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胜玉:讲台是我一生的追求

2023-08-12 20:49周杨慧
教育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孩子

文 | 周杨慧

秧胜玉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民族完全小学,年逾五旬的秧胜玉是学校最忙碌的人。打印机、教学设备坏了,年轻老师找他修;学生有了心事,也会向他倾诉。奔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事说他是“扎根在校园里的树”。秧胜玉扎根在条件最艰苦的乡村学校中,一扎就是30多年,他像是生长在峭壁上的翠绿大树,为乡村儿童遮风挡雨。“我热爱教育事业,所以要把学校的事情搞好,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对得起自己的学生。”秧胜玉说。

为学生练就一身本领

“大山深处的乡村孩子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缺少新鲜知识,只有带给他们更多外面世界的知识,才能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乡村的贫困面貌。”1990年,秧胜玉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抱着这样的信念,一头扎进了乡村小学,前去任教。

8年间,他辗转原寨阳乡树耳村小、力溪村小、龙江村小等多个乡村学校。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校园是他们另一个温暖的家。面对这些孩子,秧胜玉既是老师、厨师,还是“父母”,除了学业,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1998年,秧胜玉调到湘西矮寨学区洽比小学工作。矮寨镇曾是湖南名副其实的贫困地区,洽比小学更是被称为矮寨镇的“西伯利亚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学校没有通公路,进出都需要翻越一座高山,险峻的地形像一只大手“阻挡”着乡村孩子们的学业。洽比小学建在山谷中,旁边就是一道宽15米左右的河。夏季涨水,住在河对岸的学生只能望“校”兴叹。孩子们不能来上学,落下许多功课。为了不让学生们掉队,秧胜玉经常带领着学校的老师背着孩子过河上学。“我们牵着高年级的学生过河,小点的孩子就需要背着,又冷又累,肩膀酸疼。感觉力气上不来的时候,就望着学校的方向,朝前猛走,一趟两趟,要把学生平安送到对岸的学校。当上课的铃声响起,看到孩子们都坐在教室,我的心里特别踏实。”年复一年背着孩子过河上学,使秧胜玉的右脚落下了病根,天气一变化就会隐隐作痛。

“学生们需要我”

然而地处偏远的山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有太多的困难,这让身为乡村教师的秧胜玉练就了一身的本领。

为了给学生们治个头疼脑热,他还学会了看病。“小时候体质差,常吃草药、刮痧,掌握了一些中医技巧。当了老师之后,学生偶尔出现腹泻、发烧、抽筋等病症,所以也跟别人学习了很多土方子。别瞧这都是小病,但是对于医疗体系薄弱的乡村来说,小事也容易酿成大问题。”

秧胜玉记得,有一次一位三年级的学生严重中暑,最近的卫生站距离这里很远,还要翻过一个山头。看着情况紧急,他赶忙用学到的知识为他冷水擦洗,在脑袋上冰敷,待症状有所缓解后,又背着他走了2公里的山路,送到最近的卫生站治疗。

“学到的本领派上了用场,让我意识到其实乡村教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是简单的教书先生。”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秧胜玉想到,要想让这些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提升学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因此,他和学校老师、村两委共同讨论,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校园维护、教育教学的措施。

多年来,从“扫盲”“普九”到“两项督导检查”,每一项工作秧胜玉都没落下,从抓入学到保生,样样做到位。回顾担任乡村教师的几十年,他笑笑说:“是乡村这个大环境成就了我、锻炼了我。靠着环境学到的本领,让我在乡村教得好书,照顾得好学生。”

“想为学生、老师做点事”

“我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知道寒门出贵子的不易。农村的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胆怯、不自信,让他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秧胜玉每次端详着学生们上课认真听讲的表情,望着他们下课畅快奔跑的玩耍瞬间,心中就会升腾起对孩子们的爱。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跟学生们谈话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在他们失意灰心的时候给他们激励。当时学校安排二年级以上学生住校,很多孩子受不了离家的孤独,躲在被窝里哭,他就陪着这些学生,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关爱。

“学生做了好事就在学生集会上进行表扬,学生做了错事,就找他谈话,以理服人,让他们明辨是非。”农村孩子自尊心强、自信心弱,秧胜玉更是小心翼翼呵护他们的心灵。他知道,这些孩子的内心像火苗,虽然现在脆弱渺小,但是只要不断添柴鼓劲,终将能激发出蓬勃的发展潜力。

如果说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秧胜玉关心其他老师,则是为了让更多乡村教师能安心留在乡村。秧胜玉成为学校负责人后,为了让新来的教师踏实工作,尽最大努力化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学校的杂事自己多做一些,让其他老师集中精力教学。”

1999年的秋天,学区把两个年轻教师分到洽比小学。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没见过农村学校的阵仗,在家从没下过厨,饭菜不会做,天天只能吃泡面挨日子。两位老师受不了农村艰苦的环境,向他诉苦,同时也打起了退堂鼓。

“我当时看到他们俩过日子,一方面很同情他们,本来农村条件就差,现在他们的自理能力更是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年轻老师身上的活力,他们给农村孩子带来新的思想和观念,给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动力。”

秧胜玉一合计,决定每天放学后,主动为他俩做饭炒菜,边做边教。正是靠着秧胜玉细心体贴的关心,两位年轻老师最终留在了这所乡村小学,其中一位老师还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在事迹报告会上,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岁月,那位老师动情地说:“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们的秧老师,如果没有他当时的热情帮助,不会有今天的我。”

秧胜玉待学校的老师如亲人,让分到那里的老师即使受点苦也不愿意调岗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当时一位老师教学成绩好、工作认真,学区准备调他到位置更好的学校,他讲:“我是年轻人,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工作,另外,我也舍不得离开秧老师。”

如今,秧胜玉被调到矮寨镇民族完全小学当总务主任,在新的岗位,他也把学校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多媒体教学、没有打印机这类新奇玩意,现在也要慢慢学起来。”秧胜玉摆弄起这些“新奇”玩意,一点点琢磨,现在,机械设备出了故障,学校老师都来找他,他成了学校里的“万事通”。

“现在的教学方式跟以前不同了,我们要跟上时代,也要跟专家学习。”在教学岗位上,秧胜玉不觉自己是老教师,始终憋着一股子劲,提升培训、专家讲座从不落下,记下的笔记满满当当。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辛勤肯干,踏踏实实,许多老师称秧胜玉为“老黄牛”。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他眼里噙着泪水。“讲台是我一生的追求,让自己对得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笑容,我的心里踏实、暖和。”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孩子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