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峰:认准一件事就去做成一件事

2023-08-12 20:49王雪
教育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行知康平栋梁

文 | 王雪

李少峰

推开李少峰办公室的门,径直望过去,窗边放置着一张单人床,床上铺盖的是学校统一发放的被褥。窗外雾蒙蒙一片,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办公桌左侧的柜子里,摆放着简单的碗筷和几包速食。这个小小的格子间,就是他住宿和办公的地方。从2022年6月调任到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校(以下简称“行知宏学校”)至今,他就这样以校为家,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光阴。

作为北京汉德三维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汉德三维”或“集团”)的常务董事、行知宏学校的董事长,李少峰时常面临着偌大的压力和挑战。他说他认准一件事就要去做成一件事,十几年来,他就是凭借着一股子向上攀爬的韧劲,从一名青涩的体育教师成长为今日的学校领导者。在李少峰的世界里,事情总是一件件浮现,又一件件被达成。年仅34岁的他,身上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定力,胆大心细、处事冷静,行动时爱拼敢赢。李少峰说:“教育是一项‘将心比心’的事业,心甘情愿才能义无反顾,永远诚挚且热烈才是我迎刃向前的利器。”

向上生长的藤蔓

年轻的时候如何选择?30出头的年纪意味着什么?在过去十几年的人生里,李少峰选择做一株不断向上生长的藤蔓,紧紧缠绕、稳扎稳打,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倾尽全力。2010年,体育专业出身的李少峰,大学还未毕业就进入了汉德三维,最初是在集团母校——山西省翼城县汉德园中学(以下简称“汉德园中学”)实习,毕业后顺利入职这所学校,成为一名体育教师。那时的汉德园中学已是“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而当时的李少峰还是个平平无奇、无忧无虑的阳光青年,正在一步步追随着集团的脚步成长。

李少峰性格活泼,曾酷爱打篮球。一次打篮球的过程中,他的半月板遭受严重损伤,这意味着他以后的人生都无法再跑跳。这对年轻热烈且酷爱体育的他,造成了很大打击。如今谈起这段受伤经历,他只是笑着说:“还能走路我就知足了。”李少峰笑起来很有反差感,不同于他做事时的严肃,笑起来憨憨的,让人觉得什么事情在他这里都能“一笑泯恩仇”。

重伤之后,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决心从体育教师走向管理岗位。休养期间,他也没有闲着,不断地学习、积累,时而研究工作技能,时而阅读各类书籍。半年多的沉淀,日渐滋养了他平和的心性。同事解杰说:“感觉少峰受伤回来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稳重了许多。曾经那个一起玩乐的兄弟,在工作能力上已然超出自己一大截。”后来,李少峰将自己在养病时习得的诸多技能都应用在了工作中,并把他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校管理中,至今还保留着随时记录、积累知识的习惯。

李少峰是个聪明人,头脑活络,遇事求变。他的备忘录里记录着这样一句话,“人干事的时候都会累,累了就会变笨。你想不笨,就别把自己累着。谋智者不谋心,谋智者不谋力。”李少峰称,当时汉德园中学的成绩核算工作是所有年级副主任最头疼的事情,需要核算的项目有很多,同时挂钩着教师们的绩效考核。每逢这时,负责政教管理的教职员工都要熬大夜核算成绩,一做起来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十二个小时。李少峰觉得不应该把时间精力都放在繁琐的计算工作上,应该提高工作效率。他就去摸索Excel表格里的便捷应用,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一套成熟且高效的成绩核算体系,大大减轻了教职员工的工作量。他戏称自己是喜欢偷懒,不愿熬夜,其实他深知必须从源头理清工作思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真正难得的并不是成绩核算体系的研发,而是李少峰能先于身边人一步,敏锐地发现眼前的困难和机遇,并牢牢抓住,苦心孤诣地寻求突破与创新。

2018年,工作出色的李少峰荣升为汉德园中学德育部副部长。那时,集团倡导精细化管理,将德育工作分为十大类,并制成十个管理手册发放至班主任手中,让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但李少峰发现,教师们每次都拿着十个大本翻找、记录,实在不便,他就将十个本子的内容重新排布、凝练,将其压缩为一本,方便教师们携带与查阅。而后,他经常在空闲时间思考工作的方法,转眼几年,就逐步升任至山西省平陆县康平中学(以下简称“康平中学”)副校长。

恪守规矩的挑战者

李少峰1989年生于山西翼城,年轻有为的他,是个“恪守规矩的挑战者”,守规矩又擅挑战。他的身上有着山西人性格里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的双重特质,他说这是体育精神带给他的人格塑造:喜欢挑战、喜欢突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是永远恪守规矩,在寻找规律和真理中寻求突破。

已经熟稔校长工作的李少峰,开始寻求新的人生挑战。2020年8月3日,李少峰接到集团调令,赴汉德三维内蒙古校区兴安盟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兴安盟中学”)任职。那时,李少峰的小女儿刚刚出生,他有着很多的顾虑和不舍。但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拗,出于挑战自我的决心,他还是选择了当即离开山西,赴内蒙古就职。这次经历,让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当时兴安盟中学的招生情况极不乐观,报名人数不足百人。李少峰上任之后,及时调整策略方案,全员下乡开展招生工作,最终实现了招生情况的逆转。但难题又接踵而至,距离开学仅剩15个小时,学校的操场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原。由于生源数量激增,开学时间提前,供学生使用的设施设备严重不足,仅是120多张床的拆装、90多个储物柜的搬运摆放也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是一校之长,但在赴内蒙古之初,李少峰也难以完全取得学校教职工的信任。于是,他就以身作则,去除草、拆装、搬运,身体力行地做好带头示范,带领全校60余名教职工通力合作,终于在凌晨3点多,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证了学校顺利开学。

2021年,李少峰再次回到康平中学,这次他是以学校董事长的身份回去,带着更艰巨的使命回去。幸而这时他的身边多了一位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当时的康平中学校长赫甲毅。二人经过一个假期的紧密合作,超额完成了集团的招生任务,招生数较往年翻了一倍还多。在这之前,康平中学更多时候是个被遗忘的存在。建校十多年,康平中学从未做过入校招生宣讲,还在用发传单的老办法招生,多年来也鲜少有专家学者莅临指导。李少峰整整两个月都住在学校,一方面想方设法地招生,去入校宣讲、去摆摊宣讲,联动自媒体平台扩大宣传,甚至挨家挨户、逐个学生做思想动员,另一方面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优质师资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赫甲毅用三个词来形容他:“忠诚、干净、担当。”他说李少峰就像《亮剑》里的队长李云龙,骁勇善战,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攀登高峰。

那段时间,李少峰每天都是6点准时起床,然后迅速召集领导班子,带着他们开始招生工作。他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战斗力持久,整天整夜地盯着招生的事,硬是把眼睛熬红了,生生红了一周才见好转。他说他也独自逃避过,睡觉已经成为他那段时间唯一的解压方式。每天清晨都是他崩溃的顶点,不知如何面对这一堆烦杂的工作,天天期盼深夜的到来,以结束这一天的焦躁。但他不会把这样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其他人,同事们都鲜少听到他的抱怨。他就这样独自释压,扛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他说:“有时候一想到自己还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项事业,一下子就没有怨言了。”

为何李少峰能招来学生?为何李少峰能解决当地的生源流失难题?对此,李少峰表示:“民办教育自有其发展优势,需要在坚持立德树人实践中灵活求变,始终保有教育热忱、保持真诚姿态。”当民办教育发展的“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和“教育剪刀差红利”已经或逐步消失时,举办者和民办学校理应在实践中坚守本职岗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抵制“忽悠”、消除“泡沫”、挤出“水分”。

俯下去当牛,站起来当伞

从体育教师到德育部长,再到校长、董事长,在多岗位的综合锻炼中,李少峰总结了一些做领导者的经验与体会。他说:“领导者要有‘俯下去当牛,站起来当伞’的奉献精神,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付出实际行动。”行知宏学校办公室主任王少勃称他在来这儿之前完全没有在学校工作过,甚至不知道办公室主任是做什么的,是李少峰俯下身去,一步一步教他,从写会议纪要开始,手把手带他成长。

经过多年的成长与历练,李少峰已经可以稳健地处理各种各样的工作,也顺利当上了集团的常务董事。2022年,他带着新的使命来到了如今所在的行知宏学校。他沿袭集团成熟的接管模式,在行知宏学校推行“1233”工作思路,即以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唯一生命线;分两条腿走路,在德育方面强细节、抓落实,在教学方面重“三清”、强基础;紧抓中层领导团队、教师团队、班主任团队三支队伍建设;达成家长信任、社会认可、上级满意的三个工作目标。

行知宏学校以“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为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全方位、小班化教学,针对性分层指导,真正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此外,学校还构建了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轴,艺体选修课程、科技研学课程为双翼的“一轴两翼”课程体系。李少峰称:“我校高中部实行‘6+1’成才模式,根据学生爱好特长和文化成绩,分设大文班、大理班和美术、音乐专业班。美术、音乐专业班从高一开始就采取文化学习与艺术课程双线并行的思路,提前科学规划文化和专业学习时间,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确保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李少峰非常注重团队的培养。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把自己当作桥梁,为下属找寻机会与平台,并将他们推出去历练。但当下属遇到棘手问题时,他又会站出来为下属撑“伞”。提及此,行知宏学校基础部校长曹栋梁难掩热泪:“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跟着少峰干。”二人相识于2010年,互相是彼此人生中的“贵人”。于李少峰而言,曹栋梁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伙伴,会一直敦厚地守护在他的后方。于曹栋梁而言,李少峰是他一直默默追随的人,是他的人生指引。他说李少峰的作用无可替代,是李少峰在他安逸时提醒他走出去历练,也是李少峰在他危难时为他撑腰。

接管之初,行知宏学校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亟待解决。由于情况较为复杂,曹栋梁难以独立解决,便去找李少峰求援。李少峰听后,给他撂下一句话:“你甭管了,我来解决。”后来,曹栋梁才知道,刚上任的李少峰其实也没什么办法,不过是亲力亲为地奔走,不停地向人家询问。即使郁闷到独自在窗边转圈,也不会把事情压到曹栋梁一个人身上。因此,曹栋梁这样评价李少峰:“攻坚克难永向前,越是困难越向前。”

如今,李少峰已不在体育教师的岗位上执教,但他身上的体育精神从未消逝。他还把体育精神贯穿在学校管理中,比如定期举行拔河比赛。一根绳就是“一条心”,他要用这一根绳牵动身体的力量,拉近心灵的距离。他说:“我是一个被风浪拍打长大的人,只要握紧教育这根绳,我就还能继续战斗。”

猜你喜欢
行知康平栋梁
情定三月三
陈康平、吴轲作品
粉笔
康平张家窑林场长白山辽金遗址简介
丰 碑
——电视连续剧《栋梁》主题曲
栋梁其人
“行知”引领:前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上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康平博物馆馆藏金代石经幢浅析
康平纳:传统纺织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