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要点与约束方法分析

2023-08-21 08:38倪再玥
建材与装饰 2023年25期
关键词:承包商成本建筑

倪再玥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9)

0 引言

作为一种受到建筑行业广泛认可的工程总承包产业总称,EPC 模式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所谓ESP,是指工程、采购、建设的总称,在EPC 模式下,建筑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包括建筑项目工程的设计规划、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等等。目前,在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揽的项目中,EPC 模式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大多数建筑承包商在应用EPC 总承包模式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各企业应加强对于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的深入研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1 提高项目工程经济效益

建筑承包商若想在规定时间内利用EPC 模式完成总承包项目的目标利润,就需要对项目工程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成本控制管理[1]。在传统的工程成本管理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成本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EPC 模式下,施工图设计和投标报价阶段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总承包单位在中标后,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应的施工图纸,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事先限额设计,通过相应的成本控制手段,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1.2 促进建筑承包商的综合发展

通过应用EPC 总承包模式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建筑承包商的综合发展。建筑承包商通过基于EPC 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工作,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增加自身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于一个优秀的建筑承包商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居住舒适度作为经营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企业的社会效益,拓宽自身企业的综合发展道路。

1.3 有利于项目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项目工程来说,成本控制工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这也是导致建筑承包商成本管理工作质量无法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而在EPC 模式下,建筑承包商的成本控制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制定总体的成本控制目标方案,然后根据具体的施工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目标方案进行细化分解,最后落实到项目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中。基于EPC模式的工程成本控制可以充分调动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为后续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 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要点

2.1 总承包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

工程报价工作是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在EPC 模式下,对成本控制中的工程报价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个项目工程来说,由于涵盖的工程报价内容、项目较多,因此建筑承包商应在工程报价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报价操作流程,从而提升成本决策制定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同时,建筑承包商应对自身项目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主要任务,提升工程报价过程的准确性。

2.2 分包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

在完成项目工程总承包阶段的成本控制后,建筑承包商需要开始进行合同分包阶段的成本控制。在这一阶段中,相关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标段将分包招标、估算标底、分包费用目标等分包工作做好[3]。作为合同分包阶段的关键性关节之一,采购分包的招标对于项目工程的整体成本控制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对分包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对采购合同的签订过程、采购费用控制过程提高重视,从而减少实际采购使用费用超出合同规定限额,减少日后成本控制偏差责任不清问题的发生概率。

2.3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

设计阶段不仅是保证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保证建筑项目工程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阶段。因此建筑承包商若想提升自身项目工程的整体成本控制质量,就需要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①建筑承包商在开发新项目工程时,尽量以公平竞标的方式对设计机构进行招标,聘请资历较深、经验较为丰富的设计机构。②在项目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项目工程施工的优化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计方案的变更,此时建筑承包商应要求设计机构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失。③尝试采用创新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思路(图1),如限额设计。

图1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思路

2.4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

由于施工单位是建筑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的第一负责人,因此建筑承包商应加强对于施工单位的严格要求,保证其按照设计方案与合同规定的内容开展施工。建筑承包商可以指派专门的驻场人员,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其施工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加强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另外,在实际的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施工变更,此时驻场人员需要对施工变更方案的合理性与合规性进行深入分析,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3 EPC 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风险识别

3.1 承包商自身风险

承包商自身风险是EPC 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风险类型之一。造成承包商自身风险的主要原因如下。

(1)承包商在项目开展初期缺乏对于项目工程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的合理勘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潜在成本控制风险。同时,部分承包商也没有及时针对此类成本控制风险进行及时的干预,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4]。以某海外建筑项目工程为例,承包商并没有提前对项目周边环境与施工条件进行勘察,导致部分国内施工技术无法适用该项目工程的施工。

(2)承包商缺乏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协调,未能及时获取业主方对项目工程的需求与验收标准,导致后续面临严重的赔偿风险。

3.2 业主方面风险

业主的资金落实情况与项目工程施工进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往往存在部分业主方资金落实不到位而导致工期进度受到影响的情况,导致整体项目工程的工期延误。例如,当市场中的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时,必然会导致项目工程施工成本的上涨,如果业主方没有及时补齐建筑材料所需的成本,可能会对导致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延误。另外,业主方并没有将场地建设、拆迁、水电等项目在合同中详细规定,那么将会导致总承包商存在严重的成本控制风险。

3.3 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大多存在于海外项目工程中,对于海外项目工程来说,外汇变化、税收政策、通货膨胀等都可能对海外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造成影响。例如,某海外项目工程建设阶段与竣工阶段的汇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项目工程的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标准。

4 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约束方法

4.1 开展市场调研

成本控制风险隐患严重是困扰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主要问题,因此各建筑承包商应加强对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作为项目工程开展前期阶段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市场调研可以帮助建筑承包商及时发现本项目一些潜在的成本控制风险隐患,帮助承包商提升成本控制风险防范能力[5]。例如,建筑承包商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对本次项目工程可预计的成本进行计算,并对不可预见成本类型、数额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最大程度降低成本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4.2 审核设计变更

由于建筑项目工程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人员变更、材料价格变化、施工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导致的设计变更。一旦项目工程发生设计变更,那么将会导致承包商的成本发生变化。因此,建筑承包商应加强与施工设计单位之间的交流,成立专门的设计变更审核小组,对产生的设计变更图纸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审核。另外,建筑承包商还应定期与业主方就目前施工情况进行商讨,确保当前施工效果满足业务方要求,避免因双方分歧而导致的施工变更。

4.3 增强控制能力

设计、采购、施工是基于EPC 总承包模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3 个环节,建筑承包商若想提升工程的成本控制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能力。

(1)对于设计阶段来说,建筑承包商应提高对于设计单位的审核力度,避免过度设计、超量设计等产生的成本增加。

(2)加强对于采购人员的培训,培养其成本管理意识,从而在保证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到最低。

(3)协调成本管理与施工管理之间的关系,施工管理又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加快成本管理与三者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实现降本增效[6]。

4.4 健全总承包管理制度

制定健全的总承包管理制度是EPC 模式下工程成标控制工作开展的前提基础,因此建筑承包商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总承包管理制度体系。在总承包管理制度中,还应对各部门具体的成本控制职责、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与划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为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7]。同时,建筑承包商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构建成本控制风险预警机制,事先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对成本控制风险的及时预警与自动规避。

4.5 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成本控制管理人才是EPC 模式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战斗力”,因此建筑承包商应加大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①建筑承包商应定期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养其成本控制意识与风险意识;制定严格的成本管理人员招聘机制,提升成本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养[8]。②为了对成本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起到规范与监督作用,建筑承包商可以建立科学严谨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工作合理性与合规性,帮助企业完善成本控制工作[9]。

4.6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传统的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建筑承包商往往缺乏对于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导致施工进度受机械设备的影响较大,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损失。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更加庞大、更加精密的施工机械设备被应用到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机械设备而导致的成本控制问题也更加复杂,因此建筑承包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10]。

(1)加大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频率与保养力度,由于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旦缺乏及时的养护与维修,那么不仅会导致施工进度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整体的施工质量,进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2)施工人员操作不正确。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有限,因此其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违规操作、暴力操作等行为,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增加建筑承包商的成本。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EPC 等现代化管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项目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建筑承包商应提高对于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对关键成本控制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承包商成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