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3-08-22 04:44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8期
关键词:汽车出口朋友圈出口量

赵爱玲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汽车企业出口38.2万辆,同比增长53.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1.7倍。1—6月,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在上半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我国的汽车出口是非常大的亮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连年的高增长,在外贸整体承压的情况下令人欣慰,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出口已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称。

汽车出口再创新高

7月3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40%。汽车出口成为带动车市复苏的一大亮点。

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也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额将突破800亿美元大关。孙晓红还提到,新能源汽车部分的数据增长幅度高于整车的情况。根据英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进口占到英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重达到31.8%。

据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判断,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左右。从2021年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到2022年突破300万辆,再到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出口持续加速。中国车企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发文表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实现持续强增长。相对于国内汽车销量的逐步复苏,出口市场的表现仍是超强的。今年中国汽车出口激增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在欧美市场的突破以及俄乌危机下俄罗斯市场国际品牌被中国汽车替代。他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出口增量。

崔东树认为,中国汽车出口经历多年的百万量级平台期终于在2021年开始突破。在2013—2016年世界经济低迷下的剧烈下滑后,2017—2020年出口增速逐步企稳改善,年度出口量维持在100万台左右水平。2020年的出口达到108万台,同比下降13%。随后进入高增长期。“由于疫情冲击和特斯拉国产,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巨大的销量和单价的突破。只要国际上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发展仍有巨大空间。”崔东树称。

海外建厂成必修课

据分析,在出口国家及地区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今年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走强,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表现强势。前期中国对美洲的智利等出口表现较强,今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数量为37万台,大幅增长622%,其中重卡和牵引车等出口暴增。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有7家整车企业出口超过10万辆,分别为上汽、奇瑞、特斯拉、长安、长城、吉利和东风。其中,上汽海外销量为53.3万辆,同比增长40%;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最为突出,出口量达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

国内车企在积极推进整车出口的同时,也纷纷在海外进行“本土化”布局,推进建设集研发、制造、零部件、营销、金融、物流等为一体的海外汽车产业链。本土化组织对于车企出海而言愈发重要。

近期,据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将投资10亿美元赴印度建厂,生产電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消息一出,比亚迪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迎难而上”。然而印媒《经济时报》在7月22日曝出,印度监管部门已经以“投资安全”为由拒绝了这笔投资。

不止印度,美国市场目前也并非中国车企出海的理想目的地。近日,蔚来汽车CEO李斌就直指美国市场对中国汽车的进入设置障碍,呼吁美国政府为中国电动汽车提供平等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7月5日,上汽集团召开2023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媒体沟通会。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提到:“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欧洲建厂,是上汽人过去几十年的梦想。”据悉,上汽将在欧洲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海外布局又将迈出重要一步。欧洲作为上汽首个“二十万辆级”市场,将是MG( 名爵 )近年重点发力的区域。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泰国、巴西等地布局多个整车工厂,7月13日,长城汽车还宣布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实现本地化生产。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运营总监张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汽车生产在全球来看成本优势都很明显,欧洲发达地区人力成本高、体量小,而东南亚虽然有一定的制造成本优势,但技术、配套不完善。不过他强调,即便如此,中国企业也必须到海外建厂、做好本土化。

海外“本土化”挑战不小

霍建国称,我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德国是大势所趋,但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一是国际主要的汽车制造国家也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布局,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汽车虽然制造能力强、规模较大,但是在国际上的营销市场还不够稳健,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形成合理的促销体系,稳定扎根于国际市场;二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汽车出口国家肯定也会提升自己的产品的竞争力,比如在氢能汽车等新领域做前瞻布局,甚至会采取手段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制造贸易摩擦,对此要做好应对的准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今年年初,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正式生效实施。《通胀削减法案》是一部旨在削减美国通货膨胀的政策性法案,内容包括对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与补贴,鼓励企业在美国国内采购关键物资,吸引制造业回流,降低医疗保健成本等。其中的部分内容旨在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促进美国本土的电动车制造和供应链发展。3月,土耳其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纯电动乘用车征收40%的附加关税,并立即实施。相比之下,土耳其对自世贸组织其他成员进口纯电动乘用车只征收10%—20%的关税,未征收附加关税。5月,法国政府宣布将只为欧洲产的电动汽车提供补贴,在产地限制措施出台后,中国产和北美产电动汽车都不再享受补贴。然而今年第一季度,享受到法国补贴的电动汽车中有四成是“中国制造”。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国家或将出于保护本土企业的目的出台针对性政策,如提高关税、限制补贴等。而今这些担忧正在部分地区得到应验。

猜你喜欢
汽车出口朋友圈出口量
商务部:加快推进与重点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定
我国汽车出口欧洲的认证现状探析
3月份我国化肥出口量同比减少40%
2020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上半年我国化肥出口量下降15.2%
今年化肥出口量价齐降
汽车出口四年下滑40% 自主品牌海外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