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2023-08-14 06:24郭丽晶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郭丽晶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是学生走进数学世界的“领路人”,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指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还能把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提升发现、理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以及增强建模意识、符号意识、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等素养的途径之一,如何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并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教师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7-0121-03

新课标指引教师强化“大单元”意识,能抓住“大概念”教学实践,依据单元主题聚拢育人资源,消除学科边界,扩大教学范围,使学生能多角度地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当前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存在“大单元”意识不强的问题,出现了单元作业设计思想僵化、方式陈旧等情况。基于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点

(一)用数学眼光观察

数学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探究现实事物的观察方法,教师要在设计单元作业时引导学生善用数学眼光,发现空间形式,解析数量关系,提出数学问题,亦能理解研究对象,从结构、关系、概念等角度出发予以探究,理解客观事物背后的原理,体悟数学价值,对数学世界更加好奇,能主动探究,增强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针对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设计作业时,可以指引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找出符合轴对称、平移要求的物品、自然现象等,如枫叶、蝴蝶、彩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对称轴,并说明图形平移的方式,进而使学生可以发现轴对称或平移图形的共性,能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为了助力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教师还可将“利用轴对称与平移的概念设计实物并制作模型”设为作业,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在觀察、创新中了解结构关系,提升实践能力,继而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如空间观念、量感、创新意识等。

(二)用数学思维思考

数学为学生提供了阐释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利用数学思维能剖析事物的本质,在现实与数学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假设、推理、论证,进而形成逻辑体系,还可用符号、定理、公式等内容解决具体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把多种信息整合到一起,有效优化其思维品质,亦可增强理性精神。例如,教师在针对“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设计作业时,可以布置若干应用题,引导学生使用本单元学到的新知识以及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灵活运用公式、定理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推理意识、计算能力等核心素养。如题:学校要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已知一条边长为9米,此边上的高为8米,另一条边长上的高为6米,请问这个花坛的面积与周长分别是多少米;小区有一块三角形的地,要用于绿化,底边为48米,是高的2.4倍,要在这块地种树,每1.2平方米可以栽植一棵树,请问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树;某村有一块高、下底、上底分别为45米、112米、68米的梯形稻田,秋季收获了8.1吨水稻,请问一平方米可以收多少水稻。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需确保问题与实际情况息息相关,有逻辑地阐明问题,引领学生利用数学概念、公式及基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能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及科学道理,同时鼓励学生在解题时“走新路”,在“走新路”时质疑、批判、纠偏,塑造科学精神,注重实事求是,初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1]。

(三)用数学语言表达

数学为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方式,教师要指引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精确、简练地描述数量关系、实际情景、自然现象,还能在消除学科边界的基础上构造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呈现问题。数据是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媒介之一,教师要指引学生理解数据的价值,还能用数据预测、解释、推理,继而强化建模意识、应用意识、数据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针对“可能性”设计单元作业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黄豆萌发”科学实验,将温度、湿度、种子质量等方面设为变量,展开实验活动,并对不同变量下黄豆萌发的可能性加以预测,在此基础上推行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用以论证自己的推测。学生在实验中可获得诸多的数据,亦可利用数据解析“一定能”“不可能”等数学概念,还能用数学概念简练、精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继而以数学语言为媒介联通现实与数学学科,主动使用数学语言阐明规律、性质、关系,亦可体悟数学表达的意义,逐渐养成数学表达习惯。新课标指出,教师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需帮助其增强跨学科意识,能在数学表达的过程中应用多学科知识,因为科学实验类作业能把科学学科、数学学科融合在一起,生物、化学、物理等内容能与数学知识有机整合,所以能助力学生增强跨学科实践能力及应用思维、模型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阻力

第一,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单元作业设计理念陈旧,强调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未能指引学生推理、创新、建模,这不利于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第二,数学单元作业形式单一,以计算类的作业为主,学生虽可在计算时增强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素养,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渠道过窄,这就会影响核心素养渗透的效果;第三,轻视家校共育,有些家长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还会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庭数学作业,学生的求知热情会被“题海”所冲淡,在做作业时倍感压力、较为被动,无法有效地优化量感、数学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第四,校本作业缺位,有些教师未能在数学课后服务环节依托单元设计主题式校本作业;第五,评价的力度较低,教师未能通过评价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改进单元作业设计的对策[2]。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施行陶行知教育理念

陶行知教育理念具有实效性,可以用于提升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在单元作业设计环节引用“生活即教育”理念,把生活场景与数学作业结合起来,以“长方体”为例,教师可以将“例举生活中的长方体”设为一项作业,使学生能深入生活观察、思考,在对比分析牙膏盒、遥控器、铅笔盒、雪糕盒、十三香调料盒等长方体的基础上,直观地了解长方体的特点。教师还可围绕“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展开图”这一知识点设计实践类作业,鼓励学生把一些废旧盒子的包装剪开,并观察展开面,用同样的符号或颜色标明相对面,而后拼组,用以验证推测。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脚、动脑,还要解放眼睛,基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作业时积极地实践,灵活地使用数学语言,继而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之一,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到景观园林中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身影,并说一说相关设计的艺术性与空间逻辑性,用简图呈现自己的想法,继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并端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增强跨学科表达的意识,亦能优化思维品质[3]。

(二)赋予数学单元作业丰富性

作业管理规定指出,教师需设计多种多样的作業,使作业能变得有趣,亦可多渠道承载知识,还能多角度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需注重创新,拓宽单元作业设计的渠道。例如,教师在针对“确定位置”设计单元作业时,可以整合课内资源,把其他年级与“位置”有关的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凸显“大概念”的统领性与课程内容的吸附性,其目的是引领学生迁移性预习,减轻预习负担,提高预习效率,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基于“小先生制+课前预习任务”布置作业,学生要受“你在班级中的座位应怎样用数对表示”“生活中有哪些数对,它们有何作用”“观察电子白板上的图,并说出图中A、B、C三点的方位”等任务的驱动先自学,再合作探究,在探究环节推行“小先生制”,发挥“即知即传”的作用,先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要帮助合作探究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提高预习效率,共同分析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用“方位”相关数学知识予以表达,继而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数学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师为了能让数学单元作业更具生本性,除了鼓励学生合作预习以外,还要基于分层教育思想合理地设计预习任务,确保任务的难度不同,处于任何数学素养发展阶段的学生都能完成一部分作业,还能落实预习目标。

(三)重视家校共育

首先,教师要利用家长一封信、微信群等渠道说明“双减”的价值,使家长能重视减负,不给学生额外布置家庭数学作业,还要根据学生的想法、需求、能力合理地添加作业,以免学生因负担过重而失去了完成单元作业的自主性;其次,教师要面向家长说明单元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确保家长能配合学生完成单元作业,消除育人阻力,提升共育水平;最后,教师要把单元数学作业与读物管理、体质健康管理、手机管理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素材设计作业并高效育人。例如,教师在针对“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单元设计作业时,可引导学生阅读《透过“打猎”看方程》《春天方程式》等与方程有关的绘本,因为学生可以线上阅读绘本,所以家长要基于手机管理协助孩子阅读,亦可与其一同阅读,学生还可在数学文化的熏染下增强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在完成阅读类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增强建模意识、符号观念、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4]。

(四)在数学课后服务环节设计校本作业

数学课后服务是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单元作业的举措之一,学生可以减轻作业负担,亦可及时提问,促使师生高效交互,进而有效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科学态度、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因为单元数学作业具有主题性,所以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后服务环节围绕主题设计单元作业,使学生可以在做中学、探中学、玩中学,还能增强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意识等素养。例如,教师可以以“数据的妙用”为主题,在课后服务环节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视频,这些视频均与生态保护有关,教师将“从视频中提取数据并论证观点”视为一项作业,有的学生利用数据说明了塑料制品的危害,有的学生从视频中提取数据说明了垃圾分类的价值,还有的学生关注沙漠治理中乡土植物种植面积与治沙效果之间的关系,用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论证了红柳、甜甘草、沙棘、银沙槐等植物在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必要性。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强化数据意识以及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还能开阔眼界,增强环保精神,从环保人士的身上学习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等品格,继而赋予数学单元作业德育功效,使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后服务环节有更多的收获,达到提高主题式校本作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五)注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方案

一方面评价可以反观学生单元作业的完成度,教师根据作业完成度能组织学生更好地复习单元知识,重申单元要点,弥补教学缺陷;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说明单元作业设计方案的优势与不足,持续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基于此,教师要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从数学眼光观察、数学思维思考、数学语言表达三大维度切入进行综合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调整单元作业设计思路,达到补不足、强素养的目的。例如,教师在针对“分数除法”这一单元设计作业时,通过评价发现部分学生未能掌握运算方法,在同类习题上总是出错,基于此,教师将“利用思维导图汇总分数运算法则”设为一项单元作业,使学生能关注分数运算法则,还能激活发散思维,总结以往的运算经验,理顺计算思路,健全运算知识体系,同时提升计算能力[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设计单元作业能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如符号观念、计算能力、数据意识等,基于此,教师要通过设计单元作业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在此前提下施行陶行知教育理念,赋予数学单元作业丰富性,重视家校共育,在数学课后服务环节设计校本作业,注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方案,继而更好地利用单元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实践探究——以高年级校本作业设计为例[J].亚太教育,2022(19):45-47.

[2]郑华恒.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人民教育,2022(17):79.

[3]黄玲.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落实育人价值——以“分数乘法”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8):95-97.

[4]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47-51.

[5]陈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再思考[J].亚太教育,2022(1):70-7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