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2023-08-17 04:56
科学大观园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气温

7月23日,迎來大暑节气,我国进入一年中日照最强烈、最炎热的季节。高温炙烤下,有人感觉气温远不止预报的38℃,在户外都快被“烤化了”。那么,气温究竟是如何测量出来的,体感温度又是怎么回事?

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卞赟告诉记者,气象部门监测及公布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环境下距地面1.5米,同时温湿度计处于阴暗、四面通风的百叶箱内测出的温度,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测出成年人直立呼吸区域的流动空气温度。百叶箱中监测出来的温度,通常会作为一个气象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气象专家们会收集全国的数据,再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

记者在中国气象局观测场内看到,这里分布着百叶箱、自动站辐射传感器、自动站蒸发测量装置等气象观测仪器,能监测40余种气象要素。其中,天气预报所报的气温,一般都是在百叶箱中监测得出的。

从外观来看,用于天气预报的百叶箱内外均为白色,四壁由板条组成,类似居室的百叶窗。百叶箱里面,则主要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 来源|科普时报

猜你喜欢
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气温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工作如何定坐标?
——解读《中国气象局加强气候变化工作方案》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中国气象局2018年SCI论文产出首次突破1000篇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
中期天气预报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小小天气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