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2023-08-19 13:43赵祥杰
学苑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赵祥杰

(山东省日照市实验小学,山东 日照 2768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学理念和对人才的评价角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着眼于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是现阶段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对体育教学理念、方式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对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是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一、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重点是通过科学、有趣、健康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康的思想,为身心健康全面、高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小学生形成健康意识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带领小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表现。因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在树立健康意识方面,要从激发小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入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在其中寻找符合自己兴趣的、能够有效提升体育项目认知能力的体育锻炼项目,这样既能够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增强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理解,更有效、更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项目中。

(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技能

小学体育教学中强调的体育技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参与体育项目锻炼的能力,另一个方面是对自我的体育技能表现进行评价。为了达到增强技能的目的,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从小学生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有趣的教学方式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小学生尽可能的对体育规则、体育锻炼方法或者是相关操作方法等进行学习、掌握,从而实现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参与活动的效果、方式等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增强学生对自我体育能力的认知,促使小学生找到更加符合自身实际的体育活动项目,为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等打下良好基础。

(三)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直接、最根本目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另一个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运动素质,要通过有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来提升体育活动水平,更好的增强身心健康。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

所谓的体育游戏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以小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体育教学组织的主要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体育游戏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团结合作能力等,不仅能够明显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要求。

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的应用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显激发出了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拉进小学生与体育教学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收获喜悦,对每一次的体育教学活动都充满期待、充满激情,这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课堂效果的提升,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锻炼意识也具有明显的作用。二是有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有序的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身体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尤其是体育游戏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行合一、竞争合作等意识以及团结精神、奋斗精神等品质,都蕴含着重要的、深刻的素质教育意义。三是增强小学生的荣誉感。游戏具有的竞争性和协作性特征,让小学生在体育游戏的相互配合、彼此竞争中获得成功、掌握技巧,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合作小组甚至是整个班级的荣誉,引导小学生作为其中一员以最合适的方式为获得荣誉贡献力量,培养小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四是有利于小学生思维的综合发展。体育游戏能够让小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获得暂时的缓解,在刺激、有趣的游戏中小学生的思维被不断的激活、利用,同时体育游戏还会对小学生的认知思维、逻辑思维、判断思维等进行锻炼,这些都能够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因此,近年来,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体育课堂有效创新的教学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在保障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安全的前提下,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在体育游戏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在小学体育教学实际中,也因教学理念创新不足、游戏组织不符等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角来看,当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组织和教学时间分配方面,留给体育教学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时为了文化课教学,不得不放弃体育教学组织计划。尤其是在特殊原因下开展“网课”教学时,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将“网课”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而忽视了网课期间的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忽视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优化,而且也不利于小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思想不重视表现在体育游戏教学没有充分、全面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有时出现了“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现象,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流于形式”,无法体现其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

二是小学体育游戏模式设计比较单一。除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和简单的跑操、热身运动外,很多体育游戏教学的设计也存在问题,比如将某一个项目的游戏设计应用到所有班级的教学中,导致了不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的游戏,学生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感受最大的不是乐趣而是困难,那么不仅无法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影响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三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秩序混乱。秩序性管理不足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因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纪律表现是比较散漫的,加上游戏设计不合理、教师缺乏对游戏课堂的高水平把控,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经常出现。比如有些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增加了一些关于游戏规则的设计,但是由于解释不到位或者是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导致小学生无法有效参与到游戏中或者是游戏环节出现了过度竞争的问题,不仅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还对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是小学体育教师的游戏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提升。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认识不到位,加上不注重教学总结和创新,导致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缺乏吸引力,也无法有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为了充分体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促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科学的体育游戏教学意识

科学的教学意识是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教学意识方面,要做好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要强化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从学校、家长,到体育教师、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从教学安排、教学时长、教学条件、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与体育教学活动大力的支持,全方位构筑起小学体育教学创新优化的整体力量。二是要强化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了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游戏教学创新研讨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加强教学综合能力的不断强化,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创新,比如在面对“网课”挑战,如何更好的设计居家体育游戏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思考和交流的重要问题。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应当加强交流,运用发散思维、集思广益,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游戏设计的合理性、有趣性、科学性。

(二)保证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多样,是提升游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体育游戏教学的多样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二是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内容,组织多样的体育游戏。首先,不同的学生在游戏方面的兴趣点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研究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小学生兴趣点的体育游戏活动。以“足球”这一项目教学为例,有的学生可能对运球的方式学习更加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更愿意当“守门员”,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在设计足球游戏时,让学生都能够在游戏设计中找到自身的感兴趣的角色定位,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充分的参与到足球项目的训练教学中。其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游戏设计的关键点也应当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重点的游戏活动。仍以“足球”为例,教学的内容有运球、传球、停球等足球运动技巧,也有跑步耐力、快速加速跑步的能力训练,应当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比如在“快速跑”教学游戏设计以引导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抱着足球快速跑进行往返接力比赛游戏,而训练学生在“传球”技巧的过程中,每4 人一组,进行有目标的传接球训练,为了增强趣味性,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传接球动作进行规定,比如有的是跳起来接,有的是跑着接等等,比比哪个小组能够按照制定动作快速的完成接传球任务。

(三)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形式不断创新

游戏教学形式创新是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持续动力。实际上,因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已经有了一定时间、相当范围的应用,在游戏教学的组织方式和形式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比如“球类”项目,大多是采取对抗竞赛游戏,对于“跑步”游戏,很多是采取分组接力游戏等。为了更好的提升体育游戏的有效性,应当在这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际进行不断的创新,将益智类游戏、竞赛类游戏、认知类游戏等多种游戏方式更好、更合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呈现出不同的游戏教学效果。在游戏教学中也要进行不断的总结、反思,比如对出现游戏秩序混乱的原因进行分析,下一次开展游戏教学设计时进行问题规避,从而更好的确保游戏设计、游戏组织的科学、高效。

四、结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创新等方面采取合理措施,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