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科幻要从塑造人物开始

2023-08-23 04:19陆杨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白鲨科幻小说

有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问知力君科幻作品中人物写作的问题。如何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本期点评,我们邀请到了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创始人、少儿科普科幻畅销书作家陆杨,给大家讲解人物塑造的诀窍。

本期刊载的《史前海怪之恐怖邓氏鱼》(下)来自知名少儿科幻作家超侠。超侠原名尹超,曾多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故事承袭上集的结尾,从主人公“我”一行人遭遇大白鲨开始。当奇奇怪要被大白鲨吞掉时,那条早已灭绝的邓氏鱼将大白鲨的半截身躯变成了腹中餐。而且,它还肆无忌惮地搅乱人们安宁的生活。“我”意识到了这是自己搞乱时间轴铸成的大错。所以,为弥补过失,“我”和小伙伴想通过努力打败邓氏鱼。但它实在太厉害,很难战胜,直至“我”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超侠在这篇小说中,将科学技术、古生物知识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深刻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了扣人心弦。

《第一次接触》是邓弘毅同学的作品,讲了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在半人马座星系,有一个由塔比星人创造的曼达洛文明。为探索外星文明,他们一直在观测宇宙中的星球。有一天,他们接收到来自地球的求救信号。对于救还是不救这个问题,莫奇和上司哈森特有不同的选择……

邓弘毅同学虽然年龄不大,但有着比较成熟的文字功底。他在想象力的运用上大胆而合理,对于主人公两难之境的设置,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两篇作品都非常精彩,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塑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由人物一步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史前海怪之恐怖邓氏鱼》(下)中,“我”虽然拥有超能力,但本质上跟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男孩别无二致。

“我”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又有些调皮,所以才会将爸爸的嘱咐抛诸脑后,带着小伙伴进入神奇动物园,犯下错误,故事的序幕由此拉开。虽然犯了错,但“我”的身上也有不少闪光点,例如善良、勇敢、知错能改。所以,当邓氏鱼作恶时,“我”没有逃避,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麻烦。矛盾有了,后面的情节自然而然地铺陈开来。此外,“我”还是一个善于运用聪明才智的人,想出了对付邓氏鱼的好办法,小说因此到了高潮。

《第一次接觸》也是如此,哈森特的形象十分丰满。作为上司他要总揽全局,为塔比星人的安全负责,所以阻止莫奇去拯救外星文明。但他本性又是善良的,所以在发现莫奇偷跑后,会带领队伍追上莫奇,选择一起并肩作战。

哈森特的复杂性格决定着故事的走向,也让读者的心绪随之起伏。他犹豫时,读者跟着纠结;他出发去抓莫奇时,读者会难受,但也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踏上拯救地球的征程时,读者会从内心深处生出敬佩之情。

有人说,小说的最后都是要表达人,故事的深度需要靠人物来体现。确实,任何一部经典小说,除了百转千回的情节,更能让读者记住的还是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当然,科幻小说也不例外,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科学想象之外都是在写人、写人性。例如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三体》中的叶文洁,既可怜又可恨;《球状闪电》中的林云,果敢坚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小说是虚构的,但读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现实,会产生思考,作品因此而成功。

人物也是科幻小说的灵魂。所以,我们在创作时,首先要做好人物设计,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笔下的人物必须是立体的,而不是一个扁平的脸谱。我们需要通过他们的所看、所说来描绘心中的那个未来世界。其实,人物可以以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为原型。因为科幻小说充满了科技元素,有的甚至离现实世界很远,但人物的真实感会拉近读者与小说的距离,让读者真正走进作者营造的那个世界。

性格决定命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也决定着他们的所想、所做。我们不仅可以借助人物驱动故事,还可以由此输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从而作用于读者,让读者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的小说才真正拥有了生命。

你想了解哪些科幻问题或是科幻写作小技巧?欢迎给知力君留言。

猜你喜欢
大白鲨科幻小说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真真假假大白鲨
第二章 大白鲨来袭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