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探讨

2023-08-10 06:43文张雯
中关村 2023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质量

文张雯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了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话语权,承担着党团、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思政课教学等明确职责;辅导员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朋友,可以用导师和朋友的身份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依据自身情况、学生情况和特定需求以平等、自由、感性的角度,利用会议活动、课堂教学、谈心谈话等渠道进行思政教育。因此,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要有严肃性,也要有活泼性,其重点就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润物无声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心中,实现深入、具有持续性自发性的思想品德和观念培养,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美好品格。

二、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辟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路径

新时期,教育目标的创新改革要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教育重点内容,既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文明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质量,也能够对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是非观念、家国信仰和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强化新时期、新青年的优良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塑造。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新时期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德育培养质量,促进新时期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教育质量提高,是新时期育人的重要改革路径。

(二)可以有效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高校学生的人数较多,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压力较大,如果使用传统的课堂、会议模式开展思政教育,必然会导致思政教育的深度不足,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得到思政理念的良好启发和认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思政教育质量的提高。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独立、面对面的教育窗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接受度和思考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可以有效减轻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压力,保障思政教育的质量。同时,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视频内容,供学生自行下载保存和观看学习。学生可以在课下等空闲碎片化时间段进行思政学习,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与交互技术实现情境化学习,让学习情境更加真实而富有感染力,从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交互性、超媒体性等优势,拓展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渗透思想教育,让思政教育更加深入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中来。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形式,制作思政教育专题课程,塑造学生优良的精神品格。

(三)有助于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多类型的新媒体技术软件和播放设备,可以产生多样化的信息传输形式,为思政教育提供多种选择模式,让辅导员可以选择适合的设备或软件进行思政教育,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同时,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实现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思政教育模式、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微课思政教育模式、虚拟交互思政教育模式等等类型教育模式的有效创新,能够根据思政教育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选择,也能够利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趣味性、深入性和直观性,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助于深挖思政理念和精神,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另外,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为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和思想状态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对学生发布的网络信息的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明确学生的心理转变和价值取向情况,帮助辅导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有助于及早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四)有助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载体

传统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政教材和部分文件精神等,主要通过辅导员的讲述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但内容相对抽象,表达枯燥无味,其信息传递效率和质量也不高。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利用短视频、时政新闻、视频图片、虚拟影像等形式为教育载体,将抽象深刻的思政教育内容具象化、生动化,能够让学生受到强烈的多维度感官刺激,加强对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精神,深切感受并认同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质,从而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三、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挑战

(一)学生管理难度提升,辅导员话语权受到挑战

新时期的大学生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高速发展变革的阶段,从小接受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被新时代所处环境所熏陶,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心理较为早熟,其自主、自我意识较强,心理敏感又胆大,热衷于接受和参与新鲜事物,不畏惧权威;但同时其心理和生理状态并没有真正成熟,思想深度和对世界的理解深度尚浅,不能充分驾驭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做出冲动行为,也很难真正认识、承认自身的错误。这种现象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新媒体设备和软件的应用,更加容易获取思政教育资源和信息,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评判时事新闻,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网络形势的复杂性,学生很难在舆论大势面前保持冷静,很难做出清晰的判断,容易冲动行事,做出不好的言论评价或行为。

(二)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不足,应用质量不高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机遇,教育部不断强调要高校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高校辅导员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体,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和应用能力对思政教育改革质量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但部分高校辅导员掌握新媒体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缺乏良好的新媒体使用策略和意识,导致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难以推进。部分辅导员只会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展示PPT课件和视频,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导致思政教育质量难以提升。部分辅导员对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认知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网络新事物、新形势和新方法认知不足,也无法有效分析,不能够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导致思政教育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学生内心,导致思政教育质量不高。

四、高校辅导员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点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力和理性思维

面对复杂的社会和网络形势,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判断能力和理性思维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筑好思想屏障,防止不良信息的冲击和引导,打造思政教育的良好基础。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思想主导作用,扎实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四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辅导员要深入了解社会动态和思政时事,为学生推荐关注相关的公众号、视频号,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思政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关注时事、理性评价、综合判断,可以针对特定的时事举行评价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客观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热门舆情事件,带领学生梳理事件的内容、过程和结果,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良信息的引导机制和过程,让学生明白网络信息和舆情引导的过程和目的,从而实现对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和有效管理,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对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辅导员话语权和网络认知

首先,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增强教育的科学性,掌握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需求,利用更加专业的思政素养来提升话语权,思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不可辩驳,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其次,辅导员要提升对新时代网络形式和内容资源的认知能力,让思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兴趣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政教育内涵,主动思考思政理念,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统的理念灌输和理论说教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育形势,新时代的学生更愿意辅导员以平等、趣味性的谈话方式来进行交流。辅导员可以利用热点事件和时事新闻为教材增强思政教育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主导思政教育过程,引导学生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有效获得思政理念;另外,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思政教育,例如用网络流行语、热梗、动图等形式,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更加亲近、信赖辅导员,让学生在自身的认知中得到熟悉感和安全感,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辅导员的思政理念,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深化思政教育内涵,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三)提升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和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质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质量投诉超六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