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李冰前面的人

2023-08-21 07:01向思宇
四川文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金堂郫都区李冰

□文/向思宇

地处天府之国成都西北面的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系古蜀国旧址,也是四川人寻根之地。

相传,二千年前鳖灵治理岷江,望帝亲临鹃城以北十余里的柏条河(岷江支流)督查。鳖灵临河修望帝寝宫,曰“望阳阁”。古堰大功告成,又建永定桥,意即长治久安。堰桥造福于民,粮桑丰盈、商贾云集,遂成三堰古镇。

……

“望帝亲临鹃城以北十余里”,就是说,当年望帝居住在鹃城。鹃城,今郫都区矣。二千年前的郫都区是古蜀国帝都所在地。郫都区离三道堰望阳阁仅十余里。

就去位于郫都区北端的古蜀国旧址——望丛祠。来自荆楚的鳖灵,这个走在李冰父子前头,率众治理岷江及有关河流,并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前半段的古代水工,后成为开明王朝的丛帝,与教人务农的望帝并列寺庙,让后人世世代代供奉。

太晚了!古蜀国早已远去,距今已两千多年——望丛祠文物馆内,只存放着从旧址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古迹。

望丛祠位于郫都区西南部。进大门,红色照壁南北两面,各有一道半圆弧形门,南门通向子规园,北门接通涟漪园。紧接照壁的南北两侧,又各有一道阙门通向里间。两道阙门之旁,分别立有一块石碑,南为清代张日晸的《岷阳新庙望丛古帝碑》,北为宋代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庙碑记》。

水于五行为利害最大,四渎为水之源,江又为四渎之长,其为利害益大矣。昔洚水警尧天下昬溺,江实为暴民受其害,帝乃命决江疏河,东放于海则天下受其利。然后受舜禅让终陟元后,功配天地,德被万世,自水始也……故孔子修书述禹之事尤勤备焉,继而叹曰:禹尽力乎?沟洫吾无间然矣。刘定公亦曰:微禹吾其鱼乎?然圣人之功大而易法,简而易循,因时制治,心通其变,厥后于五百年,蜀有开明氏能振其道,故禹之功复兴焉。在昔蜀有贤主曰望帝,获楚人鳖灵以为相,当是时巫山龙战崩山壅,江水逆襄陵蜀沈于海,望帝乃命鳖灵凿巫开山峡,决江沱通绵洛,合汉沔济荆扬,然后得陆处人保厥命。望帝以其功高让位而去,鳖灵遂称丛帝,号开明氏氏袭都于郫,故蜀人诵先王功者以开明氏比夏后氏焉。其后三百年秦强伐蜀,命其臣李冰为守,是时江妖为暴,沫水淫流,沃野岁灾,民受其害。冰乃诛水妖,通水道,凿二山酾二江,灌溉千里,变凶为沃,人赖其利,故史氏美冰之功于蜀为大,自冰没后千五百载其功益彰焉。夫禹大圣人也,智极于水,用能因天顺地永生厥民,若丛与冰道不行周秦而能迹禹之功厚利三蜀,非有大贤之业安能至此!天水赵君曰:予观蜀之山川及其图记能雄于九邱者,盖乘成水利以富殖其国故生生不穷,非开明氏巴蜀鱼其民,淮汉污其泽湮禹之功遗后之患,忧可弭乎其后,复得秦守之事谓其功出开明氏之下,而蜀人独神冰之庙祀,史氏惟载冰之后功,反使绍圣烈闇而不耀世,祀淹灭,予甚惧焉。盖所谓日用所不知遂亡其本矣,按礼祀法圣王之制,祀功施于人则祀不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若开明氏者可谓功施于人,能御大菑能捍大患者也。……予适治兹土而垅墓在邑之南,彼民无知古阙(缺)祭享,非所谓遵明诏存功烈者也。康定二年春二月五日始作新庙成。

自从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来,世人大多只知李冰父子为治理岷江水患,修建了都江堰。一下钻出个比李冰早了四百多年的鳖灵,完全破了原有的认知范围。蹊跷吗?玄幻吗?都不是,是板上钉钉的史实。古城三道堰的望阳阁(望帝寝宫)用“凝固的音乐”记载下了当年望帝亲临督查鳖灵治理岷江支流的历史。此有宋朝张俞写下的(《作善降祥——蜀望丛帝新庙碑记》)。

张俞之后,有清人孙澎在《岷阳二帝前志序》中的感叹:“天下有同一功德,一传一不传。”

李冰之前鳖灵治水的事迹,教科书与一般史家均不记,其坟冢当然就无足轻重。有资料载:鳖灵坟冢迁来望丛祠前,被划在净林寺地界内,僧人们削平坟顶,在上面修筑台观。郫邑人张俞担心丛帝之墓连同功迹被湮没,便向郡守请求为其立碑,并在墓上建祠。到宋仁宗皇祐年间,净林寺的和尚死了,寺庙和鳖灵坟被占。张俞听说此事后,再一次向县令建言。县令深为触动,亲自前往察看。县令察看第二天,以进士杜常为首的五十八名郫邑人,联名提交诉状,要求不得侵占丛帝之墓为田地。在得到郡守嘉许后,县令把望帝和丛帝的墓茔重新划给了净林寺,又请有声望的僧人垂白,来净林寺任寺庙主持,以使先人之功德不致遗忘。

宋朝郫邑人张俞,以隐士之名闻于世。隐世之前,曾被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却把职位让给了父亲。此后,又连续七次拒绝诏用。

望丛祠内立着一块碑,刻有宋代陈皋的《杜宇鳖灵二坟记》,上面记载了张俞两次出面力主修复古蜀帝墓事迹。

张俞者,贤士也。

离开《蜀望丛帝新庙碑记》,继续往左,走出一段后,远远地,便看见位于听鹃楼南面与望帝陵相望的丛帝陵;躺卧在墓碑上面的丛帝陵,像一直往前赶的水流,一波波涌来,急速地给人讲述着鳖灵治水的轶事……

与成都相距一百二十公里的乐山(古为南安)市,是当年荆楚人鳖灵赴蜀国的第一站,佐证此说的是乐山大佛寺中那尊面目狞恶的铁像。清帅正华辑《乐山历史》有云:“嘉城社会风俗,以炎帝会为最盛,神有木像,刻自明正统年间,距今已四百年矣,群祀甚谨,其祀于五月……”此“青衣神”“炎帝”是谁?常志言开明氏“人尚赤”,所以邓少琴先生考证认为“非南安之开明氏莫属”。嘉城人世代崇祀“青衣神”“炎帝”,乃是鳖灵部落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烙下的历史印迹。

《水经注·江水》:南安县治青衣江会,衿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南安系秦置县,今乐山市,地界大渡河与岷江交汇处,是北“随江水至郫”之要冲。南安为“蜀王开明故治”,说明鳖灵部落曾在此居留经营,称王施治。《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都说青衣江边青衣县“有开明王城故址”。青衣江出蒙山,汉置青衣县,即今雅安市芦山县。由此看来,鳖灵占据南安后,还曾向周边拓展势力,筑城驻守。

以上说辞与《蜀王本纪》中记载的“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相悖,却更具可信性。史料载:鳖灵居留南安时期,已开始疏导江水,平治水患,且屡获成功。

为水患所苦的距南安一百多公里的古蜀国望帝闻讯后,赶紧派人将鳖灵从南安请来郫都区,拜为相,负责治水。

彼时,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顺江而下。性情急迫的河水,流到都江堰后被玉垒山蛮横地挡住了去路。一路奔来的江水进不得、退不回,只得无奈地积聚于此。赶上洪水季节,积聚久了的江水如野马脱缰,似山洪暴发,嘶叫着,呼喊着,奔腾下去……所到之处,人畜房屋尽毁矣。

为阻止洪水肆意泛滥,鳖灵率众在玉垒山上开凿口子。

那时,没有炸药,也没有现今的挖掘机之类的设备,只得靠人工挖,用锤子凿。就先在岩石中间凿槽,槽凿成,放进木柴,再点火烧石。石头遇高温后膨胀,再用江水往滚烫的石头上浇,遇急冷的石头爆裂开来,人再去用斧敲、锤子凿……

终于,玉垒山被凿开一道类似瓶子的口子——都江堰宝瓶口。有了宝瓶口,洪水一改暴躁脾气,排着队乖顺地从“瓶口”朝外泄出,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灌溉着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除此,与飞沙堰配合,控制内江进水量大小。再者,在洪水期间起到防洪的作用。

从此,“水患”变“水利”,广袤的川西平原水旱从人。

离开丛帝陵墓,沿路返回,再次来到《蜀望丛帝新庙碑记》前。重读碑记,对鳖灵再生崇敬之余,有了一种深深的相识恨晚之感——“天下有同一功德,一传一不传。”

亏了宋人张俞,方知李冰父子前还有鳖灵。如果少了鳖灵,不能说就没有李冰父子的都江堰,但至少得晚好些年吧?

有了张俞,被遮蔽了千年的鳖灵才从历史深处走出来,与后继者李冰一起,得到了该有的评价:“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

灌县(今都江堰市)的玉垒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走到末端,一个神龙摆尾甩向西南,伸进都江堰市城区,即今玉垒山公园所在。开明所凿之宝瓶口,即在玉垒山公园西南侧。玉垒山西南方向为岷江,水量丰沛;东侧为湔江等河流,水量相对较少。

岷江水患治理告一段落后,顺着岷江水流东去的方向,鳖灵率领一干人来到岷江支流柏条河。

柏条河在都江堰起水通木筏,流到郫都区唐昌后既通木筏,也行木船;行至团结镇石堰后开始分流:木筏、木船顺毗河去往金堂赵镇,顺府河通向成都。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的柏条河担负着整个成都西北面的水路运输——流经的三道堰镇是河流两岸不多的重要水码头之一。

一路风光的柏条河,流至三道堰境内,性情变得乖戾起来:水域不宽的河面,水流湍急,急速赶路的河水中,没有摆渡船只,更没有过河桥梁,只有在河中打鱼的渔翁和渔翁的助手鱼鹰——发现鱼情的鱼鹰,忽地从船沿边上飞起,在半空中收了双翅,头部朝下,双腿并拢,身子成利箭,“嗖”的一下钻入水下,追捕鱼儿去。

与鱼鹰捕鱼的快速相映衬的是,河岸边悠然自得的洗衣妇女,手中的捶衣棒,对准搁放在石头上被水浸湿的衣服,不紧不慢地演奏出饱满而有节奏的“梆梆”声……

在捶衣棒的“梆梆”声中,村庄农人用桔槔从井里汲水,再用木桶挑到地头浇灌。

“守着丰沛的水源,却要用笨拙的方法汲水?”不知鳖灵当年这样想过没。

一艘船只从上游下来,船身过去,船尾将河水从中剪开,水流分向两边——分水?分流!用分流的办法筑堤堰?堤堰外行船,堤堰内的河水引向支流或沟渠,流向村庄田地……

柏条河永定桥(三道堤堰筑成后所建)段,河床较高,下游二百米外的河床却往下降落,就在河床降落处二百米内的北岸,顺着河边连开三道口子;三道口子呈一字形蜿蜒向下排开,将河水导向三条沟渠,三条沟渠分别被称为头堰、二堰和三堰。头堰上首犹如一条大的鱼嘴,将柏条河水一分为二:干流沿河而下,支流进入顺堰,流向沟渠。

头堰、二堰、三堰,合称“三导堰”,也叫“三道堰”,成为后来三道堰镇的标志性建筑。

堤堰筑成后,鳖灵顺河边巡视,走到柏条河头堰段,那急速向前的水流,像在匆忙赶路。

这匆忙赶路的水流,像他鳖灵吧?

柏条河流至郫都区团结镇石堤堰后,分为府河与毗河。府河流入成都城区,成为锦江;毗河则流经新都、青白江地界,最后汇入沱江上游的金堂。毗河进入金堂沱江上游段后,遭遇一个瓶颈,金堂峡。金堂峡全长十二公里,由鳖灵峡、明月峡和九龙峡组成,号称“沱江小三峡”。

沱江小三峡之首的鳖灵峡,彼时还不知姓甚名谁,获“鳖灵峡”之名是鳖灵凿开峡口之后。

从三道堰去往金堂的路上,或许鳖灵想起了那只夜晚进宅门吃了几口草,拉下几颗羊粪的羊,以及那赶着一群羊朝东北方向去的牧羊人。

年初的一天,一夜大风停歇后,下了一整夜的雪从敞开的院门涌进来,在屋子墙根处积了厚厚一堆。早晨起来,一行动物脚印清晰地留在了屋门前。这动物应该是在雪停之后进来的,像个走错路的孩子,在屋子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在墙角处吃了几口干草。再最后,留下几颗铜钱大的黑色粪蛋儿——像是给付的草料钱。

他循着脚印跟出去。

这行脚印走向屋子外面的田野,消失在田野的尽头——朝向东北方向。

郫都区东北方,那是位于沱江上游的成都金堂。

还有那只奇怪飞来给他引路的麻雀。秋天,稻谷丰收后,在稻田里吃饱了的麻雀,那天突然飞了来,降落在他面前。他看着它。它朝着他叽喳几声,朝前蹦出一段;见他不解意,又蹦跳回来,再叽喳几声,再往前蹦跳。他跟着它走,小东西却腾空飞起,飞出几步后,又降落下来,引他跟出院门,这鸟儿才腾空飞走。鸟儿飞去的方向好像也是东北方。

麻雀,山羊,还有放羊人,仿佛都在向他提着醒:东北方向在召唤,那儿有情况?

他该去那个地方看看。

两千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尾随鳖灵,前往金堂踏勘鳖灵峡。

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的沱江,流到金堂县赵镇,与毗河、青白江、湔江及石亭江汇合后,穿龙泉山的金堂峡,流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自贡、富顺等地,至泸州汇入长江。

金堂有“沱江第一城”之称,赵镇则是金堂第一镇。

那天,在金堂赵镇集市碰上一个卖水果的老人,闲聊中得知老人曾在沱江当过船工,于是跟老人询问鳖灵峡。有人打听沱江小三峡,老船工乐得一吐为快。老人点燃一支烟后,吧嗒一口,慢慢跟我讲起当年沱江上行船的事。“船只离岸后,从金堂赵镇顺水而下,穿韩滩桥,过蟠龙山,经星星滩、狮子沱二十余里,进入沱江小三峡中第一峡鳖灵峡。那峡险得很。多险?悬崖像刀砍,峭壁如斧头剁。峡口没凿宽时,船只从那儿过去,感觉有些心惊肉跳——鳖灵峡又叫金灌口,当地人叫葫芦口。船从葫芦口过,就像钻进了幽暗的葫芦。”从葫芦里钻出来的老船工,烟头凑近嘴巴,使劲吧嗒了一口,又说,“鳖灵峡凿宽后,再过去时就不那么怕了。船过鳖灵峡,走上十来华里,就到了明月峡。明月峡是沱江小三峡的第二峡,这明月峡没有鳖灵峡凶险,峡区内有三皇滩、走马滩、蛤蟆滩、半边滩等滩凃,乱石交错,江水轰鸣,船只随着水面时上时下,感觉像在漂流。明月峡下去,就是九龙峡了。”

听老船工讲述鳖灵峡,我想象着鳖灵当年率众以火烧水激之法凿宽峡口的艰辛,心头再次升腾起对鳖灵的崇敬。

“对了,鳖灵峡内有鳖灵遗迹,你可以去看看。”老人补充道。

别了老船工,我去了鳖灵峡半山岩的三皇庙。庙里供奉着一尊狰狞可畏的神像——鳖灵。《四川通志》云:“此盖鳖灵因凿(峡)有功,故建庙祀之,久而昧其源也。”鳖灵开金堂峡之事,又见《舆地纪胜》引《国志》:会巫山壅江,蜀地潴水。鳖灵遂凿巫山峡,开广汉金堂江,民得安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金堂县东二十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应作丛帝)鳖灵所凿。

出了寺庙,站在半山腰上,望着山下滚滚的沱江,想象着两千年前鳖灵率众凿通鳖灵峡的情景:终于凿通了,滚滚江水从峡口穿越而过,流了过来,流到眼前;一股浪头突然往上一蹦,蹦出老高,又轰然跌落下来,被下面的水流给接走了……

看着这蹦起来又跌落下去被水流接走的浪头,鳖灵心头肯定感慨过:有一天他不再治理水患了,岷江及其支流再犯水患,又由谁来接替这桩艰巨的任务?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采纳了将军司马错的策略:“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矣”,一举发兵灭掉了蜀国。

公元前272年,古蜀国丛帝死后四百多年,秦国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赴巴蜀出任蜀郡太守。

从秦国一路颠簸来到蜀地的李冰,站在巴蜀大地上,眼前一片茫然。那时的四川还不是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指的是陕西汉中。四川的称谓源自有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四条主要江河。有江河,四周又被群山环绕,成都处在盆地低洼处,除气候潮湿外,还常常被从岷山上流下来的岷江淹成一片泽国。

彼时,泛滥成灾的岷江不仅危害着成都平原,也给从秦国初入四川的李冰父子来了个下马威:李冰考察岷江时,发现岷江被一座山给挡了,这挡了岷江的山叫玉垒山。

他沿岷江两岸反复踏勘,同时征求百姓意见,再拿出治理方案。在鳖灵凿通宝瓶口的基础上,李冰父子着手修建都江堰:建飞沙堰,修金刚堤,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

……

历时八年,浩大的都江堰工程建成。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后来居上,稳稳地赢得了“天府之国”美誉。

鳖灵死了,丛帝活了。活在望丛祠里,活在彪炳千古的古蜀国史册上。更活在千古流淌的都江堰流水中。

当然,也活成了一副让李冰站立的厚实的肩膀。

猜你喜欢
金堂郫都区李冰
借灶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探究
成都市郫都区: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人社力量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郫都区: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ementing displacement interface stability of extended reach wells *
金堂黑山羊改良金川本地藏山羊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