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气走天涯

2023-08-15 01:48詹德华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短剑剑气郑家

詹德华

在沈阳城西,有个地方叫“郑家洼子”。1958年,郑家洼子村民取土时偶然挖出了一根“铁条”,铁条上面锈迹斑斑,拿起来还挺“压手”。村民感觉这个铁条不一般,看上去像一把古剑,于是,就向相关部门上报。后经考古专家鉴定,这根“铁条”竟然真的是一把青铜短剑。

考古工作者在这附近进行了考古工作,沈阳的“青铜时代”慢慢浮出水面。1965年8月,沈阳的考古工作者在郑家洼子发掘了14座墓葬,其中编号为6512号墓葬的随葬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种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共42种797件,其中曲刃青铜短剑、镞等青铜器占绝大多数,仅青铜短剑就有3把。

这是辽河中游迄今发现的东北系青铜短剑文化墓葬中规模最大、出土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显示出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和显赫的社会地位。

在郑家洼子地区,共出土了5件青铜短剑,这个数量,让这里成为东北地区发现青铜短剑最集中的地点之一。青铜短剑的光芒,冷峻而庄严,虽然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剑气依旧。

经过研究判断,墓主人为一位五六十岁的男性。虽然大墓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遗憾的是,考古人员并没有在墓中发现墓志等記载墓主人身份的文字,使这座墓葬主人身份成谜。

但从陪葬的3把青铜短剑来看,这位墓主人应该是武将出身,很可能是当时燕国派到辽东的将军。也有人认为,他是某部落首领,或者说,他已具有王者地位。考古人员通过喇叭形器(马匹头上方的装饰物)判断,墓中马具共4套。“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是中国古代对车马使用的规范,此墓主人如果按照中原的规范来看,有4匹马,3把青铜短剑,行政级别或在侯与卿之间。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青铜短剑。青铜剑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制作的剑。郑家洼子出土的青铜短剑,由4部分组成:剑柄、剑身、剑鞘、剑镖。剑柄与剑身接为一体,剑鞘与剑镖接为一体。剑柄,呈丁字形,有青铜铸的、镌着较精细的三角勾连纹;也有以石粉之类加黏合剂制成的,外表嵌有骨片花纹;也有以不规则的多孔石制成的,但并不多见。无论哪种剑柄,在丁字的横头都嵌有一个用赤铁矿石磨制成枕状的加重器(也称“剑把头”)。

剑身为青铜铸造,中有凸脊,两侧曲刀较薄,为合模造,剑身长短一般约在32-37厘米。

剑鞘主体为木制,鞘外多用革皮色镶,下端插入剑镖内。

剑镖为青铜铸造,通身缀以大形三角勾连纹,用一个销子将剑鞘固定在镖上。为免销子外露不雅,又将鞘的一端制成缕孔的青铜铃,内置一舌,使之振动发响。

大墓中的短剑,极其华贵,质地优良,出土时剑身闪光,刀刃锋利,在剑鞘末端还有华丽的青铜剑镖。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位燕国的将军,或者是部落的首领,曾经怀揣华贵的青铜短剑,发号施令,征战南北。在他的带领下,当年的沈阳城,多个繁华的小城或者村落散布其中,早已是一番繁华景象……

青铜短剑在辽东、辽西、辽南皆有发现,在吉林和长城以南的河北一带也有出土,但各地出土的短剑各具特色,形成了“青铜短剑文化”。考古学家称这种青铜短剑为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也叫曲刃青铜短剑、辽宁式铜剑、琵琶形短剑等。

这种独特的青铜短剑文化,也是辽河文明的重要闪光点,而沈阳可以说是东北亚青铜短剑文化的中心。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剑气,在沈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光芒四射,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中也闪烁出熠熠光辉。

猜你喜欢
短剑剑气郑家
雨中郑家的向日葵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剑气凛冽起狂飙
俄海军退役军官可终身佩戴短剑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郑家佐输水箱涵浅埋暗挖施工方案
寻找魔法短剑
让制度和精神『剑气合一』
剑气寒,能不忆江南
试论郑家大屋解说词的英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