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3-08-10 12:34李琳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设置阅读教学文章

李琳

四法阅读教学在教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查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语文阅读习惯,从行为上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意识。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还可以在课后养成其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未来的自主发展。

一、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在四法阅读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教学地位的体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阅读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的阅读状态。在传统的教学影响下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设置阅读目标,往往是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指导,并没有设置规范性的教学目标。为了真正促进语文阅读的创新性发展,教师需要综合把握规划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应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活动,同时能够采用适当的阅读方式,带给学生灵活多样的阅读感受,关注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给予其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分层教学法,针对文章的不同段落进行划分和总结,完成段落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学习,每个段落的学习目标不同,确保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阶段设置目标。例如,在进行《落花生》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准确分析,理解文章中父亲深沉的爱。同时,教师需要设置分层目标,随着学生阅读的不断深入完成对文章结构的分析,针对文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开展具有目的性的阅读引导。

二、规划阅读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语文阅读形式的创新性发展需要教师注重解读阅读内容,根据具体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对阅读教材进行准确分析,确保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着较强的联系。教师帮助学生完成阅读内容的分析,显著提高课内阅读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的方式,获取更多的阅读知识,积累一定的阅读经验,感受文章中的文学内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含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学生的文学积累具有一定的帮助,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关注语文教材内容,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单纯阅读,还需要考虑学生阅读的深度,分析学生对文章的把控情况,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自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带給学生深刻的阅读体验,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同时,教师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文章,完成高效的文章探究和分析。例如,教师在进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两篇文章的情感类型较为相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解读和分析,然后让其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让学生形成感恩之心,突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阅读方法,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感悟

由于小学语文阅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突出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教学方法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虽然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但是缺乏规范化方法的应用,导致阅读的整体效果较差。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四法进行准确分析,开展积极自主的阅读引导方式。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学生的阅读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引导,从而带给学生深刻的阅读感悟。大部分小学语文阅读的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合理采用阅读方法,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分析和标注文章段落内容。小组合作的阅读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完成自主阅读分析。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一课的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对具体的段落进行整体划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阅读,对文章中段落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

四、设置趣味性阅读活动,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且入学时间不长,缺乏深刻的文学认知,在传统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缺乏约束力,无法带给学生深刻的阅读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需要设计趣味性阅读活动,应用现代化教育工具,改善课堂阅读氛围。课堂阅读教学并不是学生沉闷地默读,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适当增加课堂教学元素,充分突显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情感,自主表达对文章中的情感分析。为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朗诵活动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准确分析,明确重点字词的含义和情感,能够通过朗读的方式带给学生积极自主的活动体验。例如,在进行《古诗三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准确分析,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文章内容,从而通过朗读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体现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

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完成拓展性阅读

在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中,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把握阅读教学的深刻性和拓展性,适当地增加课外阅读任务,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选择阅读书籍,从而形成较为积极的阅读习惯,突出拓展性阅读的优势和内涵。为了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引导学生自主使用工具书,掌握更多的阅读应用方法。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处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需要自主识字,还需要自主完成对书籍内容的探索。拓展性阅读能够有效实现课内阅读的知识衔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完成拓展性阅读内容的分析和思考,积累更多的字词,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思考。教师设置拓展性阅读任务,有效联系家长监督学生的课后阅读并完成好词好句的积累。因此,教师需要设置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可以选择阅读名人传记或名著,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知识,要求其能够自主完成语文语言表达,感受到阅读带来的趣味性体验。教师可以每个月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展示,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班级中说一说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引导其相互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学生的个人发展,语文学习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需要考虑语文阅读的深刻性和思维性,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内容,还能够促进其形成阅读思维,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

猜你喜欢
设置阅读教学文章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