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到作品”:地方高校影视教育“成果意识”的思考*

2023-08-21 23:45颜景懿
大众文艺 2023年9期
关键词:影视成果意识

颜景懿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

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影视行业成为我国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第一个月,我国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刷新中国电影市场年票房最快破100亿元纪录,电影产业在疫情的阵痛后逐渐回暖。不仅如此,我国家庭电视机拥有率及电视观众人数突破历史新高。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移动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人们通过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更加便捷的获取海量信息,影视艺术愈发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新媒体等专业成为重点高校的必设学科,大部分的地方高校甚至一些职业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影视专业。但是,我国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参差不齐,特别是地方院校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依赖化、迟滞化现象明显。依赖于实践创作的影视专业学生作品难以达到北上广及省会城市重点高校的学生作品质量,提质增效成为地方高校影视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实践创作在影视教育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实践创作不仅仅是学生在实践中制作的影视艺术作品,还应包括理论学习中的评论性文章、影视剧作、新闻报道等。在理论方面,一部分地方高校影视专业教师仍然以传统基础教育的评价方式批改作业,写出评语,给学生评价性分数,并未对作业进行有效的作品转化。在实践方面,教师往往不进行课堂点评,只是批改分数,未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使得学生实践并未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地方高校的影视教育理应树立成果意识,做到“从作业到作品”的思考,才能在不断推进的影视教育改革中实现突破。

一、树立成果意识的重要性:“从作业到作品”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学的主体,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元素。树立成果意识,无论是对教师价值的实现,还是学生的高效就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地方高校的影视教育,理应从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入手,理解“成果意识”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

(一)教师理念的转变

地方高校教师工作勤勉,埋头苦干,有一定的教学成绩,可是每逢评选教学骨干、评职称或优秀教学成果,却很难拿出有分量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既是成果意识不足,对教学和科研的转化能力不强。在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交流愈发繁荣的新媒体时代,一些影视专业教师的教学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吻合度不高,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缺乏前瞻性和应用性。同时,一部分教师只顾“教”,而很少“学”,参与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这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往往较为薄弱,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呈现课程内容的“死循环”,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亟待加强。一部分实践能力较好的专业教师将更多的“成就感”实现在指导学生的基础实践创作中,对一些有价值的选题“浅尝辄止”,实际上影响了实践课程的教学。

地方高校影视专业教师理应意识到“成果意识”的重要性,转变教研观念,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产出好的成果,实现个人价值。“教学”不仅仅是“上好每一堂课”,或者拥有较为完美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以及习题设计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具有深度挖掘学生成果的能力。相较于其他学科,影视专业教师更多的是和学生的影视评论、剧本创作或短视频等成型的影视创作打交道。这部分作业往往在选题、基础技能以及内容框架等方面稍有欠缺。通过形象的案例,将形式化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观念,增强知识与人文修养的融合,有针对性的实现从作业到作品的转化,是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同时,地方高校的影视专业教师在理论功底相对不够深厚,知识体系相对不够系统的基础上,理应善于总结和整理,将一线的教学经验和不足撰写成文,不断纠正和完善,实现教学成果的理论升华和成果转化,弥补科研短板。

(二)学生理念的转变

学生“成果意识”地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学习成果意识的养成是和成果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学习成果组织和开展教学,即是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以及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成果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明确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取得学习成就,继而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无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大有裨益,从而避免了学习和创作的盲目性。其次,学生注重“成果意识”,可以更好地使他们抓住学习重点,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学习,更为准确地指导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成果意识”地养成也有利于他们产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影视专业知识,增进影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优秀的影视作品创作还能够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提高素质,体验不同的人文环境,促进德育的培养,从而增进实践创作的综合能力。“成果意识”地培养可以使这部分学生走进田野,拓宽知识面,在实践创作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才干。优秀的学习成果有助于锤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习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果所得亦可以使学生获得就业的“硬指标”,从而促进就业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二、地方高校影视专业学生“成果意识”实现的常见问题

“成果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地纠正和总结中转变观念,将“成果意识”的理念扎实地在教学设计中实现。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的影视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成果不够“精致”

地方高校开设的影视专业大多是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等,招收的学生一般为统招入学,大多学生未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对影视学科的了解较少。一部分地方高校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虽通过艺考招生,相较于一些影视专业院校或省会高校,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基础较为薄弱。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能保证,不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培养,则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成果。

教学培养阶段,在理论学习上,地方高校在史论、研究方法、写作等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一部分教师对理论的钻研不足,对交叉学科和新文科的涉猎较少,科研素养较差,教学依然是“照本宣科”。学生大多处于“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未能养成扎实的理论素养,难以创作出优秀的理论文章或专业文案。在影视创作上,地方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一般都会开设如摄影基础、电视摄像、视听语言、电视画面编辑等专业类课程。授课教师在期末考核中对学生创作无意识的“虚焦”“晃动”“硬切”等问题把关不严。学生在实践创作过程中未能培养出良好的创作习惯,基础不牢,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作业选题老旧,主题浅置,成果不够“新颖”

作品的选题过于陈旧,对有意义的题材简单化处理是地方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实践创作难以产出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环境逐渐变迁,新的制作方式、播出渠道和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海量的影视内容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对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和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影视创作的质量需要不断提高,题材类型要不断拓展,从而使影视实践创作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一些学生作品存在着原创力不足,借用、混用、乱用的现象时有存在。学生在实践创作上有时照搬网络资源,把网络上现有的剧本拿来拍摄,或稍加改编,而大多题材本身和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就使得一些作品缺乏“灵魂”,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部分理论课程上,如影视评论的撰写作业,一部分学生直接照抄网络资源,专业教师如果未及时纠正,虽然完成了“任务”,却损失了成果转化的机会,影响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学生的选题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创作,但是选题仍不充分,定位不够明确,未能真正实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畏手畏脚,对有深度的题材挖掘不够,浅尝辄止,缺乏人文内涵。一般来讲,这一部分作品对“人”的把控不足,缺乏突出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力量。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进行创作,创作的作品主题浅置化现象明显,虽有一定意义,却不够深入,没有达到优秀作品的条件。

(三)“校园化”痕迹明显,成果没有“深度”

地方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实践创作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校园化”痕迹明显。这里的“校园化”不仅仅指题材、人物、取景、叙事等方面的“校园化”,还有制作技术和能力与业界的脱节现象。实践创作的拍摄阶段,一部分学生自主性不强,拍摄经验不足,缺乏“主人公”意识,不能够主导被拍摄者。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像机的位置往往处于弱势,使得影像作品的视听表达受限,难以匹配观众的视听感受。

学生作品“校园化”痕迹出现的原因是“解放天性”的欠缺,而这种潜藏在学生内心的问题,也往往是地方高校影视专业教师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微电影、专题片、纪录片的拍摄,这一部分学生通常缺乏自信心,始终秉持着自己保守传统的思想,和被拍摄者沟通不够,在不愿“麻烦”被拍摄者的思想包袱下进行创作,难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也很难产出有感情、有思想、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三、地方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培养“成果意识”的策略与思路

地方高校影视专业的学生在培养“成果意识”方面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只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则能够逐步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质增效,从而推进学生的实践成果“从作业到作品”的改善。

(一)回归基础,细化创作

理论教学环节,地方高校在优化培养方案时理应重视史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培养目标、素养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提升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系统的专业知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艺术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理论人才。理论课教师应培养好学生的理论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研究资料有一定思维加工的能力,善于从文献资料中发现问题,引出理论观点,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修正、补充。学生应锻炼自己总结归纳的能力,对课程中碎片化的理解善于归纳和演绎,在任课老师或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将这些研究成果总结成文,实现从作业到作品的转化。

实践教学环节,地方高校应尽可能地将艺术创作技能的培养贯穿到大学四年,如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摄影、摄像、视听语言,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数字图像处理、电视画面编辑等课程,使在入学前未经过影视专业训练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影视专业的学习中,培养影视实践创作的基础技能。同时,树立学生的“成片意识”。可以将MV、二更、一条等形式的短视频创作作为期末考核,使得一部分专业较为突出的学生创作出“作品”,增强实践创作的自信心。大二大三年级再经过更为系统化的融合新闻创作、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逐步完善实践技能,使地方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总体达到一定层次。专业教师应熟悉国际、国内的大学生电影节,了解最新的创作特点,及时与学生分享获奖作品,使偏居一隅的地方高校学生能够及时地获取相关资料,找准自己差距,从而获得突破。

(二)提炼选题,深入浅出

理论教学环节,在注重史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影视生产和影视文化现象,锻炼学生对重要的影视作品及时做出自己的反应,从影视文化的视角对社会和时代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潮流、思维方式和实践行为进行及时的审视和反思。在理论作品的创作上,应讲求科学的实践方法,明确理论的对象化,区分层次化,加强个性化,引导审美化。学生的理论创作应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遵循博采众长原则,既借鉴、改造传统理论,又吸收、融合现代科学理论,融合影视艺术鉴赏批评实践所创建的理论平台。[1]

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本土化的选题策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提炼选题。宏观方面,应结合国家、省市政策文件精神,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地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传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的挖掘,在这样极具价值的选题上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情感,更多的智慧,更多的力量”实现作品的创作。微观方面,通过头脑风暴、小型会议和研讨等方式了解学生真正关心的事情,挖掘学生自身的独特性,找出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事件,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性的优秀影视作品。

(三)普及专业化,解放天性

理论教学环节,伴随着影视专业发展的变革,影视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方向更为多元的背景,应审视当下我国全景式、立体化、多元化的传媒研究实践,及时更新影视传媒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倡导多元化方法结合,相关学科相互借鉴学习,拓宽研究视野,增强研究的专业性,从而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并实现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继续关注相关问题的发展,这既是影视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影视传媒研究的价值内涵。[2]

实践教学环节,应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本土和乡村,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题材。地方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所属市州的乡镇或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更为了解家乡的民风、风俗和语言,在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田野和乡村中进行创作,能够让学生释放思想,提供给他们施展思想、个性和优势的空间,从而实现从“校园作业”到“影视作品”的转变。

结语

影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元宇宙带来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对影视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颠覆式的改变,加之“一带一路”“文化自信”“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中国企业出海”等大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外宣需求,需要影视行业的振兴与崛起。地方高校的影视教育理应树立“成果意识”,提升我国影视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影视市场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猜你喜欢
影视成果意识
影视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工大成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意识不会死
影视风起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