与包容教育下变得自信、获得自尊。

例如,班级中有一个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为人乐观、友善,在班级内很有号召力,班主任便让这名学生担任班长一职,负责设计、开展班级活动,充分展现其性格优势。最初班主任提出让学生担任班长的建议时,该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不能为班级服务。对此,班主任告诉学生,成为班长并不能以优异的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是要拥有为班级服务的决心、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在同伴中的号召力。学生的开朗性格、友善品质及其甘愿为班级服务的决心都展现着其个人品质,所以他不必因为成绩不好而自卑。同时,班主任也告诉学生,身为班长更要以身作则,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去约束其他同学,所以该生要以高标准、高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上也要尽可能地去提升自己。班主任也根据该生的学习问题制订辅导计划,希望其能够在班长职务的带动下更加刻苦,成为更优秀的个体。

通过包容教育,学生能够客观反思自身不足,但这并不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学生明白个人的特长、优势,可以自觉扬长避短,这有利于端正其成长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奋进、拼搏奋斗的和谐氛围,使其能够通过集体生活建立优秀的意志品质。

三、守护学生自尊,注重民主沟通

民主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备要求之一,也是实施人文关怀的基本做法,因为当班主任能真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且能将其视为独立的个体时,便能理解其需要,从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计划,促使其实现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认可学生,以民主、平等的师生沟通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活动,从而真正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教育准备。

在设计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会充分尊重学生的真实需求,鼓励其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希望他们能够在集体生活中顺利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在制订班规制度时,班主任便鼓励本班学生围绕纪律、学习、卫生、活动等设计规章制度以及奖惩措施,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集体生活经验完善、拓展规章制度,以此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待小组编订完成后,班主任可通过小组讨论删减、完善班规纪律,由学生自主确定执行班规的方式方法。这样,班规将对全体学生产生行为约束作用,有利于规范其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优化其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渗透人文关怀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改善其集体意识,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因此,小学班主任可渗透人文关怀,以赏识学生的特长、包容其不足与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去重构师生关系,使其能够在和谐、友善、奋进的集体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猜你喜欢
班规特长关怀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班规要科学合理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