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劳动了吗?

2023-08-21 13:51蔡明
莫愁 2023年15期
关键词:劳动家长孩子

文 蔡明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承担着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基的重任。为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增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敢问育儿路在何方?我的回答:劳动教育。

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只要给他一句话,我信。有时候,挫伤孩子自尊、人格只要一句话,比如,你就是个笨蛋之类。也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只需要给他一部游戏机,我信。有的孩子一旦沉迷游戏,便无可救药,我身边就有这样可悲而无奈的案例。可是我更想说,毁掉一个孩子只要一个“不给”,你信吗?我信。只要不给他劳动的机会,让他贪图享受,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他不劳而获,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让他鄙视劳动,轻视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毁掉他是早晚的事。

为人父母,只知道让孩子读书、做作业和考试,自己宁愿做牛做马地辛苦,也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给他们出力流汗的机会,也不愿意孩子在学校里参加集体劳动和公益劳动,以为这是为孩子好,以为这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实,正是自毁下一代的开始。

劳动创造了世界

读书学习是对的,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是可怕的。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张载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都知道,劳动创造了世界。没有人类的劳动,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更不会有如此幸福美好的生活。2013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和劳模代表座谈时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其实,做家长的更应该知道,孩子生命里的辉煌,只能通过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可以磨炼人,可以塑造人,更可以创造人。这就是劳动的神奇。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有一著名论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森林古猿进化到类人猿直到现代人类的过程,正是由于双手的解放,不断劳动,人类获得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获得了思想的智慧,这是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时就知道的道理,后来读拉马克、布丰、达尔文等生物学家各自的进化论,就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反之,失去了劳动,人类社会、国家民族也会消亡。

在现代,劳动的神奇和伟大得到了更为丰富的证明。劳动创造了火箭、卫星、飞船,人类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劳动创造了探测器、潜水艇,有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人类实现了“可下五洋捉鳖”;劳动制造了通信技术工具、信息技术材料,有了互联网、大数据,建立了人工智能,有了北斗系统,实现了记忆可移植,全球无死角,信息精准全覆盖。劳动创造了多维立体的空间世界、信息世界和科学世界。

劳动培树时代新人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还是劳动吗?劳动不是要出力流汗吗?是的,这就是劳动。出体力的流汗是劳动,出智力的奉献更是劳动。劳动在不同境遇下是有所不同的,在人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也是有所不同的。一个人不能只有体力劳动,而没有智力劳动;同样,一个孩子也不能只有学习、考试的脑力劳动,也必须参加出力流汗的体力劳动。体脑结合才能全面健康地发育成长。

伟大导师毛泽东早就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样的主张,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说过,“我试图使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厂相联系,使他们合二为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2 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贯穿课程实施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发展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承担着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基的重任。为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增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作为家长,从现在开始,必须将劳动教育列入重要议题。退一步说,一个知劳动、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孩子至少不会变坏;即使是为了孩子的学业进步、成绩优异,也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中获得。因为,灵感和优异是在顽强劳动中获得的赏赐。

让劳动成为一种生活

孙云晓说过,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教育。作为家长,如果能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在学习和研究国家《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劳动育儿教程,开展全面而系统的劳动教育,这将是教育的幸事,也是国家民族的幸事。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理想,就目前实情而论,更多的家庭也无法做到。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个人以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而“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 项生活技能。”和学校密切配合,主动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提交给班主任老师,记入学生综合素质年度档案。“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除此而外,家长要有育儿的智慧,注意营造热爱劳动、劳动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喜欢劳动,向往劳动,崇拜劳动。把孩子读书、学习、搭积木、旅游、参加各种活动等一起列入劳动教育之中,千万不要把学习的事单独抽离出来,甚至形成与各种劳动的对立,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家庭中,我们要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劳动,我快乐;我劳动,我幸福。”“我们一起劳动吧。”“你拣菜,我淘米。”“你动脑动手完成作业,我动手动脑打扫庭院。然后,我们一起分享劳动体验。”

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能这样,孩子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核心素养就会逐渐形成。诚如是,何愁我们的“神兽”不会成为“天使”。

猜你喜欢
劳动家长孩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