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旗”精神,再现“非遗”荣光

2023-08-17 06:55徐以立
至爱 2023年8期
关键词:红旗内饰轿车

文、图|徐以立

01胡辉刚在修复古董车

在上海汽车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里,一辆红旗牌CA72高级轿车(以下简称“红旗CA72轿车”)静静地伫立着,凝视着来来往往的人。车头中央的立标与两侧国旗的相互辉映,仿佛凝固了过往的峥嵘岁月—20世纪50年代,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刚刚从苦难和屈辱中抬起头来的中国人,连续奋战33个昼夜,手工打造出第一辆红旗CA72轿车,展现出独属中国人的“红旗”精神。

7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这辆红旗CA72轿车变成了一辆古董车。如今能以矍铄精神重回公众视野的背后,离不开博物馆藏车管理部经理、上海工匠胡辉刚的精心修复。

修复,传递“红旗”精神

距离博物馆主体建筑不远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车间。这是博物馆藏车管理部所在车间,墙上放着几排工具,虽然大小不一,但是被码放得整整齐 齐。

2006年,拥有10年汽修经验的胡辉刚从40余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博物馆藏车管理部唯一的技术人员。刚到岗位不久,他就接到修复一辆红旗CA72轿车的任务。同业没有先例可循,当年成型的设计图纸尚未解密,配件基本都已绝版,老一辈的修车师傅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如此种种让古董车的修复困难重重,他感到内心压力很大。更重要的是,他之前并没有任何修复古董车的经验,对红旗轿车的概念也仅限于一些新闻图片。在看到刚运到上海的红旗CA72轿车后,他感到头更大了。

“漆面剥落、零部件老化脱落……”他掰着手指,向笔者回忆起当时的困难。几经周折,他打听到了第一代红旗轿车的设计者、中国泰斗级汽车设计师程正老先生的住址。于是,他毅然北上长春去拜访程老。

“虽然当时程老已经年过古稀,但是听到我们想修复红旗CA72轿车的想法后,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开心的神情溢于言表。”他回忆道。而对于修复工程,程老给了胡辉刚一些建议和看法。平静间,两个人结束了第一次沟通。

原以为下一次的会面会时隔很久。没承想,年迈的程老千里迢迢从长春来到博物馆。抚着他的“红旗老朋友”时,他眼含热泪,絮絮叨叨地和胡辉刚说了很多当年设计的细节。不过,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程老带来了凝结一生心血的设计手稿草稿—泛黄的纸张几乎没有折角、钢笔字迹工整、手绘的零部件更宛如CAD作图一般精确—完全可以想象,背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年轻的他是如何在昏暗的台灯下,一笔一画地将毕生所学郑重其事地倾注于笔端……

时至今日,胡辉刚还记得当时程老眼里闪着泪光,以一种近乎托孤的悲壮神情将当年的设计手稿庄重地交到他手里。“那是一份全然的信任,更是‘红旗精神’的传承。”他喃喃道。

除了在博物馆的车间里埋头工作,一有空,他就远赴长春一汽、北京汽车、南京汽车等厂家,翻阅当年随车生产的资料,包括技术资料和当年的影像和影视资料,并拜访当年的设计师或是技术人员……老一辈的“红旗”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是一颗螺丝钉,我都希望恢复到刚出厂时的水平。”胡辉刚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和流程修复,修了再测试,发现问题后再攻坚,然后再测试……很多时候都需经过反复试验。在确保各个部分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他修复的红旗CA72轿车还能正常行 驶。

内饰,非遗设计凸显中式美学

汽车造型设计主要分为外形设计和内饰设计。不同于更接近于创造一个生命的外形设计,内饰设计更接近于对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调的重组。

红旗CA72轿车的内饰几乎全部采用了中国古典风格设计,整车充满着清新典雅的中国味道:仪表台和窗框采用福州脱胎漆器技艺中的“赤宝砂”工艺,座椅包裹了杭州织锦缎面等。虽说时光赋予古董车岁月沉淀的美,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损伤,特别是织锦缎面坐垫,曾经的华丽样貌不复存在,不仅颜色几乎无法辨认,织布也已腐败。

“繁花着手春,硕果随意悦。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郭沫若的诗句道出了福州脱胎漆器的器物之美。这项美轮美奂的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保护名录。当年为了展现出仪表台最好的风貌,国内最有名的漆器专家李芝卿被请到长春一汽。“赤宝砂”技艺要求40多道工序,费时1个多月,需要将荷叶撕成碎末粘在漆面上,形成自然流畅的纹理,然后再在这些纹样上贴上银箔,涂上深红色的透明漆,经过细磨、推光发亮,显示出绚丽的花样。而在博物馆的这辆红旗CA72轿车的仪表台罕见地采用的“绿宝砂”技术,成品闪耀着绿宝石般的光芒。除了美观,风干后的大漆制品更有实用价值,其玻璃值硬度可达0.6—0.8,比起普通化学漆硬度惊人。而坐垫所使用的杭州织锦缎面料虽价格昂贵,但能够表现出水光山色、雾雨阴晴,极富水墨画的艺术效果。该技艺也在2011年7月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02 上海汽车博物馆藏的红旗CA72轿车

红旗CA72轿车的内饰设计荟萃了我国传统手工艺精华,当年主管内饰的女设计师也是跟着几位老师傅学了一段时间才得以掌握技艺。为了尽善尽美地还原古董车出厂时的样貌,在打听到当年女设计师的地址后,胡辉刚再次起身去了长春。可惜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女青年已经变成迟暮的老妪,没有精力再去复原当时的内饰设计效果。不过,她建议胡辉刚可以去拜访民间老艺人,“或许可以找到你要的答案”。

以智慧和情怀,再现“非遗”荣光

我国幅员辽阔,寻访这门非遗手艺的艺人,无异于大海捞针,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精力。

辗转了多座城市,几个月后,在某个偏僻的福建农村里,胡辉刚找到了能重现当年“绿宝砂”手艺的民间老艺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老艺人的家里,他还没来得及完整表达出自己学艺的想法,就被老艺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不,我不愿意。”

因为自家技艺只存在家传一条路,所以老艺人一开始摆出了明确的拒绝姿态。面对意外的挫折,胡辉刚没有灰心,拿出“三顾茅庐”的毅力,数次拜访他。最终,老人被他的执着和诚意打动:“年轻人,为了个小小的仪表台,你没必要费力不讨好地学几个月,实在不值得。”

叹了口气,他接着说:“不过我老了,就让我的孩子教你吧。”

就这样,胡辉刚从一位汽修专家又变成了一位非遗传习人。从调色开始,他学习“绿宝砂”技艺。在不断学艺中,他思索如何复原仪表台原本的绿宝石颜色和璀璨花纹,只能用各种材料反复试验。在尝试了多种工具后,他发现丝瓜络是不错的上色工具。然而,当时正值酷暑,丝瓜并不是当季蔬菜。于是,他又挨家挨户地向村民讨要丝瓜。村民们还感到很奇怪:“这上海来的客人咋还要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他笑笑,没说话。

通过起早贪黑地学习,两个月后,胡辉刚学会了福州脱胎漆器技艺。看着仪表台绿宝石的光泽、自然流畅的纹理,不仅极富东方韵味,还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他满意地笑了。

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地,他又坐着飞机飞往杭州的某个小镇,因为在那里,有他想要学习的杭州织锦缎技艺的师傅。除了传承杭州织锦缎技艺,他还严格织布把控质量。传统杭州织锦缎一般以金银丝为经纬纱线原料。所谓“金银丝”是以黄金、白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纱线。不过,他采用铅丝当作银丝。为了保证织品质量和舒适度,他不仅按照当地标准和参数将铅丝制成统一规格,还进行了拉伸性能以及抗氧化测试将织棉纱布达到了“华而有实”的境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岚清曾说过:“世界上如果有这样一辆轿车,能够赢得整个民族的骄傲,能够承载整个民族的情感,能够牵动整个民族的关注,那么她只能是‘红旗’。”

2009年,修复后的红旗CA72轿车正式亮相博物馆,岁月似乎没有在它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在胡辉刚看来,红旗轿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现在回头看,在那个百废待兴却又意气风发的年代,中国老一辈的汽车人全靠双手造出国产轿车,可歌可泣。”他说。

如今的红旗CA72轿车不仅承载着民族精神,还是我国古董车行业的缩影。得益于顶尖的古董车修复技术,胡辉刚一眼就能看出车辆是否存有改装加装、零部件安装是否符合当年工艺要求、重大结构部件是否替换等。甚至不需要任何仪器,他就能知道一台古董车的故障是什么,该如何去解决。

2011年,他代表博物馆远赴美国,与著名古董车经销商洽谈收购车辆相关事宜。可傲慢的对方将改装车冒充古董车,试图鱼目混珠。见状,火眼金睛的胡辉刚当即提出异议。但是古董车经销商不以为然,相反接连3天派出专家,试图以车轮战的方式打垮他。

未曾想,胡辉刚以一敌三。3天里,从汽车发展历史脉络、这批古董车特有的工艺特点、国际现有的修复技术标准等方面,他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进行理论,最终3位外国专家全部哑口无言。最后古董车经销商不但更换了一批货真价实的古董车,更是握着胡辉刚的手,表达了对他的尊重、对中国古董车修复专家的敬意,以及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期 待。

猜你喜欢
红旗内饰轿车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内饰感知质量设计及验证概述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等着的轿车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射模结构创新设计
坐着轿车学声调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