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艺术跨文化传播与策略研究

2023-08-10 18:24汪新叶
新闻爱好者 2023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汪新叶

【摘要】伴随“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带的建设,中国艺术作为跨文化文明对话的最佳载体,能结合视觉、听觉、肢体等非语言系统,以世界共通性表达系统传达中国文化及美学思维。近年来,河南艺术“走出去”的脚步愈加频繁,并凭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繁出圈。但“河南艺术”概念在国际上尚未形成,河南艺术传播还处在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现结合设计艺术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检视了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开展下一阶段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应从扩大传播主体、打造河南艺术产品的“中国精神”、深化受众分析等三个方面着力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可见,艺术作为一种超越族群差异的文化符号,能够实现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形成一种全球化的“美学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助力。[1]但目前,中国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还面临着很多困境。由此,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借助合理的路径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信息,成了当下理当关注并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艺术与跨文化传播

中国艺术鲜活地记录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历史变迁,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不同时期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生活,以其包括的文化内涵和“中国艺术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对于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仔细搜寻,涉及中国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不仅纵跨上千年,而且在理论研究上横跨百余年。具体而言,在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断出现跨文化实践活动,经过10余年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越发频繁,此时,针对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兴起[2],共同推动了中国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发展。

另外,从西方艺术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将艺术和传播真正进行本质勾连的是恩斯特·卡西尔。他在《人论》一书中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并且卡西尔还认为艺术符码是蕴含功能与意义的“象征符号”,充分肯定了“藝术”与“传播”调配协作、相互作用:符号因其功能性得以运转,而运转方式可以用传播来体现。同时,“艺术的领域乃是纯粹形式的领域”是卡西尔对艺术和美的阐释。由此可见,美学意义上的“形式”和传播学意义上的“符号”被有机整合,艺术和传播被勾连且互为本质:艺术必须通过传播且只能通过传播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意义,而传播也必须经由艺术才能实现自己最高的目的。[3]

由此可见,艺术与传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并借助媒介技术的日益发达逐渐合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艺术传播已经突破了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实现中国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实际就是重视创新传播方式,尽可能搭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艺术“走出去”。下文将以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为例,以此映射出中国艺术跨文化传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二、历程与问题: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

(一)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历程

回顾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发展流变,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经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主要呈现出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49—1979年)、发展阶段(1980—2003年)、兴盛阶段(2004年至今)。[4]具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人民政府就把发展文化事业摆上了重要位置,文化艺术园地初现繁荣。此阶段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戏剧艺术作品,主要以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为主。在传统戏剧上,豫剧大师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两次亮相中南海。在现代戏剧上,创作出《朝阳沟》《人欢马叫》《社长的女儿》等经典佳作。1980年至2003年期间,河南艺术步入发展期,表现的种类和数量成倍提升,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呈现百花齐放、竞吐芳华的态势。在艺术活动上,民间歌舞、戏曲、曲艺、灯会、社火活动广泛开展。在文化品牌项目上,孟津县书法、浚县泥玩、舞阳县书画等多项上榜“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自2004年起,中部地区崛起政策使河南文化“走出去”得到空前发展,为此,河南省积极探索构建中原文化品牌新模式,创造出了具有中原文化独特气质的艺术精品。其中,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重点剧目《风中少林》《清明上河图》《河洛风》和《木兰诗篇》等形成一道耀眼的“文化冲击波”。此外,以《风中少林》和《水月洛神》为代表的舞台艺术,以《斗笠县令》为代表的豫剧艺术,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为代表的电视节目等,都堪称河南艺术资源中浓墨重彩的篇章。2006年在悉尼歌剧院成功举办《梨园飞歌》大型豫剧音乐会,成为外宣河南艺术的重大举措,经过周密策划,2008年《梨园飞歌·少林功》大型文艺演出走进宝岛台湾,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河南声音。2017年加快中原文化“走出去”被纳入河南省文化工作要点,以举办“欢乐春节”活动为契机,河南派出多个艺术团体分赴缅甸、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进行文艺演出,切实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南艺术的跨文化传播。2021年河南卫视通过融合媒介渠道和创新中华美学符号表达,相继推出《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文艺短片,成为凭借传播传统文化“出圈”的典型代表。

(二)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河南艺术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的艺术精品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艺术作品都没有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其规模和影响力有限,“河南艺术”概念在国际上尚未形成。这也反映了河南艺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呈现给世界观众的是不成体系及片面化信息,“河南艺术”全貌和时代性特征表达力度不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不足。就现状来看,河南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基本上以政府机构及政府背景的官方媒体为主体,包括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合作处、孔子学院以及各类媒体机构,如河南卫视等。虽然河南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积极策划各项主题活动,助力河南特色艺术产品“华丽输出”,但政府机构的跨文化传播常采用宏观的、官方的、理性的视角来传达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宣传色彩浓厚、人文色彩淡薄的问题,而忽视了海外“受众本位”的文化差异[5],从而造成理解偏差和抵触心理,制约了传播效果。

与此同时,文化企事业单位、民间艺术团体、高校和艺术家个人等参与跨文化传播的程度较低。1983年赫斯曼提出文化艺术产品传播的受众具有层次特点,艺术家本体和艺术领域的其他工作者是核心的接受群体。因此,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要充分调动各个群体、各个领域进行多元化的传播。

二是传播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近年来,河南省着力促进文艺繁荣,呈现文艺“百花”竞芬芳的大好局面。但是,河南文化艺术“走出去”的策略及方向有所偏失,由于受到观念与人才的限制,仅限于视觉化符号明显,且易于被国外受众接受的产品,比如“七星剑”“抬花轿”等动作化符号突出的剧目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河南文化艺术的世界形象被受众所固化。另外,就受众群体而言,河南艺术展示给观众的是片面的、符号化的信息,不能代表完整的艺术形态和文化精神。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省文化艺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继续深入挖掘价值内涵,对于河南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需要做到全方位、精准有效的传播。

三是传播受众分析不足。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也是信息传播链条的重要环节。”由此,实现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必须充分探求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从“认知差”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受众的接受状态。[6]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河南艺术在跨文化传播时,针对海外受众的解码能力以及文化背景差异问题认知不够,从而造成目标国受众对认知对象的认知差较大、认知动力不足等问题。

当前,一方面,目标国受众对河南艺术的认知差较大,在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层面上体现出不同的认知程度。通过对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河南艺术在国内具有美誉度并走出国门的作品进行统计分析,海外受众对于艺术文化符号解码能力较高,而对于河南艺术蕴含的美学思想、文化品质、中国精神等隐性文化认知度则较低。另一方面,目标国受众的认知动力不足。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主要为依靠政府文化机构牵头的主题活动、大型国际会展、国际频道和展览演出等,未能运用系统思维对文化企事业单位、民间艺术团体、高校和艺术家个人等进行整合、规划和设计,尚未形成系统性、专业化、稳定而成熟的营销渠道与传播体系,总体格局还没有完全打开,一旦受众无法获取认知对象的传播信息,便会严重阻碍目标国受众的认知动力,导致认知地带缩小,这些都成为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短板。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中国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对策

(一)扩大传播主体,提升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力度

针对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传播主体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未来我们应注重培养具备跨文化视野的艺术人才,将文艺知识分子、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艺术表演人员等划入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政府文化机构为主导,艺术人才为主体力量、文化企事业单位为重要力量、民间艺术团体为中坚力量的立体式传播格局,增加跨文化交流机会。

第一,应加强文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非遗传承人和表演人员在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协同化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路径,利用艺术类院校、民营院团、非职艺术团体、表演技艺培训、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等渠道,构建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明确河南艺术的世界形象,突破从艺术技能培养到国际化艺术人才的转变,实现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在培养计划方面,应注重对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艺术人才对国外情况的全方位了解,充分认知河南艺术在海外受众群体的传播定位。

第二,文化企事业单位是推动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目前,河南已有1000多家企业“走出去”,2021年山河柳编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约克动漫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昊韵乐器有限公司、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与往年相比在数目和规模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当下,河南文化企业单位要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发挥其跨文化传播的主体力量作用,把最能代表河南形象的艺术作品在沿线国家推广。

第三,民间艺术团体是推动河南艺术跨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河南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中原特色。例如:豫西狮舞、少林武术、花鼓戏、豫剧等民间传统艺术已经成为河南的文化符号,且易于被国外受众接受。我们需要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民间艺术团体对河南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审美创新,充分挖掘河南艺术和国外受众群体之间“民心相通”的因素,运用系统设计思维,赋予河南艺术多点的、多维度的传播途径。

(二)打造河南艺术产品的“中国精神”,提升河南艺术价值的传播力度

河南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的问题,在未来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打造和提升河南艺术的“中国精神”,展示生动立体的河南形象。具体而言,要注重对河南艺术文化内涵的挖掘,打造艺术精品。为了提升河南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力度,我们不能局限于对经典艺术符号的输出,要在河南艺术产品的“中国精神”上下功夫,通过意象、仿古、叙事等形式全面展现“道”“气”“文”“味”“韵”等美学内涵,突出传播内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打造河南艺术产品的“中国精神”,同时在尊重海外受众的审美心理基础上,注重文化内涵的共享性,打造精品化、多元化的艺术作品,增强传播内容的吸引力。

(三)深化受众分析,更好满足受众文化需求

为了增强河南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力和接受度,我们需要在尊重海外受众审美心理的基础上,把握受众情感热点,最大限度地拓宽认知地带,减少认知差。河南艺术蕴含着包容开放、开明豁达、融会贯通的气质与风范,这种精神内核能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和认可。因此,河南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应该基于这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对河南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设计,以“民心相通”的理念提取河南艺术中相互吸引并且共同谋事的文化元素,在保持河南艺术原有的语言特点和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推介,使传播者与接受者共享多点的、多维度的共谋行为,从而提高海外受众对河南艺术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提升河南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巩县石窟残损造像数字化复原与展示研究”(项目编号:2020BYS00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黄河文化遗产廊道河南中小型石窟数字化复原与展示研究”(项目编号:212400410406)]

参考文献:

[1]俞睿.跨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艺术化传播策略[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4-91.

[2]王廷信.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国家战略与理论研究[J].民族艺术,2017(2):20-27.

[3]王菡薇.中国艺术海外传播与策略研究:以江苏为例[J].学海,2016(3):109-113.

[4]毛兵.河南文化发展60年[J].中州学刊,2009(9):79-83.

[5]段鹏.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8):1-8.

[6]赵洪娟,周思,赵艳华.“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齐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4):79-81.

(作者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