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2023-08-12 10:38王雪松刘武萍
科技风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产教证书校企

王雪松 刘武萍

摘 要:“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设计。我校以“1+X”证书试点为契机,创新校企双元共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探寻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和“三教”改革,在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知识与技能融合、书证衔接和融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实现大数据专业职业教育“1”和“X”有效衔接,培养一专多能的大数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

Abstract:The pilot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odels,an important lever to improve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and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design to deepe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Our school takes the "1+X" certificate pilot project as an opportunity to innovat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dual education of talents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explore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big data technology major,deepe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and reform the "three education" system,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have been conducted in areas such as professional and job integration,integration of course knowledge and skills,and integration of documentary evidence,Effectively connecting "1" and "X"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big data majors,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one major and multiple abilities in big data.

Keywords:"1+X" certificate;Talent Training;Model reform;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1 概述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發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要求,我校大数据技术专业以省级二类品牌建设专业为契机,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新规范,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新时代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的新需求,持续推进“1+X”证书制度工作,将大数据应用开发“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1+X”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工作岗位相结合,构建基于“课证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推进“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 搭建校企协同产教平台,创新双元共育人才的培养机制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抓手,发挥学校层面的“一会两联盟”和专业层面的“一园三会十企”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依托“大数据产业学院”和信息技术专业群,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模式和机制,协调、指导校企之间专业共建、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员工培训等工作。与大数据产业园企业实现一对多的全面合作,同时,与南京云创、广东泰迪等校企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合作学院”,实现一对一的深度合作,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达到校企双元育人、合作发展共赢的局面。

充分利用合作企业优质的技术资源、实训条件和技术队伍,建立校企“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的双向兼职双岗双职良性运作机制,实施“校企双元”协同育人。完善青年教师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不断接受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面向行业企业开发“技能+学历”培训项目,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1]的同时提升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合作企业安排工程师到大数据产业学院协同教学,指导学生实训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校企双向交流,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通过建立企业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冠名班”等合作育人的方式和途径,深化产教融合,专业教师与产业导师合作完成行业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共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校企共育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机制。

3 探索“项目引导、分层递进、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充分利用工业园区丰富企业资源优势,学校以行业企业多元化的岗位需求为依据,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实践,将大数据应用开发“1+X”证书培训内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制定符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实践能力培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开发为任务,探索并实践”“项目引导、分层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在基础实训室、仿真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搭建起来的逐步递进的阶梯化平台上,逐步完成大数据各相关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

以大数据产业学院为载体,利用学校地处国家级工业园区腹地的区位优势,依靠我校牵头的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佛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园区校企协同育人联盟”企业资源,将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等结合,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创新创业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学历证书与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证书考核内容的互融互通。

4 以“1+X”证书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三教”改革

4.1 校企协同打造新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学校层面与企业共建教师发展实践基地,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建立校企人员互派交流协作共同体[2],专业层面通过在企业设置教师企业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能大赛工作室等途径和方式,建立一支能胜任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教学任务的新型“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利用地处国家级工业园区腹地的区位优势、丰富的企业资源,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精准施策,采取“全脱产驻企实践”“专业核心课程双导师制”“扎根国家工业园区”“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承担省市科研创新平台”等五轮驱动策略,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跨界教师创新团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4.2 以项目为载体,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大数据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设计[4],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推進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以及任务驱动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5],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作为教学实施全过程的载体。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引进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专业核心课程推行“双导师制”授课制度,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指导和培养人才,以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育人模式。

4.3 课程标准与“X”标准融合,优化教材内容

紧跟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对接最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相关职业技能标准,立足产教融合,融入大数据应用开发“1+X”证书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优化教材内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以企业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线,加强教材内容与生产过程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6]。

通过产教融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及考证标准,制定相关课程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Python)、大数据存储技术、Spark技术与应用等8门课程标准,开发《大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爬虫技术(python)》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突出教材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4.4 实施“1+X”证书项目,推进“赛证”融通育人

将“1+X”证书标准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训练学生适应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均将得到全面的提升。

“1+X”试点证书的推进将加快我校改革进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制定新的教学标准,完善教学体系。学校积极争办和建设省赛基地,为学生搭建竞赛培訓平台,开展技能大赛项目培训及考核,将日常教学与技能竞赛课程相结合,根据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及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规划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使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1+X”证书相衔接,推行“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坚持把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5 构建校企协同完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5.1 校企共建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大数据产业学院为载体,利用学校地处国家级工业园区腹地的区位优势,依靠园区中丰富的企业资源以及学校牵头的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佛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园区校企协同育人联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集产、教、研、赛、鉴、培于一体的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全面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5.2 校企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校企双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的实训基地,融入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氛围,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统筹多种资源,联合企业或其他院校共同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依托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多元协同建成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功能齐备、开放共享、管理规范、服务社会、特色鲜明、辐射大湾区的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主动适应本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及转型升级,以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为核心,与50余家企业签订长期协同育人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具有辐射引领作用,集产、教、研、赛、鉴、培于一体的多功能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推进校企项目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依托专业实训基地和平台,本着“共建、共享、共管”的原则,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管理和监督教学质量,促进技术研发和实践的结合,为行业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5.3 完善校企多元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大数据专业教学资源优势和行业企业岗位资源优势,共同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健全大数据应用开发“1+X”证书教学管理机制,制定配套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实训、实习考核办法,引入“1+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中职业道德、岗位绩效等指标,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与保证体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教学评价中的双主体作用,建立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教师自评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结果客观全面[7]。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类型课程,分层分类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反映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水平。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户系统对接,记录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学生学分,用于用人单位识别和学生就业。将多元评价和常态监测做到实处,有效促进教学计划目标的达成,确保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专业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结语

我校大数据专业以“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为契机,深化我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将课程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构建“1+X”证书标准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参与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开发培训课程三门,优化“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两个,不断实现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全面性与针对性、系统性与适应性、长期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松,卢珊,张国锋.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有效途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1(9).

[2]王雪松.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1(6).

[3]王景学,杨学敏.1+X证书制度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23(1).

[4]刘鑫.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5]李华丽.泉州高职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的研究[J].知识文库,2020(5).

[6]吴杰雄.“1+X”证书制度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22(6).

[7]廉军.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J].湖北农机化,2019(9).

项目资助: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校企协同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GDJG2021024);广东省高职教育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二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工种子项目

作者简介:王雪松(1974— ),男,湖南祁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

猜你喜欢
产教证书校企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收录证书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