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前行,努力让每一个角色都不负时光

2023-08-12 20:49王江东山东青岛莱西市济南路小学
教育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莱西市青岛市教研

王江东|山东青岛莱西市济南路小学

王江东

时光荏苒,35年的岁月转瞬即逝。35年来,虽然没有获得耀眼的荣誉,没有出版有影响的专著,但我内心坦然、富足。因为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从未躺平、从未懈怠,而是扎根岗位,勇毅前行,努力让每一个角色都不负时光。

主动学习,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1988年师范毕业,我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登上讲台不久,我就意识到,如果一名教师没有先进的理念、扎实的学识,空有一腔热情根本无法站立讲台。于是我开启了学习旅程。

我白天听课记录,晚上翻开笔记逐一回味、思索,周末我找来名师教学视频观看、琢磨。渐渐地,我领悟到课堂是育人的重要场所,要立意深远,让学生全面发展;领悟到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要善于设疑、引疑、释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推进;领悟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沉浸在听、说、读、写中,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

理论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我学习窦桂梅校长“挤一点儿、占一点儿、抢一点儿”的方法,用心啃读教育专著与理论文章。并积极参加培训,记录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学得多了,感悟深了,对课堂的思考和探索也更加通透。我学会了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学生对话;学会了依据课标、文本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预设,让教学有思想、有内涵、有情趣,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教低年级,我坚持“一分钟故事会”,为学生搭建自信展示的舞台;坚持“五官总动员”,引导学生全方位投入学习。教高年级,坚持“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把领悟表达作为课堂的重头戏;坚持阅读的育人价值,把对比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纳入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当看到学生学习时专注投入,倾听他们的妙语连珠,我内心无比幸福。我知道,我成了学生喜欢的老师。1997年,我晋升为小学一级教师,2008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坚持学习与求索,让我对教育教学的领悟更加深刻,让我拥有了成长型思维,敢于悦纳变化、不断成长,也让我的生活有情有趣、自信从容。

潜心探索,做语文教学的领路人

1998年,我从教研组长走上中层岗位,先后担任副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岗位在变化,但“负责语文教学教研”这项职责从未改变。从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到引领五六十个班级的教学发展,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激励我心怀敬畏,潜心探索。

为增强教研实效,坚持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我组织开展全员、全程卷入式教研。基于需求,我引领大家研读优秀案例,开展教学研讨,凝练教学模式。2016年春,我带领团队提炼出《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在莱西市推广。2022年秋,结合新课标,对以往模式进行整改,再次在全校全市推广交流,引领大家把握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新特质,增强投身课改的使命感、紧迫感。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教作文的现象屡见不鲜。为引领教师重构习作教学,发挥习作育人功效,我从三个视角,带领大家经历习作教研“三部曲”。

“飞鸟”视角,我带领老师们跳出自我,观摩课例,研读专著,形成了“精准方法、精准指导”的习作教学校本主张;“蚂蚁”视角,建构了“1+4”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以“1”这个“精准的习作方法”为核心,以“步步入深的四个教学板块”为策略,实施扎实稳健、有序精进的习作教学流程;“蜻蜓”视角,进行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引领教师读写一体、课内外一体,让习作教学更有底蕴更加厚实。2023年春,学校五位骨干教师在莱西市展示习作教学。莱西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在会议上说:济南路小学的语文教研,从未让人失望。我觉得这是对我、对学校语文团队的最高褒奖。

经常有人说,学校中层出力不讨好,不如安安稳稳做一名好老师。可我认为,独行快,众行远。一名优秀教师,只有肩负起引领团队的使命,才能更有格局更有担当。只要有老师参加课堂教学展示,我都会和大家一起反复磨课,追求最佳教学方案。当看到老师们在各种场合自信展示,想到学校又将涌现一批有思想、有活力、有实力的青年教师,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

2017年秋,我被遴选为青岛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以“打造读写有道的语文思维课堂”为目标,我携手八位成员以及学校青年教师,重学习、重实践、重研讨,不负众望,砥砺前行。我先后四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八次在青岛市交流经验,三次带领团队在青岛市展示教研成果,主持研究的“课外阅读”课题成果获青岛市一等奖,学校语文学科获评青岛市学科教研基地。

立足高远,做学校发展的促进者

2012年春,我开始担任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大的责任,敦促我立足高远,更加勤勉向上。

教学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我以真诚、尊重、合作为前提,凝聚团队合力。一直以来,团队成员在变,但是互相包容、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认真扎实的作风没有变。基于实际,我们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制度落实,优化评价考核,引领教师树立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打造了“标准明确、执行到位、质量保证”的运行机制,保证常规教学有条不紊、高效推进。

做好管理工作,需要传承优秀经验,更需要结合实情加强研究、改进和创新。一路走来,我把管理与研究一体化,不断开拓管理思路,让管理接地气、有灵气、有才气,真正促进工作。

大集备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2020年,我们基于现状,改革集备方案,把以往“说一说、问一问”的集备,改为“集中模拟上课展示”,实施“四步”流程:个人主备,打印初稿—集备展示,研讨打磨—带稿上课,做好反思—自主整理,形成成果。2022年新课标颁布后,又提出落实“学科育人、学为中心、教学评一致性”等进阶要求。这样集聚智慧、不断精进的集备模式,保障了大集备的质量和内涵,让教师真教研、真备课、真提升。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2021年,教育部出台“双减”政策,倒逼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基于课堂现状,我们组建“攻关团队”,提出六条课堂教学关键评价标准:有秩序、有过程、有方法、有评价、有温度、有发展,简称“六有标准”;就每条标准细化出四条细则,简称“24条细则”。为促进标准落地,我们组织多元解读,凝聚共识;建构教学流程,组织课例研讨,引领大家扎根课堂,内化标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2年,我们梳理的《改革课堂评价 为课堂提升赋能》案例,获评青岛市中小学校内减负“三大革命”十大创新案例。

根植一线,我们不断开掘推进工作的源头活水。我们重视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让教学计划回归规划和引领教学的重要地位,以《想清楚 说明白 做到位》为题在莱西市交流经验。依据寒假特点及冬奥会主题,精心研制“寒假作业设计方案”,以《多彩寒假 赋能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为题在青岛市交流经验。2022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莱西,我们开启网课教学,推行独特的“候课模式”“三露模式”“三见模式”,以《爱满“疫”路,让网课教学有情有效》为题在青岛市交流经验。一次次交流,一次次感慨,我欣慰遇到了同心向上的好同事,欣慰学校拥有了一支信念坚定、追求卓越、敢于担当的干部教师队伍。

使命在肩,担当于行。未来,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厚植教育情怀,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教育新图景。

猜你喜欢
莱西市青岛市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莱西市重点水库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及生态化改善对策研究
县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莱西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公益诉讼莱西市水利局被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