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10年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剂用药规律

2023-08-12 18:19任兰群李具宝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7期
关键词:配伍文献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任兰群 李具宝

【摘 要】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提供理论基础和遣方用药的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近10年临床研究文献,整理、统计和分析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结果:获得有效文献458篇,方剂458首,中药134种,统计出30味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发现3个有效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获得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5味核心中药。结论: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补肾强督为本,兼顾祛邪,与强直性脊柱炎本虚标实的病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文献研究;数据挖掘;内服方药;配伍

Mining the Medication Rule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ased on Literature Data in Recent Ten Years

REN Lan-qun,LI Ju-bao

【ABSTRACT】Objective: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ata to mine the medication rule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an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The clin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the databases of CNKI,Wanfang,VIP was retrieved,and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treat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collated,counted and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

458 effective literature,458 prescriptions,and 134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obtained,and 30 high-frequency Chinese medicines were identified.Cluster analysis revealed three effective cluster groups.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revealed five core Chinese medicines,including Niuxi(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Gouji(Rhizoma Cibotii),Duzhong(Cortex Eucommiae),Danggui(Radix Angelicae Sinensis)and Shudihuang(Radix Rehmanniae Praeparata).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onifying the kidney and strengthening Du,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limination of pathogenic factor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characterized by deficiency in root(origin)and excess in branch(superficiality).

【Keywords】 ankylosing spondylitis;literature research;data mining;oral Chinese medicine;compatibility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1]。AS病因迄今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

关[2]。中医学将AS归属于“脊强”“背偻”“痹证”等范畴[3]。文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AS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4]。本文整理、统计和分析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AS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探讨其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以中药or中成药or方药or方剂or中草药and口服or内服or内治and强直性脊柱炎or脊柱炎or大偻or脊强or背偻为检索式,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中药内服治疗AS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

1.2 纳入标准 ①以中药内服为治疗手段,可兼有西药;②研究对象为患者,研究方法为临床疗效观察或临床试验研究;③试验方法科学合理,必须设有对照组;④诊断标准或疗效评价标准须获得同行广泛认可。

1.3 排除标准 ①资料不详实的文献;②没有具体药物组成的临床研究文献;③疗效不确定或研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的文献;④文献综述、系统评价、个案报道等。

1.4 信息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由3名研究者分别仔细阅读纳入文献,包括文题、摘要及全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有效的文献,并交叉核对,如有不同意见,则由通信作者协助解决。

1.5 分析和统计学方法 分析纳入文献中的中药组成,依据国家统编教材《中药学》和《中医内科学》统一中药名[5-6],分析药效、归经及五味,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研究者交叉核对数据准确性。采用SPSS 22.0软件对前30味中药(使用频次 > 100次)进行聚类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及质量评价结果 近10年已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AS文献,共检索出4321篇,有效文献875篇,其中中国知网412篇,万方227篇,维普236篇,经合并重复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458篇,方剂458首。

2.2 药物分类及使用频次 按照《中药学》[5]中的分类方法,458首方剂中的药物分为9类,共用中药134种,用药频次共计8818次。其中补虚药使用总数及频次最多,其次为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见表1。使用频次 > 100次的中药共30种,见表2。

2.3 中药归经及五味频次 根据《中药学》[5],统计134种中药的归经及五味。归肝经的药物种类及使用频次最多,见表3。苦味药的种类最多,甘味药的使用频次最多,见表4。

2.4 前30味中药(使用频次 > 100次)聚类分析 使用平均連接法对前30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见图1。当截距为5时,可将前

30味中药分为3类。第1类: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第2类:甘草、独活、白芍、桂枝、续断。第3类:黄芪、防风、桑寄生、淫羊藿、鸡血藤、附子、赤芍、补骨脂、骨碎补、全蝎、红花、薏苡仁、羌活、茯苓、秦艽、威灵仙、蜈蚣、细辛、川乌、青风藤。

2.5 前30味中药(使用频次 > 100次)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最大前项数设置为4;支持度≥20.00%,置信度≥80.00%,挖掘常用的药物组合,统计并分析排名前10的药物组合方式,见表5、表6、表7。分析高频药物之间的连接,采用网络可视化图形显示其关联规则,线条越粗代表药物之间的关联性越强,见图2。

3 讨 论

《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为病,脊强腰痛。”AS的发病以肾督空虚为本[7-8]。《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而风、寒、湿外邪痹阻日久,均可郁而化热[9]。《类证治裁》提出:“久痹必有湿痰、败血。”AS又为风、寒、湿、热、瘀、痰等多种病因病机交织而成。根据诸多医家的研究及经验总结,AS病机总属本虚标实[10-12],肾虚督空为本,风、寒、湿、热、痰、瘀等实邪痹阻经络为标[13]。本研究显示,内服治疗AS的方剂中,补益药种类及使用频次居于首位,其中具有补肾阳作用的中药共12味(杜仲、续断、淫羊藿、补骨脂、鹿角胶、菟丝子、鹿角霜、鹿角、巴戟天、肉苁蓉、仙茅、海狗肾),在补益药中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等祛邪类中药。从中药分类的角度可以看出,治疗AS以补肾强督为本,兼顾祛邪,该用药规律与AS本虚标实的病机具有一致性[14]。

本研究显示,入肝经中药最多,说明调理肝脏在A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AS的发病与督脉、肾经关系密切[15]。《素问·痿论篇》载:“肝主一身筋膜。”“筋”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维持人体结构和活动的组织[16]。AS主要病位在关节滑膜、关节囊、肌腱、韧带附着点等筋膜处[17]。肝血充足,则筋膜得以濡养,脊柱关节活动自如[18]。因此,调肝法在AS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苦味中药使用种类最多,甘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辛味中药种类及使用频次均排第2位。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19],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20-21],辛味药能散、能行[22]。根据AS的病机特点[23],重用甘味药可以起到补虚益精、缓急止痛的作用,辛开苦降能够通利三焦,促进气血运行而除痹痛[24]。

通过聚类分析,将用药频次排名前30位的中药分为3类。第1类为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兼以补血活血养阴;第2类为甘草、独活、白芍、桂枝、续断,补肝肾、益气养血药配以解表散寒药;第3类为黄芪、防风、桑寄生、淫羊藿、鸡血藤、附子、赤芍、补骨脂、骨碎补、全蝎、红花、薏苡仁、羌活、茯苓、秦艽、威灵仙、蜈蚣、细辛、川乌、青风藤,补益药配以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药等。以上3类药均在补肝肾、强筋骨的基础上,配以祛邪类药,体现补虚泻实的治疗思想。临床中应以补肝肾、强筋骨为本,根据兼有的病邪性质合理配伍。

根据二项关联规则,牛膝-狗脊、牛膝-杜仲、牛膝-当归、牛膝-熟地黄等4对药物组合支持度最高,且4对药物组合均与牛膝相关。再次观察聚类分析结果,第1类药物中牛膝单独聚为一类,证明牛膝在治疗AS时发挥着独特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牛膝“主腰痛不可屈伸”。牛膝具有抑制促炎症因子、减轻滑膜炎症等作用[25]。分析三项关联规则结果,杜仲-狗脊-牛膝、杜仲-狗脊-当归、杜仲-狗脊-熟地黄组合支持度最高,这3种药物组合均与狗脊-杜仲相关。同时根据二项关联规则结果,杜仲-狗脊的支持度为90.30%,置信度为97.58%,证明狗脊-杜仲为治疗AS的关键药对。狗脊、杜仲的共同作用是补肝肾、强筋骨。狗脊具有抑制炎症因子、延缓椎间盘软骨退变的作用[26],杜仲具有抗炎、调节骨代谢等作用[27]。“督为肾之外垣”,肾气内充则督脉得固,狗脊、杜仲配伍可加强补肾强督的作用。

聚类分析将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聚为一类,并且其用药频次排名前5位。根据五项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排名前10位的均为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这5味中药组合。治疗AS高频关联规则网络图显示,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之间的关联度比较强。综合前30位中药使用频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5味中药是治疗AS的核心药物。牛膝、狗脊、杜仲作用及其配伍如上文所述。当归养血和血、活血止痛,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抑制AS的炎症反应[28]。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抑制软骨细胞凋亡[29]。熟地黄配当归补而不滞,行而不伤血,体现出动静结合的治疗特点。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近10年中药内服治疗AS文献分析,总结中药内服治疗AS的用药频次、归经及五味特点,经过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挖掘出牛膝、狗脊、杜仲、当归、熟地黄5味核心中药,为AS的组方用药提供参考。但本研究未对药物的具体用量进行分析,未与临床辨证相结合;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为A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加客观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韩善夯,孙美秀,甘可,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与炎症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957-5959.

[2] 刘宏艳,魏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2):67-72.

[3] 李彦,孟祥震.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溯源考析[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4):297-299.

[4] 王焕勇,刘立志,徐利飞.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11):34-40,44.

[5] 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1-39.

[6]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81-490.

[7] 秦松林,陆华.基于肾虚湿热理论探析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51-53.

[8] 黄雪琪,沙正华,林海,等.温阳通督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8,59(2):160-162.

[9]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治汇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7):51-55.

[10] 韩曼,姜泉,路志正.路志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

验[J].中医杂志,2016,57(19):1634-1636.

[11] 徐文博,张建华.浅谈张建华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7):55-57.

[12] 孟闯闯,纪伟.纪伟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探

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6):502-505.

[13] 孙广瀚,刘健,龙琰,等.刘健教授从脾虚湿盛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抉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4):373-376.

[14] 杨瑞丽,汤小虎.强直性脊柱炎从肝肾、督脉论治的理论浅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44-46.

[15] 陈伯胜,王海东,金芳梅,等.强直性脊柱炎与相关经络关系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7,30(3):60-62.

[16] 王海东,陈伯胜,田雪梅,等.从经络腧穴理论探讨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应机制[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28-31.

[17] 宋竖旗,李灿,冯兴华.冯兴华痹证“贵肝”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49-50.

[18] 孙玉信,高州青.对“肝主筋”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1608-1610.

[19] 张静雅,曹煌,龚苏晓,等.中药甘味的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6,47(4):533-539.

[20] 孙梦莹,李小娟.苦味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11):2004-2007.

[21] 张静雅,曹煌,许浚,等.中药苦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6,47(2):187-193.

[22] 刘永宽.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药学,2020,17(10):187-188.

[23] 赵哲,赵亚男,吴冬梅,等.从强直性脊柱炎病机探讨免疫失衡与肾藏象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2018,37(11):1062-1064.

[24] 刘忠第,姜淼,谭勇,等.《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和特色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405-409.

[25] 高坤,张勇,陈大宇,等.牛膝总皂苷干预兔膝骨关节炎滑膜液来源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3):5317-5321.

[26] 付长龙,梅阳阳,李民,等.基于Ras-Raf-MEK1/2-ERK1/2信号通路探究狗脊多糖延缓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退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7):3311-3314.

[27] 万海山,代伟宏,黄泽晓,等.杜仲皮水提取物对急性骨髓炎大鼠的影响及对PI3K/AKT-eNOS通路的干预研究[J].中南药学,2020,18(12):1978-1982.

[28] 钟立甲,张文泉,华永丽,等.代谢组学方法评价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抗大鼠急性炎症作用的研

究[J].中國中药杂志,2016,41(11):2061-2069.

[29] 张明焕,毛文,刘雷,等.熟地黄多糖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7):1491-1494.

收稿日期:2023-02-05;修回日期:2023-03-26

猜你喜欢
配伍文献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
南乐《目连戏》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男衬衫对格美学设计解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含雄黄复方制剂的安全性及组方配伍对雄黄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