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023-08-26 04:57刘发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刘发美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构建阶段,生活经验不足,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需要教师校正与引导。本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切入点,提出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趣味化原则。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的主要方式是常规类作业,总量大且实践性不强;内容缺乏创新且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化;作业评价不全面且反馈不及时。文章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从营造氛围,创建生活化学习体验;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做合一,创新作业设计形式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路。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在新课标理念推动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动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实践创新、情感表达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教师构建生活课堂提供理论支撑,特别是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思路和方案。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他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育和生活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生活包含教育,教育存于生活,两者需相互结合才能对人发生作用。此处的“生活”并非狭义的日常活动,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皆由生活实践来决定,教育需要通过生活来达到目的,生活需要教育来优化实践,两者关系辩证而独立。基于此,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可见他认为教育是以生活为前提的终身过程,是必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在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学校即社会”思想基础上,批判性地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其根本思想是反对一切脱离生活的教育,主張利用社会上各种力量,建立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所需人才。“社会即学校”并非拒绝创办学校,更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要学校真正融入社会生活,鼓励学校积极联系社会,让学生在校园中学会生活实践能力。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从教育内容上来说,即创办人民生活所需的教育,从教育形式上来说,即创办适宜人民生活现状的教育。这也正说明了“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与“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念中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他曾用种田比喻教学方法,如要教人种田,就必须要在田间教,田间学,更要在田里做,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这里的“做”不单指体力上的劳动,特指劳力与劳心相结合,即先有做的勇气,才会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强调行动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动手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应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的。表面上看语文教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教材、学生、作业,其实教师是在和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背景、生活习惯、已有价值观进行沟通和对话,这种交往表现为多种形式,语文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途径。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原则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生活即教育”不谋而合,同样注重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的经验。因此,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和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就是一种双边的人文互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知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积极正向的情趣和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使作业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温床。

(二)创新性原则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主观性与开放性都相对较强。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综合课内及课外的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布置作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巩固。这里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和一”的教学论,即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语言基础、学习能力的学生,最好设置不同的作业,从而优化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效果。

(三)趣味化原则

小学生本就处于一个好奇心强、自我约束力差、贪图玩乐的阶段,如果小学语文作业过于枯燥,则会影响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提出“重知必先重行”,更注重学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探求更加符合小学生心理的作业形式,以吸引他们的兴趣,构建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生活氛围,提升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方式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方式

1.常规类作业

一是预习类作业。预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做好“热身运动”,包括复习有关的旧知,初步感知新的学习内容,找出其疑难点,并为实施任务做好铺垫,帮助学生熟悉知识重点、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预习过程设计猜测型任务、调查型任务或质疑型任务,这种作业设计的优点是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时跟紧教师授课节奏,对自身不明白的地方重点学习,但这类作业完成效果难以量化,多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二是口头识记作业。此类作业主要通过学生反复记诵达到记忆效果。一般来说,课堂授课学生参与度越高,此类作业完成效果越好,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验的方式刺激大脑的记忆。三是动手抄写类作业。主要方式是量化重点内容的抄写次数,达到记忆的效果。此类作业的特点是简单机械,容易让学生养成机械思维习惯,在作业过程中并不会有太多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灵活思维的形成。

2.拓展类作业

一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根据课本所学内容,进行课文主题方面的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作者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第二类是经典名著阅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是长周期作业。包括寒假作业、写日记等,此类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长期规律性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家长学生互动作业。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加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但这项作业多依赖家长的耐心程度和重视程度。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作业总量大且实践性不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实践是验证所学知识正确性和巩固所学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教师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学生在书面作业上投入时间过多,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获得知识经验是其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即提倡将教育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一手知识,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与探索能力。

2.内容缺乏创新且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目前,从小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来说,作业设计多是自上而下进行,学生只负责接收教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尽可能地完成,缺乏主观能动性。从教师设计作业的路径来说,教师未将学生的创新主动纳入其作业设计的考量范畴,缺乏对学生创新思考的培养。从小学教育的大环境而言,学校过于强调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获取,对教学阶段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培养意识,更忽视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心智发育程度不同带来的客观影响。整体而言,小学教育普遍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对教学内容的开拓,一味地按部就班只会磨灭学生求知的天性,让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而非知识的转化者和使用者。

3.作业评价不全面且反馈不及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概括出三条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学习规律侧面表现出教师对学生作业及时评价的重要性,学生看到教师的评价才能产生“联结”的情景。因此,教师评价应该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活。教师正向且全面客观的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后续学习态度、学习惯性以及完成作业的态度具有促进和激励作用,但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仅在学生提交作业上写“已阅”或日期批注等,除此之外,教师的评价也缺乏一定的时效性,作业要过约一周学生才能得到反馈,该问题在寒暑假作业上体现尤为明显。

四、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一)营造氛围,形成生活化学习体验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不仅提倡将教育融入生活,还强调应将生活内容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应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理解能力很难脱离生活实际去理解抽象高深的语言环境,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避免出现知识空洞晦涩,尽量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听懂,能学会,能运用。具有生活气息的课程作业能帮助教师完成潜移默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记住所学知识,并沉浸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以语文教材《刷子李》为例,文中描写了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很难接触到粉刷技术,更对其流程和操作知之甚少,自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可根据这篇课文设计具有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收集整理粉刷墙面的流程,或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教程素材亲自体验模拟粉刷活动,通过对学习氛围的渲染,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必须是科学的”。所谓“社会即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主动从社会中提取更多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多元环境中获取知识,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给教育带来的价值。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创新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完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差异地进行作业设计,利用个性化分层的形式设计课后作业,让不同能力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消化。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通过建档立卡的形式,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进行记录,通过精准化学情分析,针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合理布置科学有效的课程作业,开展精准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能效。

(三)教学做合一,創新作业设计形式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教学论指导下,教师既要突出实践的意义,又要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情境下参与实践活动,让知识直接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避免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性作业,合理统筹安排,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帮助学生把当天所要完成的作业总量进行拆分,如课前知识回顾、课中知识总结、课后知识实践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乏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教师可进行跨学科作业设计,融入自然科学、音乐、体育、数学、表演等学科元素,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布置情景剧表演或生物观察等作业,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高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较强,教师可在作业设计中融入观察法、实验法、材料分析法等形式,让学生在作业中更深入地探索课本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在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对帮助小学生获取生活经验具有现实的教学意义。教师应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语文课程作业融入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建立知识的良性循环。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着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让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教学作业紧跟新课程标准,注意激发小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和信心,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闵学良,程苏苏,朱高华,等.“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激发学习主动性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视角[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05):114-120.

[2]张睦楚,张雨秀.爱满天下:陶行知师德思想的当代价值[J].生活教育,2021(11):22-26.

[3]王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J].社会科学,2023(02):37-30.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融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