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企业进军新赛道谋求新发展

2023-08-15 00:46郭婷婷郭加京
煤气与热力 2023年6期
关键词:燃气深圳分布式

郭婷婷, 郭加京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49)

1 概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减排降碳行动提速加力,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一轮革命周期。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应运而生,城市天然气应急储备保供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燃气企业(以下简称城燃企业)的法定责任,天然气上下游产业生态加快重塑,我国燃气行业迎来新的变革。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城燃企业如何抢抓新机遇、进军新赛道、谋求新发展,深化业务交流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 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1 燃气行业发展现状

① 政策利好叠加,赋能行业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燃气行业快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和发布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更是为燃气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要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未来30年,天然气将是我国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此外,深圳燃气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大规模减煤,加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到202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要提高至18%,2035年要提高至21%以上。

从短中期来看,天然气具备显著的增长潜力,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可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良性互补,是我国稳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转型发展加速,行业格局重塑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已形成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石油开发迈入稳定期,天然气发展步入鼎盛期,煤炭作为补充能源进入转型期,新能源发展渐入黄金期。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行业呈现出需求增速总体放缓、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终端消费电能替代加快、新兴技术加速行业变革等趋势。天然气行业也迎来深刻变革,在油气体制改革的监管革命、能源与数字技术革命背景下,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动力逐步向客户、数据及科技驱动转变。

总体来看,我国燃气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呈现资本多元化格局,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初步形成了以跨区域集团企业、部分区域型国有企业为主和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为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格局。其中,15家全国大中型燃气集团所属燃气企业超1 100家,其中国有企业占40.5%,外资企业占9.7%,民营企业占49.8%。

2.2 国内外标杆燃气企业发展路径

我国能源行业正处于转型大变革阶段,面对行业内外的激烈竞争,国内五大城燃企业在新能源格局下在积极围绕智慧、低碳等进行各种业务模式探索,重塑自身发展战略,广泛布局新能源业务并成为增长潜力最大的板块,经营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新奥能源积极向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以泛能网业务为主,利用多种能源供应及用户侧服务等方式,通过能量的全价值开发,提供用供一体的低碳或零碳能源解决方案。中国燃气积极向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构建绿色能源互联网,加快布局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供应、城市大型集中供热、分布式供暖项目等领域。华润燃气培育示范综合能源项目,探索可复制商业模式,并尝试推广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供热模式,积极探索碳交易、清洁交通能源等业务。港华智慧能源加速向综合智慧能源投资运营商转型,聚焦光伏业务、零碳智慧园区,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昆仑能源加快向绿色能源综合供应商转型,坚持天然气与新能源一体推进、主营业务与增值业务共同开发,构建天然气和新能源两大业务链和价值链。

国际上很多公用事业企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新能源,确定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道路。东京燃气通过不断探索天然气一体化与能源清洁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积极布局氢能等清洁能源,投资可再生能源,成为如今以天然气业务为主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法国燃气(ENGIE)作为全球能源领军企业,涉足天然气全产业链、能源服务以及可再生能源等业务,通过不断开发创新能源解决方案,法国燃气正致力于成为全球零碳转型综合服务领导者。

2.3 行业发展面临的变局和挑战

未来几年我国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天然气行业逐步进入全开放、大改革、强监管、多竞争、降收益的新阶段,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长期来看,城燃行业将面临三大变局。

① 能源转型

一是清洁替代,可再生能源崛起,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二是电能替代,终端用能电气化趋势凸显,加剧城燃压力。三是需求侧革命,新客户和新需求日益显现,推动业务形态转变。预计不久的将来单一燃气供应业务模式发展空间将受限,市场份额受到进一步挤压。

② 监管变革

一是干线独立,在“X+1+X”格局下,市场化交易机制尚待明确。二是配售分离,反垄断调查趋严,下游市场改革将至,将冲击现行特许经营模式,改变城燃行业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三是终端开放,终端售气市场逐步放开,引入更多竞争机制,上游资源方和城燃企业由合作关系变为竞合关系,电力及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凭借自身优势纷纷跨界入场抢占终端能源市场,市场竞争将加剧。四是价格监管,终端配气价格监管加强,城燃工程安装收费指导意见落地,燃气价格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加之叠加复杂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尚不健全,不少城燃企业出现价格倒挂,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五是行业监管,近年来燃气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加之各地力推营商环境改善,要求企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行业监管趋严。

③ 技术变革

一是能源科技,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一方面丰富了天然气供给方式,另一方面推动新能源成本持续下降,为城燃企业转型提供动力。二是数字科技,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综合运营、智慧互联,赋能能源企业智慧升级。三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创新城市治理和生活形态,给能源企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和需求空间。

此外,随着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的推进,城燃行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行业面临重新洗牌,跑马圈地的“春秋时代”已经结束,兼并整合的“战国时代”正在来临。目前,国内城燃行业现有超过3 000 家企业,第一梯队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60%,众多二、三梯队企业只能见缝插针,空白的城燃市场已日渐稀少,优质项目更是难寻,加上资本运作也面临诸如并购标的隐形债务、市场估值、融资并购、后期支付等风险和难点。因此,一般城燃企业通过并购途径实现发展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窄。

综上所述,从长远来看,传统城燃行业面临政策与竞争双重挤压,未来长期发展受限、“第二增长曲线”不明朗、盈利空间逐步收窄、天花板逐渐显现。而新能源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拥有政策重点倾斜、市场潜能巨大及科技创新支撑等多重利好保障。城燃行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布局新能源产业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转战新能源赛道,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城燃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推动企业规模质量效益跨越式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拥有一系列政策支持,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一是技术发展改变行业生态,推动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逐步转变、由单一能源产品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快速转变、由集中式向分布式渐进式转变、由传统供能方式向创新数字化能源模式革命性转变。二是国外新技术结合国内支持政策使市场不断向前推进,全球市场已快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且一直大力发展新技术,持续推进新能源和新的商业模式。我国自2015年二次电力改革起步,能源行业改革不断推进,针对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三是市场参与者积极推动行业发展,各类竞争主体利用自身资金、资源、技术等各方面优势进入市场,并在能源行业改革的背景下,正逐步改变能源行业原有格局,预计2021—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可达5 000×108元。四是更加关注终端消费,新需求不断出现,终端用户的需求逐步由一次或二次能源采购向终端能源消费转变,更加关注如何获得高效低价环保的一站式终极用能,工业用蒸汽、热水、南方地区供暖等需求大量增加。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落地,为光伏、风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目前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内的多个新能源大基地规划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供给消纳双管齐下,新能源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为经济增长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力。

其中,光伏是新能源板块中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之一。光伏产业链目前分为3个环节:产业链上游(晶体硅的采集和硅锭、硅棒、硅片的加工制造)、产业链中游(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产业链下游(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此外还涉及光伏玻璃、胶膜、支架等辅材环节。

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经3个阶段,第1阶段始于德国、西班牙等欧洲传统强国率先实施电价补贴;第2阶段始于中国2013年公布光伏标杆电价及补贴政策,行业重心向中国转移;第3阶段始于光伏平价+碳中和目标全球化。目前已进入平价新周期阶段。

光伏电站作为光伏产业链最后的环节,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靠近用户端可降低输配电损耗、政策支持等优势,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在全部新增光伏装机中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经研究,海外多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逐年增长,国内分布式集中式光伏电站并行。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对资源质量要求较高,开发难度较大。未来分布式光伏有三重利好持续推动,一是工商业电价持续攀升,“自发自用”模式盈利优越;二是政策力度不减,余电上网继续对标燃煤标杆电价;三是电力市场化持续推进,隔墙售电有望拓宽收入空间。集中式光伏电站一般位于郊区或偏远荒漠、丘陵,占地面积较大,是与公共电网相连接并共同承担供电任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投资主要由光伏电站设备采购、建安工程、土地成本及前期开发管理费用组成,采取“全额上网”的计价方式。

光伏产业的发展面临四大机遇,一是政策强力支持,在“3060”背景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推进能源改革势在必行。二是光伏能源优势明显,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间在2 200 h以上,太阳能年曝辐射量大于5 000 MJ/m2。三是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技术进步推动光伏成本下降,驱动行业高速增长,光伏成为价格最低的能源,在各种清洁能源中潜力最大,将成为碳中和主力,预计光伏装机需求未来10年将迎来近10倍增长。四是产业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 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 15 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上,欧盟、美国、印度等主要光伏市场新增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4 进军新赛道,谋求新发展

4.1 深圳燃气总体战略

“十四五”时期,深圳燃气以“立足大湾区、优化布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贯彻实施“1234N”发展战略。围绕“迈进第一梯队实现规模化增长”1个发展目标,坚持“清洁综合能源发展的践行者、智慧低碳城市服务的先行者”2个战略定位,发挥“燃气+清洁能源”双主业、上游资源和终端市场的协同作用,形成协同共融、多极共兴的发展格局,推动公司“从单一燃气供应向清洁能源综合运营、从数字化向智慧化、从产业集团向产业投资控股集团”3个战略转型,设立“城市燃气、燃气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4个板块业务运营平台。其中,综合能源板块主要以集中式热电、分布式能源服务、设计监理咨询和总承包服务为主,并提供以城市供热和工业用热为主的供热业务,积极培育规划设计、增量配售电业务,探索光伏、微网、储能、节能服务、氢能等综合能源服务集成解决方案。

4.2 深圳燃气新能源业务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深圳燃气围绕“立足深圳、加快扩张、创新驱动、再造深燃”的战略主线,积极推进“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平台战略”,产业链新业务取得重要进展。收购东莞唯美电厂进入气电一体化运营、热电联产综合供能领域;成立创新投资平台进军制造业并深化延伸业务领域;成立香港深燃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打造国际贸易、海外投资和融资、海外股权和资产管理的综合运营平台等,为成功切入新能源赛道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十四五”,深圳燃气按照“立足大湾区、优化布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主线,抢抓“双碳”目标战略机遇,加快向清洁能源综合运营商转型,着力推进集团组织机构变革,整合成立清洁能源公司,设立产业基金解决资金需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投资布局光伏、区域性供热等战略新兴领域,综合能源板块取得战略性突破、实质性进展。

在光伏领域,深圳燃气在江苏、山西、陕西等地并购4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在深圳、东莞、赣州等大湾区区域和公司所属城燃区域大力开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落地深圳中城未来科学城、深圳TCL国际E城、深圳地铁大厦等数十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深圳燃气运行中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18 MW,已签约分布式光伏项目达100 MW。2021年深圳燃气成功控股全球第二大光伏胶膜企业江苏斯威克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斯威克),开辟了光伏新能源赛道,实现了第一个弯道超车目标。斯威克是全球领先的光伏胶膜供应商,光伏胶膜市场占比约15%,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二,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外的产业政策促进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各组件企业不断增加产量,使胶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深圳燃气控股斯威克后积极扩大产能,分别在常州、宿迁、义乌、盐城、江门等地投资建厂,将新增年产能4.8×108m2,全部完成后将拥有光伏胶膜年产能超过12×108m2。

在热电领域,东莞深燃热电扩建项目第一套9F级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成功获得核准并启动建设。此外,参与华电九江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重组,成功入股江西省唯一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在综合供能领域,结合客户需求,利用天然气、绿电、生物质、地热等清洁能源,向客户提供冷、热、电、气等综合能源服务。深圳燃气首个大型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保定深圳园综合供能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具备供能条件。首个集中供冷项目深汕科技生态园供冷项目、首个集中供热项目赣州大余工业园供热项目已进入投资建设阶段。此外,与前海能源共同参与国内单站供冷面积(236×104m2)最大的深圳湾超级总部集中供冷项目。

在创新领域,深圳燃气深入研究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技术,与潮州三环、万国数据共同开发深圳坪山万国四号数据中心天然气SOFC项目,打造国内首个MW级SOFC示范项目,与潍柴动力、格力电器、双良节能合作,成功开发新一代高效燃气制冷机——深燃机。此外,成功申报科技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低压纯氢和掺氢管道输送及应用关键技术”项目,推动氢能应用研发和技术储备。

4.3 深圳燃气业务板块结构变化

202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形势持续严峻的大环境下,叠加天然气上游采购成本高涨、下游深圳居民售气价格调降等多重不利因素,公司四大业务板块盈利贡献比例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城燃板块利润总额占比30%,燃气资源板块利润总额占比18%,综合能源板块利润总额占比17%,智慧服务板块利润总额占比35%。

城燃板块利润总额占比由2021年同期43%降低到30%,综合能源、燃气资源及智慧服务板块三大创新业务合计利润总额占比由2021年57%增至70%,“一增一减”说明公司盈利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创新业务贡献首次大幅超过了传统城燃业务,也进一步佐证了深圳燃气多年来的战略转型发展已有明显成效。

4.4 深圳燃气新能源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面向未来,深圳燃气将积极抢抓“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驱动、“双区”叠加等重大历史机遇,切实把“十四五”规划落到实处,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坚持多能协同,积极开拓综合能源新赛道,努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主要以集中式热电、分布式能源服务为主,并提供以城市供热和工业用热为主的供热业务,探索配售电、分布式光伏、微网、储能、节能服务、氢能等综合能源服务集成解决方案。二是积极布局天然气热电,锁定终端,发挥气电协同优势,促进天然气一体化协同发展。三是围绕客户需求开展综合能源业务,增加客户黏性,培育未来能力,创新具有多能协同特征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四是积极投资布局氢能等未来关键能源技术,重点关注“制氢-储氢-运氢及氢能下游应用”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将新能源发展成为深圳燃气新的增长极,为促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5 结语

从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展开阐述,结合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相关政策,分析深圳燃气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实现向清洁能源综合运营商转型的关键点。当前,城燃行业已经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新能源对于城燃企业来说是一片崭新的蓝海领域。深圳燃气要深刻把握新一轮行业变革中的变与不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主动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进军新赛道。

猜你喜欢
燃气深圳分布式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燃气,让千家万户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安全——解读《河北省燃气管理条例》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