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产的传染性病因与防控措施

2023-08-20 10:04艾凌宇
北方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病牛母牛病菌

艾凌宇

(安图县畜牧兽医总站(局)动物检疫站,吉林安图133600)

近年来,牛养殖产业迅速发展,要想确保牛养殖的高效化,便需从最基本的养殖管理细节着手,将一应管理事务落实好,其中母牛的繁殖管理是养殖管理的重点所在,必须一丝不苟地践诺好。 纵观母牛繁殖的整个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流产、弱胎等繁殖障碍时有出现,给牛养殖带来较大损失,基于对牛流产的病因分析,做好防控准备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就此展开探究。

1 病因分析

1.1 细菌性感染

1.1.1 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可导致母牛流产、早产、胎衣不下等诸多病症,母牛在流产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便已显露相应的症状:乳房部位肿胀异常,流有同初乳差不多的乳液,阴唇部位同样有肿胀问题,荐、肋部下陷严重,将阴道打开,仔细观察,可发现黏膜上有如米粒大小的结节,颜色为红色,还会有灰白、 灰色黏液自阴道中流出。 母牛在流产时,胎水通常较为清澈,偶尔也会变得浑浊且夹杂一些脓样絮状物, 流产后的胎衣不下问题也很频繁,在1~2 周时间内,阴门内往往会流出一些颜色为污灰色或者棕红色,且散发难闻异味的分泌物。 布氏杆菌病对母牛的影响可出现孕期的所有阶段,一般集中于孕后5~8 个月这段时间内,规律性也很明显——第一次流行时,母牛流产率可达到30%~50%,乃至高于80%,之后病况得以逐渐改善,历经2~7 周左右的恢复后,母牛可继续怀孕,但也容易再次流产,相较于第一次流产,此次流产在时间上会有所推迟。

1.1.2 弯曲杆菌

感染这一病菌的母牛通常表现为流产和腹泻,其中流产问题大多是因为感染胎儿弯曲菌所致,且人、畜皆容易受到感染,病菌集中于流产胎盘、胎儿内容物以及血液当中,交配行为、人工授精是主要的扩散渠道。 母牛感染病菌之后,7 天便可以自生殖器官分泌物当中将病菌提取出来,21~90 天这一时间范围内母牛体内的细菌数量不断变多,3~6 月后大部分母牛可以自行痊愈,但也有部分母牛会长时间携带病菌。 处于妊娠初期的母牛遭受病菌侵袭后可致使胚胎死亡,有些母牛还会表现为返情、发情异常、多次交配不受孕等问题, 妊娠5~6 个月的母牛则会直接流产,公牛一般不会有易察觉的病症,然而其精液、包皮内往往携带病菌, 在交配过程中传染给母牛。

1.1.3 钩端螺旋体

该病原是一种人畜皆容易感染的病原,有较多的临床病症,流产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且其分布区域较广,世界范围内皆有分布,在气候温暖、雨水频繁的区域最容易繁衍。 在宿主方面分布同样广泛, 大部分温血动物皆容易感染,老鼠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在感染后期病原可以自尿液排泄至动物体外,使得附近环境遭受污染,还有可能传染至其他动物和人类。 牛只在感染之后往往表现为急性、亚急性两类,孕期母牛一旦感染,很容易直接流产,有的牛群感染后唯一的表现便是流产,同时伴有高热不退、黏膜变黄、皮肤干裂等一系列急性病症。

1.2 病毒性感染

1.2.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该病毒导致的流产问题存在于母牛孕期的各个阶段,慢性病牛在孕期的前4 个月,可以通过胎盘将病毒直接传播至胎儿体内,引发持续性感染问题,病毒往往存在于病牛的排泄物以及体液当中,一般经由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给易感牛。孕期母牛感染病毒后流产状况频发,或者产下存在先天性免疫障碍的犊牛,感染犊牛的小脑发育往往不足,存在轻度共济失调、失去行动能力等问题,严重一些的还会目盲。

1.2.2 牛白血病病毒

这一病毒是引发牛白血病的病原所在,患病牛的症状表现为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已经成年的牛只是主要的病发群体, 其中又以4~8 岁的成年牛只最为多发,在传播方式方面,既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细化而言,病毒可以经由吸血昆虫叮咬、输血以及一些医源性操作等扩散开来,也可以直接传播至下一代身上,病牛的症状表现主要受肿瘤所在位置及大小的影响,若是肿瘤长在病牛子宫内,便会出现流产、难产等问题。

1.3 寄生虫感染

作为一种寄生在牛生殖道内的寄生虫,胎毛滴虫常集中于母牛的阴道、子宫等处以及公牛的包皮鞘内, 母牛一旦同感染公牛发生交配行为,便可引发阴道卡他性炎症,导致阴道部位发红变肿,黏膜上长有一些小结节;病牛还会流出黏液以及脓性液体, 大部分感染母牛会在孕期1~3月左右流产,此后再次交配往往难以受孕,少部分病牛不流产, 但其胎儿已经在子宫内死亡,如此很容易导致慢性子宫炎等疾病。牛新孢子虫本身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不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流产、死胎问题是病畜的显著病症,对于母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是引发母牛流产的主因所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母牛在感染之后,除了流产外,还有可能产下弱胎、死胎、木乃伊胎,以及有先天性肌肉损伤问题的犊牛,但在流产之前一般不会有较显著的病症表现,流产之后如果继续怀孕很可能再次流产。

2 防控措施

2.1 紧抓诊断技术

做好诊断对于传染性流产的防控最为关键,唯有在细致分析、全面调研、严格检查的基础上方可给出同实际更为贴合的诊断,继而拟定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防控方案,尽可能地规避母牛流产情形。 导致流产的诱因不拘一格,且表现出的流产症状也各有差异,除去少数病牛在一开始显露流产症状时便可以有效控制外,大部分病牛一旦出现流产问题,便已经无法控制。 尤其是群牧牲畜, 流产的出现往往是成批性的,引发的养殖损失不可预估,因而,对于传染性流产的防控,首先要做的便是以相宜的诊治手段来强化对母牛以及生殖道的保护。 除此之外,还应就整个牛群的实际状况加以全面细致地调研,认真观察母牛排出的胎膜和胎儿,并适时开展必要的实验室诊断,以期在最短时间内确诊并将病因找出,以此拟定更有效的防控对策。

2.2 紧抓蚊蝇鼠等的防范

蚊子作为一种吸血性害虫,可将病毒经由刺吸式口器扩散给其他鸡只, 苍蝇一般在比较脏乱、腌臜的环境中生存,其足部往往带有大量病菌,若是猪只体表有伤处或者黏液性渗出,苍蝇便容易在此处落足,继而导致病菌传播。 老鼠亦是这般,老鼠体内存有诸多病原体,其是已做过净化处理的猪场被再次污染的主因所在,各个猪舍之间的病菌扩散也同老鼠的活动脱离不了干系,蚊、蝇、鼠的灭杀工作势在必行。 灭鼠首先需要将猪场内的杂物以及较高的和草丛处理掉,这些地方是老鼠最容易躲避之处,在牛舍附近1 米范围内的地面需做好硬化,可以铺水泥,也可以采取别的手段,以免老鼠打洞。对于饲料,则需存储在防鼠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室内,四周安置好捕鼠设备,如果猪场老鼠数量较多,则可以借助于灭鼠药将老鼠彻底杀死,但也要注意,在药物选择方面要格外慎重。

2.3 紧抓牛只的引进管理

引种对于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彰明昭著,一旦引种不够严谨将直接致使外来病原侵入牛场,诸如若是引种前未做好细致调研,引入的牛只携带病原,则病原便会随引进牛只传播至本牛场。对此,必须落实好产地检疫事宜,将一应检疫程序践诺到实处, 重点强化有关资料的核查、临床检测、备案消毒等程序的监管,进一步细化调运政策,严禁使用未做好备案的车辆;管理好牛只运输车辆,牛场人员应认真依循相应制度规定,落实好车辆的备案事宜,配备好消毒清洁设施,安排专门人员全天动态化加以监管,若是发现违规状况,必须严审严查,尽量将传染病原隔绝在场外;将牛只引进之后的隔离管理同样不能忽视,对于这些引进的牛只务必要将其置于单独的圈舍中饲养、观察,着重留意其健康程度以及体表特点, 此举亦可以给牛只一个缓冲时间,确保它们可以及时适应新环境。

此外,卫生清洁管理在牛传染性流产的防控中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牛场未能设置起全面到位的卫生清洁机制,未能践诺好相应的卫生清洁措施,母牛流产概率将大大提升。 牛圈是最为主要的饲养场所, 务必要强化卫生管理,特别是常规的清洁和消杀事宜,设置健全有效的圈舍管理机制, 还要有条不紊推进各项消杀措施,避免病原、细菌的滋生,尽量将病原的扩散渠道切断。

猜你喜欢
病牛母牛病菌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