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2023-08-15 04:58刘雅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语篇课程标准深度

刘雅文

(合肥市第七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和态度,努力实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教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由此可见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课堂转型的关键。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新版高中英语必修二中“The Admirable”为例,探讨如何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引下实施课堂教学,促进促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理念落地。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郭华总结提炼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1)活动与体验;(2)联想与结构;(3)本质与变式;(4)迁移与创造;(5)价值与评判。王蔷在郭华提出的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基础之上,补充了“内化与交流”这一特征。她认为,“内化与交流”这一特征强调学生需要围绕主题和新的知识结构开展以描述、阐释、交流等实践活动为主的内化活动,以巩固新的知识结构,实现深度学习,达到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转化的目的。

二、深度学习在教学中实施的步骤

下面笔者以必修二第六单元第一课A Medical Pioneer为例来进行说明如何在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The Admirable” 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人与社会,主题群是历史、社会与文化,主要包含八个不同类型的语篇(见表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习中外杰出人物的事迹及品格,借助多角度多题材多模态语篇,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多元认知令人敬佩的人的成就、贡献和品质,从而反观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表1 “The Admirable”单元教学内容

基于对“The Admirable”这一单元个语篇的深入研读,整合各语篇的主题意义,笔者根据每个语篇的关联提炼出本单元的大观念:学习可敬之人的可敬之处,反观自我,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见图1)。

图1 “The Admirable”单元内容整合关联图

《课程标准》指出:单元教学目标要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围绕主题语境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基于大小观念的分析,可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1)梳理和描述可敬之人的可敬之处,探讨和分析他们背后的优秀品质;(2)弘扬高尚品格,反观自我,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通过对本单元的大小观念的分析,及对语篇进行重组之后,单元目标和课时安排如下(见表2)。

表2 “The Admirable”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二)基于单元目标分析语篇,设计课时目标及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每个课时目标的设定都要为达成单元整体目标服务。下面以“The Admirable”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语篇“A Medical Pioneer”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语篇的学习实现深度学习,并完成本单元的第二个小观念可敬之人的可敬之处(成就、贡献和品质)的教学。

1.语篇内容分析

【主题意义】

该文本介绍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属于“人与社会”主题,其主题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屠呦呦如何克服困难取得伟大成就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让学生认识可敬之人的可敬之处,并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培养品质、承担社会责任。

【主题内容】

本课讲述了医学先驱屠呦呦的生平、教育背景、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对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以及功成名就之后对待成功的态度。同时,本文也提到屠呦呦对传统中医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正如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所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文体结构】

该文是一篇新闻报道,主要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语。标题A Medical Pioneer点明了新闻人物和人物特征。导语(第1段)介绍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场景,通过情景复现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正文部分(第2—4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屠呦呦的个人信息、科研团队以及具体的研究细节。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为什么屠呦呦被称为A Medical Pioneer。结语部分(第5段)突出强调了屠呦呦专注于研究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她是我们成长中值得钦佩的人,她就是The Admirable。

从段落内部结构和关系来看,这篇文章使用了按时间顺序记叙、举例和对比的手法,清晰介绍了屠呦呦的功绩和品质。

【作者意图】

作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了解屠呦呦的故事,探讨支撑她成功的个人品质,理解为什么她是一位医学先驱,从而反思个人成长及品质培养,立志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课时目标

这一语篇需要实现的单元目标是认识和理解可敬之人的可敬之处(成就、贡献和品质),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获取和梳理屠呦呦的基本信息、科学成就和对待名利的态度;

(2)分析和评价屠呦呦深层次的个人品质;

(3)反思及表述屠呦呦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3.课堂活动设计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体现深度学习内涵,帮助学生逐层学习和理解,课堂活动设计可归纳为“四个类型”活动:①体验式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鼓励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关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探讨式活动。在深入教材时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对主题意义的探究,通过追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问题的本质;③提炼情感价值观类活动。学完课堂内容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发现文本中所渗透的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品味其中的细节,从而在悄无声息中实现立德树人,学生也能在师生交流中进行总结、获得感悟;④批判类活动。鼓励学生从多个维度、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能力。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开展辩论。

结合本课例,活动的开展和意图说明如下(图2)。

图2 语篇“A Medical Pioneer”教学活动

4.课后活动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评价也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水平的评估,也是对其深度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更是对深度学习目标的不断反思和修订。该语篇课后活动包括以下三种:(1)项目式总结及应用活动:制作“值得敬佩的人”海报,小组合作完成设计。(2)通过思维导图让本课知识结构化。(3)开展自我学习评价。

整个教学活动以“活动与体验”贯穿始终,重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层层递进的问题链环环相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通过分析、讨论、总结的模式,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榜样的力量。

结语

深度学习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强调课堂内部逻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惑:(1)深度学习的“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领和发掘,而深度学习最终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课外自我深度学习,自我深度理解和发掘文本,这依然是一项挑战;(2)深度学习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主、自觉,课堂时间不好控制,课堂效率很多时候是一个隐忧。目前各学科都有提出深度学习概念,但各学科实施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跨越学科,迁移总结而建构出一套个性化的深度学习方法,助力个人终身发展,是一项极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猜你喜欢
语篇课程标准深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